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在梁祝故事裡當女帝 > 第3章 月下結拜

第3章 月下結拜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是女子天生不如男子仁義嗎?是女子太過自私,不重視朋友嗎?還是女子軟弱,注定不能托付大事?

都不是,隻是女子被男子奪去了應有的權利,進而失去權力,終其一生走不出父權、夫權的牢籠,一個無法自主的人又如何能分享另一人的命運?

作為朋友,她要讓若蘭知道,哪怕她不再是上虞謝家的女兒,但劉郁離依舊是謝若蘭堅強的後盾,是可以托付終身的知己。

見謝若蘭遲遲不答,劉郁離心中忐忑,她們隻是志趣相投,謝若蘭是不是不想與她義結金蘭?

畢竟在士族眼裡,庶族天生低人一等,而她又是個丫鬟,放現代,大約是一頭豬想上桌和主人一起吃飯,多麼荒唐可笑啊?

盡管劉郁離從不認為自己是一頭豬,但謝若蘭卻是封建制度下的女子。

法國哲學家艾爾維修有句名言:“人是環境的産物”。在這種環境下,誰能輕易掙脫社會賦予的思想鋼印?

劉郁離自認不能,那些根植于現代教育的思想,讓她無法融入這個時代,若是強行為之,恐怕最後隻剩一攤會活動的血肉。

此時,劉郁離竟不敢再看謝若蘭的表情,微微側頭,故作輕松道:“我随便說說的,你.......”不必當真,四個字還含在嘴裡。

她就被一個柔軟、馨香的懷抱,緊緊擁住,“我願意。”

謝若蘭溫熱的淚打濕劉郁離的脖頸,她沒想到在被父母放棄後,還能有幸得到一位姐妹。這是上天對她的垂憐嗎?

這樁婚事,從頭到尾在意過她個人意願的,隻有郁離和英台。

父親為了攀附王家,舍棄了她的終身幸福,謝家的女兒在那一刻便已死了。

如今不過是一副皮囊,哪怕王家是墳墓,她也會毫不猶豫地跳下去,用最後的血肉,還了這一世的父母恩情。

謝若蘭心中所想,劉郁離并不清楚。她懷抱美人,指着頭頂的圓月,說道:“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就讓這天上的明月替我們做見證吧。”

謝若蘭松開手,取出手帕擦去眼淚,與劉郁離并肩看向天上月,問道:“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好美的詩,郁離,這是你寫的嗎?”

“我倒想是我寫得,可惜老天吝啬,少給了我驚世才華。”劉郁離促狹道。

“結拜這樣的事又怎麼少得了英台?”祝英台有些不滿,她們兩個情真意切,完全将她抛之腦後,實在可惡。

劉郁離本想說什麼,但轉念一想,憂慮盡消,笑着說道:“古有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今有謝劉祝月下結金蘭。”

祝英台:“說得好!男子能做的,女子一樣能做。”

謝若蘭:“落地為姐妹,何必骨肉親。”

皎皎明月下,朗朗清風中。

三位衣着裝扮各異的女子一同跪在地上,指天盟誓,“皇天在上,明月為證,我謝若蘭、劉郁離、祝英台三人義結金蘭,今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三拜過後,謝若蘭伸手扶起兩人,眼含熱淚,“二妹、三妹。”

“二位姐姐放心,英台一定會去看你們的。”祝英台一手拉住謝若蘭,一手拉住劉郁離,說道:“我都想好了,先去杭州看望蘭姐姐,我們再一同去京口看郁離……不對,英台應該叫郁離二姐。”

祝英台巧笑倩兮,為自己一下子多了兩位姐姐,欣喜不已。

看着祝英台天真無邪的笑臉,劉郁離與謝若蘭相視一眼,什麼都沒說。

夜深人靜時,劉郁離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沒過一會兒,銀心走下床,燃起蠟燭。

劉郁離見銀心把自己剛裝好的包袱重新打開,一件一件查看,問道:“不是已經收拾好了嗎?”

“你和小姐,哪裡收拾過包袱,萬一漏了什麼,怎麼辦?”銀心的聲音帶着重重的鼻音,“祝家不好嗎?你為什麼要離開?”

劉郁離趴在床畔看着銀心像小媳婦一樣忙忙碌碌,“銀心,以後少個人搶你被子,指揮你幹活,你該開心啊!”

她與銀心同住一室,朝夕相處,一直以來是銀心照顧她良多。如今要走了,恨不得将銀心揣包袱裡一起帶走,隻可惜銀心認準了祝英台,她竟癡心錯付了。

“你要是不走,我把被子全給你,幹再多的活也願意。”銀心眼淚啪嗒啪嗒落下,絮絮叨叨,“等你到了京口,别忘記寄信回來。要是他們對你不好,你就回祝家來。你不願求夫人,我替你求。”

大不了她在夫人面前跪上三天三夜。

說話間,銀心又打開自己的櫃子,摸出一個沉甸甸的荷包,做賊一樣悄悄塞進包袱,做完這些事,她偷偷看了一眼郁離,見她側卧在床上,背對着自己,松了一口氣。幸虧沒看見,要不然郁離又該撈出來了。

這人看着聰明卻沒一點成算,不知道窮家富路嗎?她在祝家有吃有住,哪裡用得着錢。

收拾好包袱,一轉頭銀心瞥見桌上的小水車,才止住的眼淚又下來了。這個小水車,郁離總共做了三個,小姐一個、謝小姐一個,還有一個送給她了。

她是什麼人,怎麼能跟小姐一個待遇?雖然很開心,但過後她私下勸郁離,這次就算了,以後可不能這樣辦了,叫夫人知道了不好。

這麼聰明的人總辦糊塗事,做丫鬟她得多提點郁離一些。轉而,銀心又想到郁離以後不用再做丫鬟了,伸手笑着抹去臉上的淚痕。

與此同時,床上一直背對着的銀心的郁離,手背一橫,擦去即将溢出的眼淚,不想越擦越多。

銀心是封建制度馴化出來的忠仆,她的世界始終圍繞着祝英台。同為丫鬟,銀心雖看不慣郁離的逾越,但她認可郁離的好。

兩人一起生活多年,盡管郁離能力更強,但一直是銀心在包容郁離未被磨平的棱角。

郁離嘗試過讓銀心獨立卻被銀心一句,“銀心是銀心,郁離是郁離。”點醒,讓她意識到自己的傲慢,開始懂得身為朋友可以勸誡,卻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強加于人。

三個月後,清涼書院山門前。

看到書院牌匾下站着的人,祝英台不可思議地揉了揉眼睛,“你……”

“在下廣陵劉郁離。”那位年輕公子,一身白衣,說話時手中折扇應聲而開,長身玉立,舉止風流,戲谑道:“英台賢弟,好久不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