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深入的人?”老師想了想,“那應該是墨子了吧?他寫的《墨經》就有更加豐富的數學知識。隻是後世不重視墨子的學說,我們學校的圖書館裡沒有墨子的書,你可以去其他的地方找找。”
“我知道了,多謝老師!”聞育恒說完又回到了他的座位。
剛坐下,就有三位同學來到了聞育恒的座位旁,那三位同學面龐白淨,年紀相仿,中間的個頭高,左邊的稍矮一些,右邊的最矮。高個頭的學生說:“你真了不起,以前這個商老師上完課,都會留下一大堆的作業,今天竟然什麼也沒留,你可是減輕了我們一大負擔啊!”
“老師留下作業,是為了讓我們對所學的知識有所鞏固。隻要你對所學的知識能夠學到透徹明白的境地,老師既使不留作業也可以。”聞育恒道。
三個學生紛紛點頭。
“您說這位老師姓商?”聞育恒看着高個子學生。
高個頭的學生點頭道:“是啊!他叫商均,是商高的後人。”
“那商高就是創出勾股弦定理的商高。”矮個頭的學生補充道。
聞育恒點了點頭。
“你的文言文功底真是太好了,我們深感敬佩,想向你讨教文言文的創作方式。”稍矮個頭的學生說。
“這我該怎麼教你呢?”聞育恒有些為難。
“你隻要告訴我,你是怎麼學會用文言文來表達的?”稍矮個頭的學生說。
“我是在李叔叔的教導下開始學文言文寫作的,是以韓柳歐蘇的文章為模闆來學習寫文章的,當然我寫文言文的文章也是從模仿開始的。”
“模仿?”稍矮個頭的學生不可置信地道。
“嗯!”聞育恒笑着點了點頭,“你知道韓愈寫的《師說》吧?”
稍矮個頭的學生點頭。
“我就模仿過韓愈的《師說》寫過一篇《志說》,可以說那篇《志說》完全是模仿《師說》的外在。”
“你那篇《志說》能給我看一下嗎?”稍矮個頭的學生道。
“可以是可以,不過你得等一等,等我把那篇文章默寫出來。”聞育恒說着就取出筆墨紙硯來默寫《志說》,過了不到半個時辰,這篇《志說》默寫完成,聞育恒把它交給稍矮個頭的學生。
“《志說》!”稍矮個頭的學生開始在教室裡讀起這篇文章來:
古之成業者必有志。志者,所以成材立業建功也。人非生而能成也,孰能無志?有志而不踐之,終不成矣。其為志也,苟立之而能有益于己者,吾立而踐之;其為志也,苟立之而能有益于國者,吾立而踐之。吾之志也,夫庸知其大小而後立之乎?是故無大無小,有适有否,志之所立,業之所成也。
嗟乎,志之不立者衆矣!欲人之立志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立志而踐焉;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懼于立志。是故聖亦聖,庸亦庸。聖人之所以為聖,庸人之所以為庸,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教之而立志;于其身也,則無志焉,惑矣!彼童子之父母,授之術而僅圖享受者,非吾所謂立其志成其材者也。術之不知,材之不成,或立焉,或否焉,小立而大棄,吾未見其成也。
凡立志者,其身為志,其德為志,其學為志,其才為志,或異于常人,或奇于大衆,或受譏諷,然其持初心而往,堅己志而成;凡無志者,其身為己,其德為己,其學為己,其才為己,或融于常人,或入于大衆,或受贊揚,然其遇困而退,雖小事而難成。荀子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其此之謂乎。
聖人立常志,庸人常立志。歐陽修立志為文,故而終生為文;庸人朝志商,午志文,晚志官,故而終生不知何之所至也。是故志貴乎恒,不貴乎多,立常志者成,常立志者敗,如此而已。
劉氏友人,年二七,安現狀,不進取,而以“吾子之能闊也”以自|慰。餘憂其未來之庸也,故仿韓愈之《師說》而作《志說》以贻之。
稍矮個頭的學生讀罷,點頭道:“不錯,果然有許多仿造《師說》的地方,但也有自己的話語,看來要學文言文寫作确實應該從模仿開始。”
聞育恒點了點頭。
稍矮個頭的學生繼續說:“而且你這篇《志說》裡有許多話都非常有道理啊!比如‘吾之志也,夫庸知其大小而後立之乎?是故無大無小,有适有否,志之所立,業之所成也’,我們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更應該立下報國志努力學習才對。”
聞育恒笑着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