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之前一樣,亦不同之前的感覺。
誰能想到,秦國以前被山東六國稱之為蠻夷呢?
對于這些話,他當年在邯鄲聽了不知道多少次。
而這還是秦國強大之時,在更早呢?
眼下又有這等仙神至秦,傳古今之事,何嘗不是天佑大秦呢?
【誰說不是呢,所以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面更是有了得關中者得天下的名聲。】
“……”嬴政。
你閉嘴!
朕不想聽這個!
韓非感覺舒服了。
【說起來,鄭國渠建成的時候,好像就是韓亡的時候吧?】
韓非當場面無表情。
[第三個就是靈渠,這個也是秦始皇為了南征百越所建造的,通長江和珠江,成就南北水路,連地而起,四海發達,團為一地,并下兩廣,自此嶺南徹底納入中國版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為後世的軍事民生都做出了巨大貢獻,甚至在兩千年就達成了奇怪成就水往高處流的成就。]
[這些一用就是兩千多年。]
相比較上一個,這個就比較陌生了。
甚至不能說陌生,隻能說完全不知道。
可能是日後所造的。
畢竟,百越他的确想要打下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百越又怎能獨而遠之?
【其實還有一道水利工程,不過這個最開始不叫座水利工程,那就是長渠,也叫白起渠,那是白起帶着秦兵在蠻河上開溝挖渠,直接淹了鄢城,死傷無數,也就是在此之後,當地老百姓用此灌溉農田,經過曆代修建,滋養宜城,也用了快兩千來年了。】
【本意為殺戮,但是百姓欲其生糧食,養育了一方百姓,讓宜城成為天下膏腴。】
建渠,果然極有用處。
此話更堅定了始皇帝之心。
而也就是在此刻,那聲音繼續道——
[你知道三峽大壩嗎?這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這裡曾是古代文人墨客所描繪的江河,這裡曾是帶來無數江水傾斜而下的巨獸,更是曾被楚王一夢的神女所居住的巫山。]
[但是此刻,已經天翻地覆。]
[三峽大壩長兩千多米,寬一百多米,高接近兩百米,可灌溉,可發電,蓄水放水,最重要的是防洪,一舉解決了中國上下五千年未能夠解決的治理長江的大難題,讓無數原本會流離失所的人家,安康平安,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如果說這個聲音顯得極為離譜的話,那畫面上的一切足以震撼人心。
滔滔的江水,自壩下而出,如同九天瀑布而下,龐大的水汽,好像神至仙境。
而那隻是數個出水孔,而旁邊那看起來極為相似的地方,大抵也是出水之地,很難想象,到底是何等天神之力,能如此建造如此多孔道開閘放水,攔截江河。
[三峽大壩,可以說硬生生在峽谷中建了一座山,以人力調節長江水,大雨來臨之前,提前洩洪儲水,旱時放水,更是滋養了無數百姓。]
畫面再往上,那出水之地,都顯得渺小,裡為水,外為水,有出水孔的地方,不到三分之一。
直到近處那細微至極的一棵棵樹木和那好像都算不得多大的遠山方才顯現那到底是何等的龐然大物。
尤其曾經的楚國人,如今的黔中郡人,對于這裡,可是太熟悉了。
乘船而過,山川如眼,這到底有多麼龐大,都不是這畫面之中能夠徹底體會的。
的确,仙界極好,但是沒有任何的仙界,能夠比此刻的沖擊力更大。
始皇帝嬴政,亦是目不轉睛地看向那異鏡。
這個比水渠好。
想建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