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江柏的家鄉,J市的機場距離市中心更遠。
路上,江柏以從沒來過J市的遊客的身份,持續向助理搭話。
助理是土生土長的J市人,見江柏對自己的家鄉如此感興趣,很開心地向江柏介紹起來。
她坐在前排副駕,不顧身體扭曲的不舒适,頻頻回頭。
兩人相談甚歡。
隻有向盛洋一人,看着窗外的風景一言不發,從始至終都沒有參與到這場對話中。
江柏極會引導談話,儲備也足,無論什麼話題都能接上。
将近兩個小時的車程,車内幾乎沒有煩悶的時候,最後就連司機也被江柏引着加入聊天,臨下車時破格對江柏道了句“祝您這幾天在J市愉快”。
連帶向盛洋這個悶着死裝的人,也被助理和司機愛屋及烏,給予了熱烈的告别問候。
車停在一棟寫字樓門前。
兩人的行李被司機送去預定好的酒店。
他們随助理來到江柏朋友的公司所在的樓層。
江柏朋友的公司不算大,隻占了寫字樓其中五層而已。
他們不需要像紀江一樣遵循嚴格的登記規定,助理在公司前台刷了個臉熟,就把兩人帶進空置的會客室。
江柏的朋友今天直到下午都在外地出差,因此助理和被留守的林助理一樣忙。
江柏早早從朋友那裡得到指示,不讓他留助理太久,于是率先提出讓助理不需要管他們,有工作可以先去忙。
助理欣然接受,對江柏的好感又上一層。
為江柏兩人上過茶,又介紹過衛生間的位置後,助理貼心地關上了會客室的門,不忘挂上“使用中,請勿打擾”的牌子。
向盛洋一路上審視的目光就沒有斷過。
他知道小柏喜歡在他們世家子弟的圈子外交一些朋友。
但沒想到開着這種窮酸公司的人,居然還有資格結識小柏。
甚至還能成為貝瑪超市指定的全國供應商之一。
江柏在向盛洋斜後,把對方嘲諷且不滿的目光收進眼底。
做了十幾年的朋友,江柏确實對現在向盛洋腦袋裡在想什麼了如指掌。
一切順利到不可思議。
江柏端起J市特産綠茶,吹涼抿了一點。
滿口清香。
兩人在會客室各自處理公司的事務,吃過午飯後,又開始碰聚陽集團的項目。
快到公司的下班時間,江柏的朋友才風塵仆仆地拖着行李箱出現,匆匆收拾了一套行頭後,帶他們前往晚宴。
晚宴主角的家族和紀江家曾經有過幾次合作,過程和結果都比較愉快。
即使沒有江柏朋友幫忙,江柏自己遞上拜帖,也能混進宴會。
但那種情況下,他要和聚陽集團的老總攀談就不算容易了。
江柏和向盛洋乖乖跟在朋友身後,挂着體面的笑容,看朋友在各路商界老闆及投資人面前周旋,遇到合适的就趁機引薦。
一個老總身形微胖,笑呵呵地與江柏向盛洋握手,調侃:“小馮啊,我看你一般也不向我們介紹人,這兩位是你的好朋友?”
朋友馮總把碎發别到耳後,輕攬江柏的肩,一觸即分:“這可是我過命的交情。”
“哦?”對方來了興緻,“看來今天能聽到個不錯的故事了。”
周圍有些正巧結束交談的人,順勢看過來。
而他們的目标,聚陽集團的楊總,就在不遠處。
馮總和江柏默契地互換眼神,微微提高聲音,開始講起來。
“那是我們在大學時期的事情了。”
那時江柏剛大一入學。
世家兒女們各自需要上的大學,大多是從出生就定好的。
很少有家庭像他們家,隻要最後夠格成為紀家和江家的繼承人,可以任由他和他哥自由發展。
江柏因此選擇了一所裡面幾乎沒有他們圈子裡少爺小姐的大學,靠自己努力成功考進去。
大一,江柏的課業不算忙,也不需要開始準備申研,算是比較空閑的一段時間。
馮總在當時還是馮學姐。
社團招新時,她一眼看中了在會場徘徊溜達,企圖隻看熱鬧不參與的江柏。
經過一個月的堅持不懈,江柏終于松口,加入了馮學姐當時所在的話劇社。
可惜馮學姐當時看走了眼。
她發現,江柏也許長得好,但演起戲來隻能用“災難”兩個字形容。
漸漸,馮學姐不再執着于江柏,任由江柏在社團挂名,每學期隻交一筆社團費,再參與一下社團組織的短途旅行團建。
意外發生在江柏大二上半學期。
那年話劇社按照慣例,在學期剛開始的那個月,選了個各年級都空閑的時間,組織團建露營。
江柏的家鄉在秋季仍然多雨。
即使他們提前看過各種版本、各種app上面的天氣預報,确認那個周末将會是晴空萬裡,但天氣就是任性。
烏雲蓋頂時,江柏正和馮學姐兩人一組,被派了任務,前往山頂的小超市進行購物。
他們都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一開始都沒把這點秋雨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