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臊子面
翌日,卯時三刻,白瑤與魏弘簡起身收拾,準備坐着鄰居馮家的牛車一同至縣城。
魏母聽着動靜,披着薄襖起來,
“這麼早出去嗎?”
白瑤看着魏母實在穿得單薄,忙不疊上前給魏母擋風,一際眼神遞給魏弘簡,
“阿母,你怎麼穿這麼薄,夫君快把衣櫥裡的厚襖子拿一件出來,給阿母披上。”
魏母推拒着,擡手扯着薄襖,
“诶不用了,這年紀大了,聽着點動靜兒便醒了,平日沒見你們起這麼早,今這麼早出去,是有事嗎?”
白瑤還是堅持将厚襖給魏母披上,嘴裡念叨着,
“阿母,這寒氣逼人,刺骨得很哩!你怎麼就穿這點出門?!就算是挨得近也不行呀!”
魏母嘟囔着,尴尬地攏攏衣領,
“我就是起來看看,一會還會回去的。”
“冬日漸寒,阿母還是保重身體,夫君老師便是風寒嚴重,去了省城還久治不愈。
但他還心系着夫君學業,另寫信來讓他去玉林書院先學習着,我亦有空,便跟去看看。”
白瑤平日在家可以睡到日照床頭,今早早起來,嘴上調侃着魏弘簡在家溫習的假日結束,其實心裡還是有些擔心着情況。
兩人拜别魏母,坐上馮家大郎的牛車,跟着趕集的人群一起前去縣城。
到了縣城,街上的攤販剛剛擺好攤子,一面館小攤的滾水剛剛燒開,攤主肆意丢下一團細面,任由面條在滾水中翻滾着,片刻撈出入碗,加入陳酢,醬油,倒上面湯,撒上蔥花,熱氣騰騰的素面便做好了。
白瑤扯了扯魏弘簡衣袖,示意先吃點面墊墊肚子,魏弘簡颔首,兩人走至攤前,白瑤朝攤主桌前一溜碗碟看去,陳酢,醬油,蔥花,芫荽,花生,臊子等配菜琳琅滿目。
她嘴唇輕啟,聲如黃莺啼叫,婉轉清脆,
“店家,我觀你這臊子做的不錯,我們兩碗紹子面哈,都加蔥花。”
攤主是一佝偻身子的精瘦老頭,聽着白瑤誇贊自己準備的配菜不錯時,眉眼彎彎,眼角的皺紋多了起來,
“客人好眼力,這豚肉臊子是我今早天不亮就去屠夫那割肉,回屋做好拿來的,那叫一個新鮮。
兩碗臊子面是吧?好嘞,馬上便做出來。”
說罷,随手抓去桌前裹滿面粉的面條團,一抓一放間,兩人的面條團相差無幾,丢入陶罐滾水煮上片刻,撈出的面條筋韌光滑、軟硬适度。
再加上醬油,花生,臊子,澆上熱湯,瞬間冷凍着裹着油的豚肉被熱湯解封,香氣撲鼻,湯面也變得油汪汪,分外喜人。
白瑤動動鼻尖,聞着這被激發出的香氣,驚訝道,
“店家真實誠,這臊子聞着味便覺着香,還有零星淡淡的茱萸與胡椒味,舍得給料!”
老頭有些詫異,未曾料到客人僅憑鼻子便嗅出了他家臊子裡加了何料,笃定這位女客不一般,小心翼翼回道,
“客人說得極是,我這手藝班門弄斧了。”
“沒有店家,你手藝極好的,這是我們的臊子面叭,我們來端,你且招呼别人吧。”
白瑤攔下店家的妄自菲薄,正所謂術業有專攻,一個老者幾十年如一日在此擺着賣面條,自然是味道極好。
眼神往旁一撇,盯着魏弘簡快些去端面,自己坐在店家自備的桌椅前,端起桌上箸筒,給自己和魏弘簡拿上兩雙。
等魏弘簡兩手各穩穩端上一碗,緩步走來,冬日生寒,兩碗面上的白氣清晰可見,随着邁步白氣萦繞周身,魏弘簡輪廓分明的臉在此間若隐若現,有種飄欲成仙之感。
随着碗落下的響聲,白瑤這才被拉回現實,一想到剛剛自己竟看他端碗看呆了,一時雙頰酡紅,羞得将臉埋進碗間。
魏弘簡見白瑤迫不及待地吃起面前的面條,自己亦拿起箸,夾面入口,臊子鮮香,面條細長勁道,再喝上一碗熱湯,紅光滿面。
來往衆人見一對碧人在簡陋的攤子上吃的如此歡暢,也經不住誘惑,想着試上一試。
此時走過兩書生,一書生在前走得大步流星,身材瘦削。
另一個身寬體胖,在後面慢慢踱步。
瘦書生看着胖書生挺個肚子,走路一顫一顫,不耐道,
“還不快些,今日林副講執門,去遲了,你我都跑不掉。”
胖書生已然走了一陣,臉上浮着薄汗,擡起衣袖擦了擦,
“呼...呼...我走不動了,誰成想今日我坐的馬車壞了,許是昨夜待久了,瓦子裡的人使壞。”
瘦書生等着胖書生,遠遠望着白瑤與魏弘簡,嗤笑道,
“你瞧瞧,那男的穿的人模狗樣,卻讓一嬌嬌小姐陪他吃這路邊攤,實在有辱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