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表嬸聽說你不讀書了,就想給你介紹對象。”王秀蘭問龔文玉,“你怎麼想的?”
半年後這身體就18歲了,在九零年代的農村,18歲說親并不算早,好多女孩子這個年齡都結婚了。
更有甚者孩子都生了,原主的一個小學同學就是這樣,孩子已經一歲了。
“現在外面都講究自由戀愛,況且我現在要以掙錢為先,不考慮結婚。”龔文玉果決道。
王秀蘭點了點頭,“我猜你也是,所以我讓她别打你主意。”
“謝謝媽。”龔文玉心裡挺感動的,作為一個沒出過遠門的農村婦女,王秀蘭這态度很開明,但在村裡的其他人眼裡,就成了不合群的另類,不用想也知道會被人在背後嚼舌根。
四斤重的大魚,一家三口吃一頓吃不完,在沒有冰箱的情況下,龔文玉打算一半今晚吃一半做成鹹魚過年的時候能吃。
王秀蘭也是這個意思。
“那下午你在家裡處理魚,我去割扁竹葉,看着點兒小寶啊。”
“好。”龔文玉說,“晚上咱們一魚三吃。”
出考試成績之前,小寶都無事可做,寒假作業要拿通知書的時候才布置,也就是三天後。
一聽姑姑要殺魚,小寶就跟在她身後團團轉。
龔文玉偶爾還能使喚他拿個東西什麼的,勉強算個小幫手。
從殺魚開始,龔文玉就開了直播。
午後的天氣終于陰轉晴,龔文玉便在院子裡殺魚。
她殺魚可是熟手,不過魚兒已經死了,不用殺。
“今晚做一魚三吃。”龔文玉對直播間的觀衆道,“現在要把不能吃的内髒,魚鰓,魚鱗之類的去掉。”
“魚剛死沒多久,還算新鮮。”
【魚也是主播自家養的嗎?】
龔文玉閑适地刮魚鱗,太陽照着身體沒那麼冷,心情也好了,看到觀衆提問都會耐心回答。
“不是哦,家裡沒有魚塘,是在鎮裡集市買的河魚。大家還記得上次直播趕集看到的那個賣魚小哥嗎,就是在他那兒買的。”
“撈魚的河我去過,很幹淨,所以這魚質量應該是不錯的。”
【主播這手法好娴熟,是不是在大潤發殺過魚?】
“那倒沒有,不過手上的活兒無非就是熟能生巧。”
魚很快處理幹淨。
“四斤的魚一次吃不完,魚頭切下來炖湯,魚身分成兩半,一半吃,一半做成鹹魚過年吃。”
【本鹹魚在這兒】
【鹹魚不健康吧】
【樓上,沒發現不健康的東西都挺好吃的嗎】
【就是,垃圾食品真的美味,戒不了】
龔文玉:“偶爾吃一次不打緊,經常吃肯定不好。”
家裡有兩種鹽,一種是腌制鹽,一種是食用鹽,前者更便宜。家裡做鹹菜要用很多鹽,王秀蘭用的就是腌制鹽。
龔文玉做鹹魚便也用了腌制鹽。
用大量鹽将半條魚腌好,然後用軟竹篾穿過魚身把它挂起來,曬幹後就能長期保存随吃随取了。
“一魚三吃有很多做法,我今晚的三吃是:砂鍋魚頭湯,炸魚骨,酸菜魚。”
【啊啊啊,我最愛的酸菜魚來了】
【今晚就跟隊友去吃酸菜魚】
【炸魚骨好适合煲劇的時候吃啊】
【真想穿到主播家裡去蹭吃蹭喝】
龔文玉把魚骨拆出來,砍成段,用鹽、姜末等調料腌制,魚骨上附着一些魚肉,炸熟後吃着很香,适合當小食吃。
“腌制的時候加少許紅薯澱粉,可以讓魚肉更嫩。”
魚頭洗淨放在砂鍋裡,用鹽、醬油、姜片、大蒜、蔥段等調料腌制着,四點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炖了。
家裡有一個蜂窩煤爐子,砂鍋就是用在那上面的,用蜂窩媒細熬慢炖,味道肯定濃郁又鮮美。
說到蜂窩煤,家裡隻有幾個了,還是去年冬天剩下的。按照以往的習慣,過年前後會頻繁用蜂窩煤爐子炖肉,這幾個肯定不夠用,還得抽空去買一些。
冬天煤價貴,去年是兩毛錢一個蜂窩煤,今年不知道漲價沒。
哪哪兒都要花錢,一花錢就要去跟王秀蘭商量,龔文玉還是不習慣财務不由自主的生活,她得盡快掙到錢才行,到時候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這麼一想,她又不想顧及臉面了,打臉就打臉,首頁推廣結束後就開始帶貨吧,最好是能在過年前掙到錢,也好給家人和自己置辦一些東西過個好年。
魚頭處理完畢,接下來就是切魚片了,這個也挺考驗刀功,又是龔文玉炫技的機會。
她全神貫注地切魚片,鏡頭給了特寫。
【我去,主播刀功牛逼,這魚片切得每一片都差不多】
【該說不說,我切的得有主播的三倍厚了,一定是我的刀不好,哼哼】
【我的刀也不好】
【刀:背鍋俠石錘】
【隻有我覺得主播的手很好看嗎,手指又細又長,皮膚也白】
【你這麼一說,我也覺得了】
話題就這麼從刀功岔到龔文玉的手了。
這走向也是龔文玉沒想到的,她切魚的時候太過專注,并沒有看評論區。開玩笑,切菜走神很容易切到手的,而且影響炫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