甄家被抄家後,太上皇皇甫文智十分生氣,既覺對不起逝去的甄太妃,更是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沮喪甚至一絲恐懼。
原本聚集在自己身邊的四王八公在甄家的事件中,紛紛選擇了袖手旁觀,尤其是錢岱那厮算出甄家留下的虧空,需要各家一起補足時,各家都作鳥獸散,而自己寄予厚望的王子騰更是稱病在家。
這個朝堂,朕的影響力不知不覺已經這麼低了,朕真的是老了嗎。
“聖上~”一雙柔弱無力的纖纖玉手拂過胸膛,皇甫文智看着滿眼自己、一臉崇拜的貴人,感覺自己又找到了過去的感覺,他牽着那雙手,陷入無盡的溫柔鄉裡。
皇甫明柯在拿到結案報告的時候,十分滿意。
自己沒有對皇甫文智這個父皇的半點不恭敬,但是太上皇畢竟已經老了,有一些事情看不見想不到,尤其容易被舊情所蒙蔽做出一些不應該的判斷。況且他老人家這個年齡了,又剛失去了最愛的甄太妃,自然應該少一些操勞,多頤養天年。之前朝堂上總是有一些叽叽喳喳的聲音,想要打擾太上皇的修養,經過這次的事情,也總算能好很多了。
林家真的是滿門忠烈啊,林如海死了都保住了難得的證據,他的女兒更是值得誇獎,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此的勇氣,為父伸冤,他的兒子也是在西北捍衛百姓們的糧食,賞!必須要好好的賞!
“黛玉對吧?快賜座,怎麼這麼瘦。”黛玉身體原本有些弱,敲登聞鼓又挨了幾個闆子,身子骨眼見着又薄了三分,皇甫明柯見到黛玉,說話的語氣都不自覺輕了許多,他随即又轉向貼身太監李福安,“不是交代下去了嗎,怎麼把人打成這樣了?把我私庫裡的老參挑一隻好的給林姑娘補補身子。”
“謝聖上恩典。”黛玉規規矩矩的行了大禮,又對着搬來凳子的太監微微一笑緻謝,方才款款坐下。
“你父親的事,是朕的過錯,才緻他被人害死,還背上了自戕的名頭。”皇甫明柯一臉的遺憾和悲傷。
“父親若還在,肯定不會怪陛下,民女和民女弟弟自然也不會怪陛下。”黛玉捏着手帕微微擦拭眼角沁出的淚道。
“朕自覺十分對不起你父親,你這次又立下大功,朕準你一個請求,你可有什麼想要的?”皇甫明柯滿意的點頭。
“民女确有一事想求聖上開恩。”黛玉起身跪下。
“快起來吧,你怎麼跟你父親一樣,動不動就跪下。”皇甫明柯和藹的笑道。“盡管說吧。”
“這次有幸得以保全父親留下的證據,揭開父親和百姓們的冤情,多虧了揚州再來鎮王家的一對姐妹,若不是她們,想必證據早被找到了,這對姐妹年幼失去雙親,又沒有可以依賴的兄弟親戚,沒有戶籍,也保不住她家雙親留下的茅草屋,民女想鬥膽為她們,以及千萬類似她們的人,求一個恩典,求聖上開放女戶。”黛玉從懷中掏出早已準備好的論文,高高舉過頭頂。
皇甫明柯收回臉上的笑容,迅速看完黛玉呈上的,關于女戶的論文,然後疑惑的問,“這是你寫的?”
“是。民女在老師的指點下,在外祖母家姐妹的幫助下,寫出來的。”
“崔鳳儀?”皇甫明柯自言自語的點點頭,又迅速的看了一遍。從之前黛玉呈上的禦狀就能看出,黛玉具有十分的才幹,在公文寫作上更是水平很高,可惜了,不是個男孩子。
“朕準了。這個交給戶部去辦,讓小七和林家那小子辦完西北的事早點回來,然後去戶部跟着學。另外,賞林家大姑娘金百兩,錦緞百匹,東珠一箱,名貴藥材一箱。”
“民女謝聖上恩典!”
黛玉成功獲得皇上推行女戶的首肯十分高興,從皇上的書房謝恩出來,便急着去給崔鳳儀告知這個好消息,又想着要趕緊寫信給王家姐妹要讓她們安心,還想着要給還在西北的林曠講述這次的大獲全勝。一時興奮加上思緒萬千,走路時便全憑着平日裡對宮中的熟悉和直覺在走。
一個拐角處,額頭就撞上了一堵溫暖的牆。
怎麼回事?黛玉就要擡頭看,卻聽到哎呀一聲。
黛玉方從思緒中走出,知道是撞了人,就要往後退。
“對不住。”
正往後退時,頭上傳來一陣扯着了痛,右臂上一隻手緊緊抓住,不讓後退,同時頭頂傳來帶着幾分笑意的少年聲音,“林大姑娘快别動,你頭上這钗挂到我這鎖子甲上了,姑且忍耐片刻,待我解一下。”
黛玉隻得站定,保持着頭不動,身子盡量往後的樣子,感受着面前溫熱的軀體,強作鎮定,右臂上的手随即離開,頭上钗環和甲片輕輕撞擊的聲音傳來,一绺被挂住的頭發被扯了一下,黛玉不覺痛得倒吸一口氣,頭上的動作遲疑了片刻,又迅速行動起來,倒是再沒有扯到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