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宛走上前,頭一次腰闆這麼直。
看來,人不是痛恨特權,隻是痛恨掌控這些特權的不是自己。
她接過還愣着的趙小照:“多謝您仗義相助。”
對方也是很懂情況,他其實并不知道自己每日守護的是誰。因為他連李廣都沒見過,更别提皇帝皇後和太子了。
不過之前上司吩咐過,若在外頭出手,不能洩露身份。
他也就順着張宛的口風說:“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夫人不必客氣。”
劉三面孔逐漸扭曲,欺男霸女之事他幹多了,相比之,來要債已經算是很正經很文明了。
畢竟這老頭子是真的欠了錢,而且連三分息都還不出。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人死賬不銷,就算老頭子死了,他丫頭也得來抵債。
更何況,他這還沒動手呢,目前還處于“講道理”的階段。
這幾個莫名其妙的婆子娃娃,簡直有病。
還有這個“拔刀相助”,更是有病。
關你屁事啊。
張宛把趙小照交給何嫂子,對劉三認真:“我和這家老闆認識,他差的錢,我替他補上。”
不得不說,有錢就是好啊。
她不等劉三同意,直接就把錢遞了過去。
劉三左右看了幾眼,實在不明白這幾個人到底是個什麼關系?
一個從天而降的……拔刀者?
一個有錢沒處用的貴婦人?
一個莫名其妙的小兔崽子?
他看着明顯茫然不知所措的老闆父女,想了想,接過了錢,把欠條給了老頭子。
“算你命好,如此就兩清了。”
*
《明史》:“明初,文武大臣薨逝,例請于上,命翰林官制文,立神道碑。惟太祖時中山王徐達、成祖時榮國公姚廣孝及弘治中昌國公張巒治先茔,皆出禦筆。”
這張巒何許人也,居然能和徐達、姚廣孝并列?
哦,原來是皇帝的嶽父、張皇後的老爹啊。
張皇後的父親張巒是河間興濟人,秀才出身,以鄉貢入國子監。
人死了兩年了,按說落葉歸根,應該葬回老家,可他女婿在京西翠微山給他搞了一塊地,直接葬在那裡了。
地也不小,就三十頃吧。
要知道,明朝親王的茔地不過五十畝,郡王才三十畝。
結果,張巒一人就等于六十位王爺的茔地……不得不說,這閨女生的值啊。
而且,朱佑樘給嶽父蔔選墳址的班子,有禮部右侍郎和欽天監監正。
這可是和給他親爹朱見深選墳是同一撥人。
朱見深:???
臨走之前,那面鋪老闆父女千恩萬謝。
老頭執意要簽下字據,日後再還錢。
張宛忍不住問:“若今日你們真的給不出,他們會如何?”
總不能把人打死吧。
“唉。”老闆歎了口氣,“還能如何,總是日積月累,越欠越多。”
他閨女恨恨然說:“那時說是借十兩銀子,其實到我們手隻九兩,差點也不夠買藥,還好爹扛過去了。”
“不提了,張家、哪裡是我們這種平頭老百姓能惹得起的。”
既要寫字據,面老闆問,“夫人是哪家的?”
張宛尴尬地說:“張家的。”
衆人:……
何嫂子打圓場說:“可不是那個張。”
張宛:……怎麼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