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育恒又過來搶,可是試了幾個回合依然無法得手。聞育恒隻能走出書房,來到高孝珍的房間,當時的高孝珍已然睡着。聞育恒把她叫醒,哭喪着臉,對高孝珍說:“娘,爹搶我的文章!”
高孝珍當即起身,來到書房,隻說了一句,“你這老頑固,别壞兒子的好事啊!”說完就從聞毅多手上搶過了文章,交到聞育恒手上,“你可以親她,但是不能做别的事。”
“嗯!”聞育恒笑着點了點頭,接過文章,進入了自己的房間。他側頭看了一眼李夷洲,發現李夷洲閉目沉睡,便把門栓插上了。
聞育恒躺在李夷洲的身側,去親吻李夷洲的嘴。
“嗯……”李夷洲悠悠醒轉,但是困意正濃。對于聞育恒幹擾她睡覺的行為,她當即就給了一拳,眼睛仍然閉着,“你别鬧了好不好?”
“好,我不鬧,不鬧。”聞育恒便抱着李夷洲閉目而睡。
也不知睡了多久,聞育恒被身側的李夷洲搖醒。聞育恒起身看了看天色,還沒亮,便對李夷洲說:“姐姐,這還沒到起床的時間呢!”
李夷洲道:“你怎麼睡在這?”
聞育恒想了想,笑道:“是姐姐讓我睡在這兒的!昨晚我寫好了文章,然後躺在姐姐身邊,親了姐姐一口就準備離開。誰知道姐姐捶了我一拳,把頭枕在我的胳膊上,說‘你别鬧了好不好?’我呢,抽不出手來,也就無法離開,隻能抱着姐姐睡了。”說完聞育恒又要去親李夷洲。
李夷洲躲開了,“你現在趕緊回到你的床上去!”
“我不回去!”聞育恒道。
“你要是不回去,我可要生氣了!”李夷洲嗔怒道。
“好吧,好吧,我回去,不過請姐姐讓我親一下!”聞育恒随即道:“姐姐是該讓我親一下的,因為我的文章已經寫好了啊!我讀給你聽哦!”聞育恒取出自己寫的文章,讀道:
毛遂論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夫毛遂嘗為平原君之門客,三年而左右未有所稱頌。逢秦攻趙,毛遂自薦于平原君而至楚,是其有自知之明也。以勇力與辯才使楚與趙盟,救趙于為難,是其有勝人者之有力也。然期年之後,毛遂領軍敗于燕而自刎,是其主無知人之智,亦其人無自勝之強也。
方趙孝成王命毛遂領軍,毛遂言于王曰:“吾不畏死,然德薄能低,不堪此任,請以百戰之将為帥,吾願為馬前卒。”王不許。後趙師敗績,毛遂慚,自覺愧于國人,乃自刎于山中。嗚呼!為王者若不能知人,當有容人之量也。昔孟明視敗于晉,秦穆公慰之曰:“此非卿之過也,乃寡人之過也。”後孟明視振奮精神,屢戰于晉軍,終敗晉軍于王官。于禁敗于關羽而後歸,文帝使豫于陵屋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之狀,使于禁慚恚發病而死。司馬光論曰:“于禁将數萬衆,敗不能死,生降于敵,既而複歸。文帝廢之可也,殺之可也,乃畫陵屋以辱之,斯為不君矣!”今趙孝成王亦不君矣!倘使趙孝成王将咎歸于己而慰于毛遂,任毛遂以外交之職,毛遂何至于死耶?若如是,則毛遂必以其勇力與辯才合六國之衆以抗秦。昔蘇秦佩六國相印,合衆抗秦,使秦數十年不敢東出。使毛遂為蘇秦之事,則秦又數十年不敢東出矣。是故任人者當量人才德而任之,才德配其位,則為聖賢;才德不配其位,則為庸才。
《舊唐書》雲:“一勝一負,兵家常勢。”哀哉毛遂,安能以一負而輕死耶?若真愧于國人,當圖建功以贖罪。其處之世,秦強而諸侯弱,何愁無建功之時耶?苟毛遂能不死,而為合衆之舉,秦雖強,又豈能以一國而敵六國乎?合衆成,秦無敢犯趙,則趙人不死于秦軍者甚衆,趙不割地事秦者甚久,此乃保國安民之功也。倘立此功,何罪不能贖之?韓信忍胯下之辱,而有後之成就;高祖屢敗于項羽,而垓下成功。如毛遂能忍前恥而奮發,其功必能贖前罪,其事必能揚後世,其名必能垂不朽。
是故君子之處世也,必惜身以報國,忍辱而負重,受恥而奮發,思建利國之功,圖立福民之績。而後雖身死,亦無憾矣。彼毛遂者,何以輕死哉?
讀完,聞育恒對李夷洲笑道:“怎麼樣?這得還可以吧?”
“毛遂論,毛遂論……你怎麼寫《毛遂論》呢?我還以為你會寫《辛棄疾論》呢!”李夷洲道。
“辛棄疾沒什麼好論的啊,關于他的評價,陳光弼老師已經指出了啊!千古英雄,生不逢時。這八個字就是對辛棄疾的最佳評價。”聞育恒道。
李夷洲點了點頭,道:“那你是怎麼想到要論毛遂的?”
聞育恒笑了笑,“我拿出《史記》,随便一翻,就翻到了‘毛遂自薦’的故事,然後就寫了這篇論文。”
“這麼厲害?”李夷洲道。
“是啊,”聞育恒将自己貼近李夷洲,“姐姐,看在我這麼厲害的份上,能不能多給一點獎勵?”
“好啊,我再獎勵你一個小拳頭,要不要?”李夷洲右手握拳在聞育恒面前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