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馬上要過年了,今天我家要做純手工豆腐,不使用現代化器械的那種手工,給大家看看是怎麼做的。”龔文玉給了白瓷碗裡的蘿蔔幹一個特寫,“先前腌的蘿蔔幹現在味道正好,有興趣的老闆們可以去寶貝口袋下單哈。”
鏡頭移開,轉向了小木盆裡泡的黃豆。
好幾天沒直播了,上次代購收到貨物的粉絲們都沒地兒反饋購物體驗,直播一開,這些人就開始刷屏了。
【代購的橘子不錯,雖然壞了一個,售後很及時,退了錢,好評】
【爆米花yyds,吊打電影院的,主播什麼時候再搞代購呢?】
【米花糖好吃,我家的娃可愛吃了】
【本來還擔心價格這麼便宜東西不好,沒想到收到的木耳跟直播時看到的一模一樣】
【我是那個之前檢測粉條的,主播代購時好奇買了一斤手工麻糖,吃之前去做了防腐劑檢測,竟然真的沒有添加,有報告為證,作僞天打五雷劈】
這位粉絲緊接着就發了蓋紅章的檢測報告,有新粉認出了這家檢測公司。
【這是一家國際檢測公司啊,信譽一直很好的,是我們單位的長期合作夥伴。】
這話一出,不懂檢測行業的外行粉絲們紛紛去搜索,再回直播間都表示大為震撼。
【有這樣的大公司背書,以後就在這個直播間住下了】
【主播不會是買了軟廣吧?怎麼那倆人看着像托兒呢】
【講真,這主播這麼窮,賣的價格不說全網最低也是中下水平,開播至今那點可憐的帶貨量買得起軟廣嗎】
被人說是托兒,發檢測報告的人不樂意了,道:【愛信不信,以後不做好事了。】
鑒于收到的東西實打實的物超所值,大部分人都選擇相信那位粉絲。
一時間好評不斷,龔文玉看了下後台,累計好評已經超過三位數了。這麼多好評,放着不用也是浪費,便用十個好評換了一小時的主頁推廣。
“大家看這個黃豆,是自家種的。”龔文玉說,“做豆腐用的是黃豆,昨晚用水泡了,今天就可以用了,大家現在看到的是發脹後的黃豆。”
“手工豆腐要用傳統的石磨磨豆子。”龔文玉給了自家石磨一個鏡頭特寫,“這就是石磨,你們沒見過吧?”
【還别說,我小時候在鄉下見過,現在鄉下也用機器了,看不到了。】
【新來的,這直播間的道具這麼用心啊,竟然把博物館裡的東西複刻出來了】
首頁推廣就是厲害,這麼快就有新人來了。
【我是老粉,一開始我也以為主播家的東西是道具,後來發現不是,這個主播就是這麼又土又窮】
【這叫樸實】
【害,竟然是真窮啊,去買點東西支持一下吧】
後台提示,有一個人下單了半斤蘿蔔幹。
磨豆子最好兩個人配合。王秀蘭推磨,龔文玉往磨眼兒裡放豆子。
龔文玉:“現在開始磨豆子了。”
【有趣】
【這是真純手工啊】
【看起來很好玩兒的樣子】
一盆豆子磨了快一個小時,一開始觀衆覺得稀奇評論挺多,後來看久了就不怎麼說話了。
龔文玉:“豆子磨完了,接下來要用紗布過濾一下豆漿。”
過濾的過程比磨豆子快很多,觀衆們又活躍了起來。
【原來手工做豆腐這麼複雜啊】
【雖然複雜,吃着放心啊,這什麼都沒添加】
【接下來要做什麼?】
龔文玉:“去掉渣後的豆漿要倒入鍋裡煮開。”
因為豆漿很多,所以要用竈上最大的鍋煮。
新來的觀衆看到這麼原生态的土竈,一陣驚呼,老粉則是十分淡定。
王秀蘭燒火,她最懂火候,龔文玉則是拿着鏟子不停攪拌鍋裡的豆漿,以防糊底。攪拌的間隙,龔文玉把石膏找出來用水溶解了。
“豆漿燒開了。”龔文玉拿起一旁裝石膏水的碗,“現在要把石膏水倒進去攪拌均勻,有了這個蛋白才會凝固,學過化學的都懂這個原理哈。”
【一秒變文盲了】
【哈哈,看個美食還順便回憶了曾經的化學知識】
【這個我懂,一會兒就有豆花可以吃了吧】
【嗷嗷,想吃豆花了】
蓋上鍋蓋保溫半小時後,再次揭開鍋蓋,直播間的觀衆們就看到了豆花。
現在已經十點多了,正适合吃brunch,龔文玉就提議做豆花當點心吃。
小寶看着白花花又細膩的豆花,覺得應該好吃,讓姑姑趕緊做。
王秀蘭也說好,推磨耗體力,還真有點餓了呢。
“吃甜的還是鹹的?”龔文玉問。
王秀蘭以前隻做過甜的,很簡單,就是從鍋裡舀一碗,加點白糖,就成了。
“豆花還有鹹的?”她好奇道,“能好吃嗎?”
小寶也犯難了,不知道怎麼選。
龔文玉見狀,幹脆道:“那就都做,都嘗嘗。”
這段對話龔文玉沒有靜音。
與此同時,評論區也掀起了一場甜鹹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