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從發現了嬴政和扶蘇的蹤迹之後,劉徹就派人徹底調查了那兩個人。
雖然監控裡沒有他們的身影,但肉眼總是能看得到人的。
無論是扶蘇還是嬴政,他們的相貌都太突出了。
嬴政那麼漂亮的孩子走到哪裡都是别人目光的中心,是典型的會讓人過目不忘的人。
基本上劉徹派出的人隻要提一句長得非常漂亮的孩子,見過嬴政的人幾乎都會立刻把人對應上,在描述方面的難度為零。
如果以前有人和羽林衛說找人隻用“美少年”三個字就行了,那羽林衛是要打人的,美少年多了去了,這根本算不得什麼關鍵詞,就算用上酷吏的大記憶恢複術也不夠。
但是這次他們不得不承認,這還真行。
這兩個人這幾天一直出現在夜晚的長安裡。
說到這一點,他們表現得倒挺像什麼鬼的。
他們平時活躍的地方大多是書店或茶館之類的地方,能讓他們坐着看看書,聊聊天,一般活躍一兩個時辰就會再次消失,沒有人知道他們住在哪裡。
他們并不張揚,但是也看不到有半分遮掩的意思,就那麼堂而皇之地出現在長安城裡,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
至于書就是從書店買的。
隻要去書店查一下監控,看看當時的購書記錄就能知道他們買了什麼書。
雖然監控畫面中并沒有出現嬴政和扶蘇的身影,但這些監控并不會抹消掉店員的反應,所以隻要去找那個時間點比較詭異的監控畫面,讓店員查找一下當時的售賣記錄就行了。
這麼一番搜索,劉徹看着彙總的報告,大緻總結出了幾點:首先,這兩個人對如今的情況并不怎麼了解,他們購買了如同《史記》之類的史書,而且在第一次目擊報告的時候,似乎有人目睹到了扶蘇被嬴政咬了一口。
看劉徹發現嬴政和扶蘇居然對于秦末發生的事情并不怎麼了解。
這還真是奇了。
所以秦末的時候這兩個人在哪裡?
但凡嬴政和扶蘇中有一個人是活着的,那就不應該看着胡亥把這天下攪成這個樣子,他們肯定會不遺餘力地去阻止。
他們當時恐怕不是死了就是進入了類似死了的狀态,然後現在在堪堪恢複。
現在他們出現在這裡,對過去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的樣子。
這意味着什麼?是死而複生嗎?
在華夏正經的神話傳說中,劉徹并沒有聽到關于死者複生之類的故事。
最接近的應該是楚人巫祝口中的“魂兮魄歸”,又或者是死後魂魄升天之類的傳說。
身體的死亡就是死亡,不過那其實并不是很重要,關鍵的是魂魄或者說精神的永恒。
不過,劉徹親眼看到的東西比方士們所講述的各種神話傳說更加可靠。
那些人隻是道聽途說,在劉徹沒有别的了解途徑的時候,自然是更相信他們的,現在有了别的途徑,那些方士就跟用過的紙一樣被他丢進了垃圾桶裡。
劉徹看着自己的手背,看着上面的褶皺,相比起他的父親和祖父,他活得已經非常久了。
一個君主從繼位開始就要修自己的陵墓,在位的時間越長,建的陵墓就越奢華。
迄今為止,劉徹的陵墓已經相當奢華且富足,恐怕即使到未來也不會有誰的陵墓比他更加奢華了,估計也隻有秦始皇陵能和他比一比了。
劉徹不遺餘力地往自己的陵墓裡填充各種各樣的财富,但其實用上陵墓隻是次選,如果可以的話,他希望自己永遠沒有用到自己陵墓的那一天。
自從劉據死後,他有幾分心灰意冷。
劉據沒有如同扶蘇那樣引頸受戮,他會因為劉據的反抗而感到欣慰嗎?
才怪。
真的想讓他欣慰一下就别玩死自己。
劉徹人都麻了。
他甚至覺得自己比嬴政還倒黴,白發人送黑發人,還得給所有人擦屁股,擦完屁股自己差不多也該下去享受那極盡奢華的陵墓了。
但是他在看到嬴政之後,他那顆涼透了的求仙之心好像一下子又火熱了起來。
兒子沒有了,他就更得好好活下去了。
不行,他得把這兩個人逮住,好好問一下他們是如何獲得長生的。
劉徹這個人做事向來是比較張揚肆意的。
雖然他年紀大了,但并不意味着他會因此收斂多少,反而因為他現在無可動搖的權力更加肆意了。
在那些老成持重的大臣眼中,他可能又要亂來了。
但劉徹覺得自己這次有理有據。
之前是沒有目标。
一個項目在初期尋找方向的時候投入是最大的,但在找到了方向之後,就可以精準地進行投入。
再者,如果他能活着,就不需要依靠他那個還不夠成熟的兒子來繼承這個皇位了。
無論何時,讓自己的兒子繼位都是下下之選。
别看他之前曾經在心裡感慨多少次自己與兒子不夠親密才造成了後來的悲劇,但這份疏離如果是為了皇位所必須付出的代價。那他不管抱怨多少次,都不會放棄自己的權利的。
哪怕結局是衆叛親離。
劉徹看着外面夜色逐漸降臨,忍不住握緊了手中的佩劍。
就是不知道那兩個人有沒有發現他今天的動作,在知道他們被他發現之後會不會依然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