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小子這胳膊腿兒,暫時還扭不過大人。
如果萬幸或不幸,他能活到十幾歲,到了那誰也攔不住他的時候,就由得他大鬧天宮了。
張宛瞧見小子頭頂又冒了幾個+1,看着學會遊泳,對于他成為“令人威風喪膽的太子或皇帝”多少還是有幾分助益的。
他自己也坐上擡輿,浩浩蕩蕩回宮了。
衆所周知,大明的言官都是十分生猛的,罵你個半身不遂不在話下。
你要說他們隻開噴不幹事,不好意思、他們的工作主要就是開噴。
在大明,言官主要由都察院禦史和六科給事中組成。
他們大部分品級不高,但政治地位突出,人數一般保持在三百人左右。
主要職責是規谏皇帝、左右言路、彈劾百官、按察地方。
從中央到地方各級衙門、從皇帝到百官、從中央到各級衙門,都是言官的職責範圍之内。
所以說,“罵”皇帝,就是他們的重點KPI指标。
朱佑樘登基這六七年,還算是循規蹈矩,也算是符合天子垂拱而治的意思。
不過垂拱而治的天子,是絕對不會下河遊泳的。
更不會帶着獨苗兒太子下河遊泳。
弘治朝的言官來活兒了,紛紛奮筆疾書。
畢竟罵百官固然過瘾,還是沒有罵皇帝刺激。
而且衆所周知,當今天子宅心仁厚,就算罵他、他也不會打死你。
不用冒着掉腦袋的風險就能得到好名聲,何樂而不為呢。
後事子孫知道自家祖宗是罵過天子的铮臣,自然也覺得面上有光、有榮與焉。
不過,皇帝您是什麼時候學的遊泳?不記得你會遊泳啊?
次日早朝,國家大事暫且放一邊,盡是是皇帝和太子遊泳那點破事。
其實一般早朝,皇帝根本都不用和大臣說什麼話,商議的事也都是之前定的差不多了的,皇帝隻用說個是or不是就行了。
“這連機器人都不需要,直接一個程序就搞定了。”
張宛說:“我看你是否都不用說,直接說個照例就行了。”
照例這兩個字妙啊。
但凡你去跟領導請示,直接問領導的意見總是不行了,非得提前搞個ABCD四大方案,擺在領導面前。
也就是說,你就是内閣的作用,幹的是票拟的活兒。
領導就是那太監,隻要披紅勾個圈就成。
就這,領導他也不會爽快給你挑出來,隻會讓你斟酌着辦。
就比如這照例,辦的好了,自然是天子英明神武。
若是辦的不好,那就全是你的錯了。
張宛問:“何鼎還在外頭跪着呢?”
“是啊。”趙鳴頭疼,“不光他跪,别人也跪,呼啦啦一大片,這簡直是要挾。”
面對這種道德綁架,他隻知道兩種處理方式了。
一是,你要道德綁架我,那我就沒有道德。可他到底還是個有底線的人。
二是——
“要不,我也直接一下子,就給他們跪了?”
這場面,真是想想就刺激。
關鍵是,明天還要遊呢,這怎麼辦?
今天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先跳進水池裡去了。
明兒他們必然嚴陣以待,到時候一人抱左腿、一人抱右腿,他還怎麼遊。
最後還是張宛出去說:“皇帝是真龍天子,既能飛天潛水,又能興雨布雲,自然會遊泳。”
嗯嗯,這句話記下來,明天在朝堂上怼那些老東西。
趙小照扯着老爸頭發問:“媽媽在外面幹什麼?”
“忽悠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