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西苑,在紫禁城西側,是皇家禦苑。
壬寅宮變後,朱厚熜就身居西苑二十多年,直到病危之時才在勸說下回到了乾清宮。
結果當夜就駕崩了……
總之,西苑是在元代禁苑基礎上擴建的,漸漸開辟了南海,擴充了太液池的範圍,完成了三海的布局。
還填平了儀天殿與紫禁城之間的水面,砌築了團城,陸陸續續在瓊華島上和太液池沿岸增添了許多新建築物。
所以,西苑和紫禁城不同,是個水域十分廣闊的宮苑,少了幾分雄渾壯麗,多了一些婉轉。
到了新地方,趙小照十分興奮。
“媽,今天是秋遊嗎?”
之前就聽小朋友說,到了幼兒園,還會有春遊秋遊。
她敷衍說:“算是吧。”
等看到一個比較大的水面,她就示意擡輿停下來,對兩個小内監說:“你們倆會遊泳是吧?”
小内監低頭說是。
張宛就把趙小照從擡輿上揪下來:“這個夏天,把太子教會遊泳。”
什麼?!
兩個内監驚恐地跪下來,幾乎是以為自己聽錯了。
“奴才不敢。”
“遊泳?”趙小照卻高興地跳起來,“好嘞,我就想學遊泳了。”
“那你可得好好學。”張宛皮笑肉不笑地說,“這可是你保命的本事。”
雞娃雞娃,要雞在重點上。
什麼四書五經、治國理政都先往後面放放。
對于特别容易溶于水的明朝皇帝而言,會遊泳、絕對是一項必備技能。
朱厚照不就是因為掉水裡生病然後死了麼。
雖然這個死因确實有些蹊跷,但是學會遊泳,對于未來的大明天子、現在的大明獨苗太子而言,絕對是重之又重。
小内監要哭了:“皇後娘娘,奴才們真的不敢。”
走在寬闊的馬路上,趙小照是絕對不肯給你走直線的。
看到個石子就要踢一腳,看到個貓狗就要抓兩把,看到棵樹就要爬一圈,看到口井就要跳一下。
他能活到這麼大,真是命硬啊。
如今,這麼大一個水池,碧波蕩漾、陽光好的很,又有親媽首肯,他當即連衣服都沒有脫,噗通就跳了下去。
那兩個還跪在地上的小内監一看,吓得魂飛魄散。
不光他們兩個,旁邊還有七八個太監,都齊齊跳進水裡,七手八腳給趙小照撈了上來。
趙小照:……發生了什麼,我怎麼又在岸邊了……
張宛瞧這小子頭發都沒濕一根。
“皇後娘娘,太子金尊玉貴、萬萬不能……萬萬不能啊……”
張宛說:“怕什麼,淹死了,大不了我再生一個。”
*
《大明會典》規定,皇帝須每天“早朝”。日出時開始,日出之後不久結束。
所以一般淩晨三點,需要上朝的朝臣就要出門,前往午門集合。
到淩晨五點,宮門開啟,衆臣從左掖門進入皇宮。
大臣們在金水橋南側按照文、武分為左右兩班,文官位東面西,武官位西面東,根據各自的品級排好隊伍,還有專門的禦史負責點名。
一切就緒後,皇帝駕到,鳴鞭,衆官員叩頭行禮。
随後,四品以上官員進入大殿,各部主官向皇帝報告或請示政務,皇帝給予指令,差不多了就可以退朝了。
這要是夏天還好,到了冬天,那真是一場完完全全的折磨。
雖說朱元璋向來勤政、早朝不辍,可他當皇帝的時候可是在南京,這南京的冬天和北京不好比。
别說皇帝不想上早朝,大臣們也不想啊。
宣德時期就開始出現大面積缺席的現象,每次都有三四百人不到,甚至有時缺席者有五百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