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教育三大原則:幼升小之前,不學拼音、不識字、不學二十以内的加減法。
“關鍵是要給娃娃立規矩,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後才能事半功倍。”
到底誰都懂,真落在自己身上就知道了。
而且人有百樣,趙小照就是那百裡挑一的反骨仔。
反正,如果讓張宛自己教,她一定吃不了這碗飯。
就小兔崽子那屁股上就跟長了釘子似的,絕不肯在一張凳子上坐超過三分鐘。
你讓他朝東、他就朝西,你讓他上房,他就揭瓦。
“人之初、性本善……”
“啊啊啊,嘔嘔嘔——”
張宛:……
——什麼人之初、性本善,明明是人之初、性本惡!
“不行不行。”她捂着心口,“這裡可沒有醫院,這樣下去,我一定會一命嗚呼的。”
雖然有速效救心丸,但這藥估計來不及救她。
這種小兔崽子,一定要好好教育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的。
那三個買過來的小孩子,連名字都沒有的,籍契自然也是沒有,不過很快就辦出來了。
張宛也給他們仨取了名字,都跟着自己姓張。他們三個年齡相仿,就按照個子來。
“你就是老大,你是老二,你是老三。”
趙小照搖頭晃腦:“那老四呢?”
看老媽看着他,他才恍然大悟,可有些不高興地說:“媽媽,我是老四?”
“不然呢。”
“這不好聽。”
“還挑剔上了。”
有了四個同齡人,可以一起捉蟲子爬樹。就算是打麻将,也能湊一桌了。
不過這三個小子在外頭苦日子過久了,一時之間還不能适應。
按理說大戶人家買仆從也是要盡心挑選過的,選那些被教過的省事。
“天可憐見的。”何娘子歎道,“這三個娃身子弱、年紀也小,這能幹個什麼事兒呀?”
“先陪着小少爺一起玩玩。”
趙小照那旺盛的經曆,是得三個人輪着來才行。
“也一起讀書。”
反正一個也是教,四個也是教,一起上課還算是有點氣氛。
朝廷重教興學,京城有國子監,全國各縣皆立縣學,又在鄉村廣設社學。
國子監、縣學、社學都是官府出資修建,屬于官學。除此之外,也有官員或他人捐辦的私學或義學。
向趙小照這樣的文盲,少兒啟蒙是蒙學,蒙學教師多由當地的童生或秀才擔任。
蒙學入齡也沒有嚴格的限制,多為六七八歲,也就是幼兒園小學一年級的年紀。
先識字、再讀經,如果有志于科舉,還會進行科舉作文訓練。
那老秀才尚且不知道自己居然被幸運之神給砸到了。
區區一個秀才,如今居然做了帝師,這是多少文人夢寐以求的呀。
日後等趙小照當了皇帝,你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你看張居正就是帝師,你以後就跟張居正是一個級别的了。
不過放心,你死了之後……趙小照應該不會……
不過他現在看着自己的四個學生,一個都不滿意。
那三個嘛,明顯就是這府上的下人,讓他叫下人識字,這簡直是浪費他這樣的英才。
那個另外一個像是小少爺的,唉,身上也沒有一點少爺的華貴之氣,一看就是個皮小子。
他下定論——“絕對不是讀書的料。”
張宛心想,沒事,不是讀書的料有什麼幹系,反正以後那些從骨子裡就是讀書料子的天才也得給他打工幹活。
當皇帝又不是做學問,不用讀書那麼好,反正主要靠投胎。
“讀書的真正意義,是為了明事理、知善惡、長内涵。”
陸先生伸出一根手指,把他那長長的胡須繞了又繞。
“夫人這話倒是頗有見地。”
“就算是田間不識字的老農,未必不明事理。多少飽讀之士,也不過是白讀書而已。”張宛認真說,“小孩子雖然是一張白紙,得首要得知道什麼是對錯。”
老師上課的時候,家長可不能在旁邊幹擾教學。
反正張宛就情真意切地他好好教、認真教、狠狠教、想怎麼教就怎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