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像是怕姜袖後悔,當面就和人約好日期。
姜袖提前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忍不住多想,對方也是閑,時時刻刻都回複消息。
沒哭的小孩正拿着一個塑料八爪魚咬,英語書又被學業繁忙的大孩拿了起來。
姜袖低頭摘掉自己衣服上的頭發,少見的金色很亮眼,她捏着對上燈光,顔色更加明顯。
對獨特的頭發好奇勁過了,最後的歸宿也還是垃圾桶,姜袖把那根細細的發絲折起來,放在白色平鋪的紙上,擡頭關心道:“大姨,哥也快三十了,什麼時候能喝上喜酒呀?”
安靜玩魔方的中孩聽到不在場的人,沒有大人這麼多彎彎繞繞,罵人還委婉,她都是直話直說,“哥哥還沒有三十呢,才二十七!上次還和我搶東西吃,大姨讓我給哥哥,比我還愛吃,是一個大貪吃鬼!”
小孩不會說謊,一桌的人都捂着嘴,姜袖故意笑出聲,“也對,二十七還是一個小孩,大姨你别太寵哥了,不然等以後八十了還得你養着,不過這也是關心孩子,也算正常。”說着還理解起來對方的行為。
見面的時間不多,現在的姜袖絕不受氣,最初聽着不舒服但想着是親戚,以後還要湊在一起的,決定左耳進右耳出,次數多了對方隻會得寸進尺。
姜袖工作後發現,每次家裡沒用的耳機,在這一天總是找不到,她兩隻耳朵聽着,轉頭一看,怪不得父母沒反應,原來都沒聽。
小小的藍牙耳機堵住外界的聲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姜袖也用過這樣的方式隔絕,作用不大,反而很無聊。
她來參加聚會隻有一個簡單的原因,這天的八卦超級多,好玩,震驚三觀的事總是有。
姜袖以為媽媽什麼都不會聽,但回家後,一問什麼都清楚,這才知道,都是選擇性收聽。
反駁第一次會膽怯,第二次後會感覺到爽快,接着而來的就是舒暢,心情和身體都會通暢很多,氣全部都撒出去了。
以前的她太過懦弱,聽到評價他人不滿的話,隻會在心裡反駁,而現在經過幾次嚴打,早就學會了語言的藝術。
今天的姜袖,依舊成功把當面說閑話的人,氣的說不出話。
吃飯的地方離家不遠,姜袖早就搬出來住了,不過兩個家的距離隻有幾米。
不愛運動的姜袖每天爬樓梯去蹭飯,上下樓的家很近,一分鐘的時間不到就進入了另一個家,隻不過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獨立空間。
戴了一晚上耳機的兩個人,耳朵有些受不了,同步按摩着耳道。
飯後散步活動,一周有四天,還剩三天是休息日,她們執行着輪休的制度,一人隻有一天休息。
有一個好處,一個人休息的時候,另外倆人也可以在家。
三個人并排走在一起,姜袖手前後甩活動着,某一個動作使力太大,撞到了身邊人,同時收回手,發出一聲抽氣。
孩子即便長大了,家長依舊會擔心,姜袖痛到皺眉,借着昏暗的路燈看相撞的地方,就聽到一句安慰的話,“我和你爸對你的感情不關心,任何事發展到什麼樣,都不要急,也不要因為外界影響了自己的情緒。”
父母都不會指責,那姜袖更加不會因為外人而傷心,“我的計劃是,相親大鬧一場,然後就沒人再敢來了。”
姜袖隻接受身邊親近的人教導,其他一律不聽,風吹過去還能涼快一下,而這些話就像暴雨後,被沖壞的下水道,隻有臭氣和污穢。
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樣,她早就知道,能夠答應就不止,見一面這麼簡單,“這個行為,同時也會傷害到你。”
“沒關系,有收獲就有付出。”天上掉的餡餅,姜袖總遇不到,所以她從不去等,而是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