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大秦,但現代 > 第62章 大義

第62章 大義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半晌他才說:“你果然聰明。”

這人可真是半點都沒有被吓到,被吓呆的人可沒有去思考這些的能力了。

在姬旦的口中,洪水事件其實是一件不該發生的事。

準确來說,事情不應該鬧得這麼大。

事情惡化到時間崩潰、近乎世界毀滅的地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一些神明實在不甘心于自己的結局,他們選擇在世界毀滅之前拉着所有人一起死。

絕大多數神明是不講究禮義廉恥的,他們是某些自然概念的集合,人們對神明的敬畏也是因為對自然的敬畏,由災難而幻想出來的神明也應該是無情、狂躁的。

他們完全可能為了一己私欲毀掉所有人。

人是不能和他們講道理的,和他們講道理是講不通的,人們隻能小心侍奉安撫,偶爾還得獻祭生命取悅他們。

姬旦沒有經曆那個時間,但是他有聽其他人說起來。

那段時間軒轅氏他們砍神把刀都砍得卷刃不知道多少把了,畢竟對付神明還是用于祭祀的冷兵器好用。

這一切最大的罪魁禍首是當年就被他們清理掉的神明,但是對于軒轅氏來說,這何嘗不是堯舜禹三代的管理失誤,他們沒能控制得住那些神明,也讓軒轅氏見識到了什麼叫一代不如一代。

堯舜禹已經是很優秀的了,但是就是因為優秀才讓他對未來的發展方向絕望了。

子孫不如他,那還是由他親自來掌控一切吧。

“我和你說這些隻是想告訴你,軒轅氏為了他的計劃已經準備了兩千年了。當年的他就如同現在的你一樣,抛棄了對自己後代能力的幻想,隻是決心由自己解決問題。難道你覺得你還能比得過軒轅氏嗎?”

姬旦說完這句話,本以為嬴政應該消停了,卻沒想到嬴政聞言後昂首挺胸地說道:“朕有何不可?朕功蓋三皇,德高五帝,自是比他優秀的。”

如果有錯,那肯定是他死後繼承人不夠優秀,而不是他的德行有問題。

姬旦沉默,沉默,再沉默。

這種話原來嬴政真說得出口啊。

華夏曆代君主都要為自己的統治尋找合理性。

比如周朝的君主自稱是上天的兒子,商朝的君主聲稱自己的祖先在去世後成為神明。

嬴政說自己“功蓋三皇,德高五帝”,一般來說隻是為了證明自己統治的合理性,但姬旦沒想到嬴政是真心實意這麼認為的。

在他面前,嬴政眼都不眨地就這麼說了。

這大概就是當年他父親說的“做人多少要不要臉一點”吧,這是他這輩子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不過我這麼說,周公想來是不贊同吧?”嬴政自信完就看向了姬旦。

姬旦可不是那種被人揭穿了心思就會覺得尴尬的人。

雖然他做事頗有君子之風,但終究是身居高位的人,無需委婉太多,直接說就可以了。

“那是自然。”姬旦坦然道。

“不過這些事情都不是重點。”嬴政對他說道,“兄弟阋于牆,而外禦其侮。即使對于周來說,大秦也不是徹底的外人。真正的外人是這片土地外的人。”

内外都是相對。

自從周天子将曾經的土地分封給秦非子的那一刻,就标志着秦國已經是周朝的自己人了,在商末周初對大周的“不敬”已經一筆勾銷了。

周公旦無論如何都不會否認這一點。

他這一輩子恪守臣子的禮節,身為忠臣典範,自然不會打周天子的臉。

歸根結底,一切都是因為天子無能,自己無法驅逐犬戎,所以才給予了秦國機會。

這是天子的決策失誤。

一言既出,重于九鼎。

嬴政想到他們曾經看到九鼎公布的一些對未來的預言,比如那個著名大宋的一系列笑料,最後讓華夏淪落到了外族之手。

嬴政雖然厭惡漢朝的那群逆賊,但是如果讓他選的話,他覺得如果大秦被匈奴攻破,他就算死了也得在地下找根繩給自己吊死——這輩子丢不起這個人。

“所以朕覺得周公應當和朕分享一下如何對付這些神明,今天不打他們,以後他們就要過來了。”嬴政看着水面上的屍體,“朕可是想要外禦其侮,而周公你一個人總有照顧不到的地方。”

他沒有求姬旦不要和軒轅氏透露着一切——這沒有必要。

嬴政的驕傲不允許他面對周公低頭,尤其當他是那個将周朝取而代之的人。

但是姬旦不是一個會為私利驅動的人,但是他是可以被大義驅動的。

周朝是他的大義,宗法制也是他的大義。

但是一切都可以被華夏文明這個整體概念壓下去。

嬴政太懂這一套了。

把矛盾轉移到國外的那些神上去,那就相當于他和姬旦之間完全沒有麻煩了。

姬旦看着嬴政,忽然想起了自己曾經聽說過的具有大秦特色的“防禦”方式——特指把國境線外幾十裡飽和攻擊一番。

攻擊完了,國境線就擴張了,擴張之後隻能看看那些外族人,又陷入了深深的不安。

大秦,太弱小了,收複土地的速度太慢了——秦王悲哀抹淚。

這種硬核的防禦方式實在是刷爆了存在感,搞得那群外族雖然腦子裡清楚東邊的國家名叫周朝,但是習慣性叫他們秦那斯坦。

“是讀作外禦其侮,寫作斬草除根嗎?”姬旦是真心發問。

雖然他覺得嬴政隻是想要從他手上騙到怎麼把神明啃了的方式。

嬴政看了姬旦一眼:“朕豈是這種人?”

姬旦默默地等着他的轉折。

“朕所期望的是盛世太平。”嬴政站得筆直,即使這個身體隻是一個孩童,但是作為君王的威嚴卻是在年複一年的統治中刻入了骨髓。

姬旦心說爆錘六國後的太平嗎?

但是不管怎麼樣,有人說這些話是在吹牛,隻是為了奪取權力而不擇手段,而嬴政固然也是為了權力,可是他卻不是那種隻會放話卻無力兌現他的諾言的人。

他給出的一條條理由的确十分充分,他沒有反對的理由。

姬旦歎了口氣:“我隻和你簡單說說吧。”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