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懷容将悲哀收斂得幹淨,答道:“都好,我開了些方子,給太妃娘娘調理着。”
他說着,總無法忽視秦獨某些躍躍欲試的情緒,不由得好好将人看了看:“怎麼了?這麼高興?”
秦獨神秘笑了笑:“等你半天了,有一份禮要送你。”
他說着,已然迫不及待拉住段懷容的手腕,将人拉進了書房。
段懷容沒有防備,稍稍意外。他跟随秦獨的步伐,被人帶着三步并作兩步到了書房的書案前。
書案上放着一個長形的紅木匣子,稍加辨認便能知曉是個劍匣。
他不明所以,望向秦獨。
秦獨笑着也不解釋,隻示意來打開。
段懷容落座于案前,撥開匣子的鎖扣,緩緩掀開劍匣。看清其中物件的刹那,他的眼神明亮了幾分。
這是一把通體如雪月般冷白的長劍,镂空玄鐵劍鞘鑄着日月山川之紋樣,可隐約看見其内的亮色鋒刃。
旁邊還有一柄銀色的匕首,精緻程度不遑多讓。
段懷容驚詫,擡眼望向神色得意的人:“這是…”
“覺着你應該添把兵刃,便尋了一把劍和一柄匕首來送你。”秦獨漆黑的眸子滿是波瀾,翻滾着無可隐藏的光芒。
段懷容驚喜,不住地打量寶劍和匕首,明知故問道:“怎麼突然想起來送我這樣一份禮?”
大概還是因為呂中銳的原因。
秦獨緩緩俯身,與人面對面坐着,笑意裡都帶着幾分鄭重:“沾血不留痕、浴火不褪色、削鐵如泥、強擊不折…”
他深深望着那雙淺色的眸子,一字一句道:“這樣的寶劍才配你。”
段懷容的脊背發熱,血液似乎更有力地湧遍全身。
他指尖緩緩向前接近長劍,有微不可查的顫動,卻又在觸到劍身後即可笃定握住。
劍鞘冰涼,拿起時很有分量。
铮的一聲,長劍出鞘,銀亮的劍身在燭光下泛着冷光。
段懷容将鋒刃立于自己面前,緩緩轉動、細細打量。鋒刃邊緣能隐約映出他的面容,其上的寒意又附在他的眸子裡。
“我贈你長劍與匕首,願你能得鋒刃武裝,而更加強韌。”秦獨将那把劍和持劍的人一起收入眼中。
“希望它們能在你需要時,劈開混沌、斬斷荊棘,助你殺出前路、青雲萬裡。”
段懷容視線越過鋒刃,深深與那雙炙熱的黑眸糾纏,激起千丈波濤。
秦獨完全理解他,也要算清楚他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在向上攀爬的長階上,他不需要任何珠寶首飾的點綴。他需要的是不摧的利刃,是能與他并肩站在鮮血淋漓裡的人。
這一刻,他感受到秦獨具象化的愛意毫不保留地朝他奔湧而來,裹挾着他起伏沉淪。
真正愛一個人,是不懼贈他利刃铠甲,希望他更強大。是想他能戰勝所有敵人,在上下求索之路上所向披靡。
段懷容鼻腔和眼眶都酸熱,他無法再忽視秦獨對他的任何一點特殊情感,最微小的細節都無限放大。
他将劍橫在兩人身前,眸子裡有前所未有的光彩。
“願你得償所願。”秦獨給予最虔誠的祝願。
即使他知道段懷容想要的不僅僅是一官一職,可他還是想他能做成任何想做的事情。
這對于世代為魏朝魏帝舍生忘死的北安侯來說,已經是明知故縱。
但無論是向險而生還是向險而亡,他早已經不在乎。
段懷容笑起來:“我所願,千裡同風、你我無虞。”
兩人都知道,無論前路如何,他們都無法全身而退的。
是從這個混亂的世道裡,也是從對方的目光裡。
……
五月二十日,又有急報自慶州傳來。
因遊族進攻過于猛烈,又深谙邊界兵力布防,以至于守軍連連後退,目前已失四城。
段懷容并無意外,因為這已經是他預料之中的結果。
但秦獨卻憂心忡忡,望着慶州的兵力布防圖,一整夜都未合眼。
東西海州蠢蠢欲動,嶺州信州匪患叢生,現在慶州又連連失守。他隻能看着這片土地被一點點蠶食,卻無可奈何。
太陽升起,書房裡的蠟燭将将燃盡,蠟油布滿燭台。
段懷容倚着軟墊從從淺中醒來,身上蓋着秦獨的披風。
他眼神朦胧,能看到秦獨依然撐在案前,面對着高高摞起的信件愁眉不展。
“這已經是最好的情況了,魯潛覆已經盡力了。”他緩緩開口:“你這樣不眠不休也無濟于事,歇會兒吧。”
秦獨深呼一口氣,揉了揉太陽穴。他無法接受,卻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事實。
“當當當。”房門被敲響,榮禮急切開口:“侯爺,不好了,二公子出事了。”
“進來!”秦獨眉間的疲憊頓時消減了大半,即刻清明警惕起來。
段懷容也坐起來,頗為關心。
榮禮進門,面色焦急:“剛才傳來消息,說二公子貪墨軍饷,現在已經被扣在監察司了。”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秦獨脊背即刻攀上寒意,深蹙着眉,深邃的眸子裡難掩凜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