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适應
一年級時,某一天,同班的一個叫鐘朵的同學對齊俐說:
“你力氣這麼大,幫我們搬點東西怎麼了?”
齊俐當時回答:
“我力氣這麼大,打你們一頓怎麼了?”
一邊說着,齊俐一邊把一顆核桃捏開,把核桃仁挑出來吃掉後,再把核桃殼捏得粉碎。
是真真正正成粉末的那種粉碎。
那一刻,沒有絲毫誇張的,鐘朵吓得臉色煞白。
因為齊俐在把核桃殼捏成粉末的同時,眼睛還一眨不眨地盯着鐘朵的腦袋。
讓鐘朵深切感受到了齊俐傳達的意思:我捏你的腦殼和捏核桃殼一樣輕松哦。
鐘朵回家後哭着跟家長告狀,家長又告到老師那裡,說齊俐威脅同學。
老師隻能将兩個孩子及其家長都叫到辦公室來,當面溝通。
鐘朵的爸爸首先陳述了齊俐對鐘朵造成了多大的驚吓,然後要求齊俐對鐘朵道歉。
作為被告方,齊俐一派沉穩,先确認道:
“威脅是指什麼?”
“捏核桃殼?”
于荼看着鐘朵爸爸,語氣有禮地質問:
“你家孩子閑着沒事時不掰橡皮、撕紙玩?”
“我女兒就是力氣大些,玩那些沒意思,才拿核桃當玩具。”
“礙你們什麼事了?”
“她是搶了你女兒的核桃?”
“還是把捏出來的核桃殼粉末撒你女兒課桌上了?”
“或者是拿核桃殼碎片砸你女兒了?”
“管天管地,還管别人家孩子在自己的座位上玩自帶的核桃殼?”
鐘朵爸爸被于荼嗆得噎住,好不容易才憋出一句:
“齊俐威脅要打我女兒,很多同學都聽見了的。”
于荼:
“所以我女兒打了嗎?”
“威脅一句就算她打了?”
“那麼你女兒要求我女兒搬東西,是不是也算我女兒搬過了?”
“還有,請别人幫忙時要用‘請’,要有禮貌,不是用‘命令’。”
“你們連這個都沒教過你們女兒嗎?”
“也就是我女兒為了不傷人,在外習慣了控制力氣,也控制脾氣,所以被無禮要求了,才隻是不鹹不淡地嗆一句回去。”
“要是換成我在我女兒這個年紀……”
李老師忙打圓場:
“來來來,大家喝點水。”
“潤一潤嗓子,再繼續好好溝通。”
鐘朵看着自己爸爸好像要敗了,着急道:
“齊俐捏核桃殼時一直盯着我。”
“她那時的眼神明明就像是想捏我腦袋。”
齊俐:
“我沒有。”
長神:
“是的,你隻是這麼威脅,絕沒有真想。”
“畢竟你不傻。”
于荼看着鐘朵,說:
“這位鐘同學,你已經是小學生了,不是幼兒園孩子。有些道理你應該明白了。”
“告狀是要講證據的。”
“‘你以為’‘像是想’,不能作為證據。”
齊俐:
“我讀過刑法。也讀過一點醫學書。”
“我知道人類的頭部非常脆弱,傷害頭部很容易緻死。”
“而一旦我殺人,我這輩子就完了。”
鐘朵爸爸詫異地看看齊俐,又看向于荼,問:
“她這麼點大,讀那些做什麼?”
于荼:
“因為她力氣特别大啊。”
“我和她爸經常告訴她,她這力氣如果用錯地方,很容易就會毀了我們一家。”
齊俐得到于荼示意,摸出一顆核桃,現場給鐘朵爸爸表演她的力氣究竟有多大。
就是像之前在鐘朵及全班同學面前做的那樣,把核桃殼捏成粉末。
不過這一次剝出來的核桃仁齊俐沒有自己吃,而是送給了鐘朵父女。
一人一半。
鐘朵爸爸拿着一半核桃仁,沉思片刻,蹲下,湊到女兒耳邊,問:
“寶貝呀,你真的确定這位齊俐同學那時威脅了要捏你腦袋嗎?”
“我看她取核桃仁、捏核桃殼的動作都特别熟練。”
“好像确實是平常就這麼捏着玩習慣了。”
“她力氣大,有些習慣的玩耍方式與同齡人不一樣、導緻你誤會,也可以理解?”
鐘朵瞪着自己這好像已經倒戈了的不靠譜爸,深感憋屈。
但鐘朵确實拿不出齊俐威脅過她的證據。
包括齊俐親口說的那句“打你們一頓怎麼了”,語氣也像是平常問話。
和于荼質問鐘朵爸爸的語氣同樣有禮貌。
還沒有鐘朵要求齊俐幫忙的那句語氣重。
而班上的其他同學,當時明明也被齊俐吓到了,但後來鐘朵讓他們幫她作證,他們卻說:
“我們當時應該是被你倆之間的對立氣場吓到的,不是光被齊俐吓到。”
“對,你倆當時那氣場應該就叫劍拔弩張。”
“鐘朵你那邊人多勢衆,齊俐能以一打多。你們兩邊勢均力敵。”
鐘朵:誰人多勢衆了!明明當時就隻有兩個人明确站在我這邊!其他所有人都是在看熱鬧!
總之,這事最終的處理結果是:相互道歉。
鐘朵為自己對齊俐提幫忙要求時不禮貌的态度道歉。
齊俐則為自己捏核桃的行為驚吓到鐘朵道歉。
齊俐:
“好的,我記住鐘朵膽子小、敏感脆弱、容易想多、容易受驚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