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什麼,何中勇知道,他爸是可惜龔文玉沒機會讀大學,不然會更有出息。
何中勇卻不會這麼想,他每天都會聽收音機裡的新聞,加上有一個住在大城市的筆友,他對外面的世界了解得比村裡其他人更多,現在各行各業都在快速發展,不管讀沒讀大學,隻要有頭腦抓住先機,都可以幹出一番事業。
不知道為什麼,别人都在為龔文玉不能讀大學惋惜,他卻更看好現在的她。
龔文玉把堂屋重新布置了,靠大門的一半空間作為她的小賣部,沒有現成的貨架,她就用桌子和簸箕代替。現在進貨不多,随便擺擺就成,等二叔有空了,就花錢請他做一個簡單的貨架。
李翠花知道龔文玉開了小賣部以後,心情有點複雜,一邊為侄女有謀生方式高興,一邊又有點小嫉妒。隔壁村陳老闆也是從小賣部變成大雜貨鋪的,瞧瞧人家現在家底多厚啊,過兩年要是大嫂家也跟陳老闆一樣,可不就把自己家比下去了麼。
壓下這點貸款的不舒服,作為龔文玉家在本村最親的親戚,李翠花一家還是第一時間上門去恭喜了,打聽了價格發現确實跟鎮裡一樣,比陳老闆賣得便宜,就順便給龔文玉開了第一張,買了鹽、醬油、火柴等,為了得到贈品,硬是湊滿了十塊錢。
“謝謝二嬸光顧。”龔文玉用袋子把東西都裝好,“這襪子是廣東那邊過來的貨,我摸着手感不錯。”
李翠花占到了小便宜,龔文玉又嘴甜地捧了她幾句,還給了龔文權幾顆從縣城買回來的糖果,她這才真心喜笑顔開了。
龔文權這個青春期的小男孩兒,聽說堂姐開了小賣部就好奇地跟來看看,看了之後好生失望,就這?比學校小賣部差遠了,賣的東西也太少了點兒吧……
他本想指點一下江山,冷不防被堂姐塞了幾顆糖,雖然他家比堂姐家富裕,但他的零花錢也不夠他天天買糖吃的,所以對這糖還是有點稀罕的,吃人嘴短,他閉嘴了。
龔文玉看得好笑,覺得這堂弟也怪有意思的,打發了堂弟以後,她就對二叔道:“二叔,等開春後,您要是有空的話,想請您幫忙給我做一個貨架。”
龔建民是個熱心的,大哥去了後,他也是真心希望龔文玉這個讀過書的侄女能把這個家撐起來,看到侄女這麼快就想到了掙錢的方法,心裡挺高興的。
“哪用等那麼久,我最近就有空,現在就能給你做了,就是沒有木料。”龔建民說,“貨架的木料不需要用那麼好,就你們山裡的松樹就行,明天我就去砍樹。”
過年前,村裡的婦女忙成狗,男人們就清閑多了,龔文玉本也想盡快把貨架做好,就是怕二叔不方便,現在他既然這麼說,她也就順水推舟了。
她跟二叔說了一下她想做的貨架樣式,龔建民說很簡單,木料備好後,最多兩天就能完工。
按照現在木匠的工價,一天是六塊錢,兩天十二塊。龔文玉不缺這個錢,即便考慮到現實情況,她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樣找借口了,剛剛二嬸這一單就已經收到十塊錢了,以村裡人貪便宜的性子,相信很快就會有第二個十塊。
叔侄倆一番讨論,敲定了年前龔建民幫忙去龔文玉家的山裡選樹砍樹,等木料曬好就到年後了,過了正月十五後,龔建民就來給她做貨架。
回家後,李翠花嘟哝了句:“你對别人家的事兒可真上心。”
龔建民聽了這話闆起了臉,不悅道:“别人家?那可是我親侄女兒,你平時沒事就往你娘家送東送西,我說什麼了嗎!還有你哥你弟家,哪一次做木工我沒幫忙,你的親戚是親戚,我的親戚就不是親戚了嗎!”
龔文權今天得了堂姐的糖,也在一旁看熱鬧不嫌事兒大似的幫腔,“我姐去縣城賣東西掙了一點錢就給我買糖,我舅可從沒給我買過。”
李翠花有些理虧,卻又因着兒子的幫腔氣急敗壞,朝兒子吼道:“你個沒出息的家夥,幾顆糖就把你收買了?!”
龔文權撇了撇嘴,當着他媽的面又撕開了一顆糖扔進嘴裡。
李翠花瞪他,他做了個鬼臉後就嘿嘿笑着跑開了。
李翠花那叫一個氣啊,老公兒子都跟自己不是一條心,原本對龔文玉的那點小嫉妒因為占了便宜已經沒了,現在又嫉妒上了。
龔文玉小賣部的價格公道,又有促銷,這讓原本準備去隔壁村陳老闆店裡買東西的村民都來她這兒買了,還美其名曰幫襯自己村的人。
對于這些面子功夫,龔文玉應付自如,把顧客們哄得可開心了。
小賣部開張不過三天,進的貨物就賣出去了大半,收到了将近兩百塊的貨款,而這些貨物的成本價也就将近一百。
王秀蘭心裡那叫一個開心啊,跟人聊天底氣都足了,腰杆兒挺得筆直。
龔文玉想把之前王秀蘭出的本錢還給她,王秀蘭沒收,說:“眼看東西就要賣光了,你下次去進貨還要花錢,先放你那兒吧。”
于情于理龔文玉都不該推辭,便道:“謝謝媽。”
直播賣的粉條的貨款基本都收到了,代購的貨款也陸續在回款,其中有一單水果有售後問題,不過系統判定是物流的問題,就沒有扣龔文玉的錢。
這系統雖然抽成比例高,服務倒是可以,不會随便扣賣家的錢。
忙忙碌碌中,很快就到了過年前一天,王秀蘭準備做豆腐了。而此時蘿蔔幹也腌到了味道最好的時候,龔文玉就開了直播,一來直播純手工做豆腐很有意思,二來要給蘿蔔幹上鍊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