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高坐九天之上追憶往昔,神色怅惘,内心頗有凄凄慘慘戚戚之景象,而他追憶的主人公坐在五莊觀中,從長久的入定中猛然驚醒,然後以手掩鼻,狠狠打了幾個噴嚏。
“唔,是哪個倒黴鬼一直在背後念叨貧道?害得貧道後背發涼,肯定不是什麼好人!”
通天擡手想要算出這位“不是好人”的仁兄,卻掐算了幾遍都沒有點結果,他什麼也算不出來的人除了那位超脫洪荒,久居于混沌之中的老師鴻鈞道祖之外,就隻有和他有些因果的那兩位了。
不過太上兄長是做不出來蛐蛐他的事情的,所以,肯定是那位和他不對路子的元始天尊,不知道因為什麼,又想起自己這位看不順眼的三弟了,然後一時怒火上湧,指不定怎麼在心裡跳着腳怒罵他呢!
隻是通天不知道,他這麼想純屬是冤枉元始天尊了,不過元始天尊也不知道自己在通天心裡的印象已經變得這樣壞,不然肯定得過來表表心意,訴訴衷腸。
在這兩兄弟你不知我,我不知你的互相揣測的時候,兜率宮中傳來一聲巨響,引得九霄震動。
就連玉帝的淩霄寶殿都震下了片片磚瓦,驚得玉帝立時停止了朝議,神色慌亂,連忙說道:“天庭已經許久沒有這麼大動蕩了,巨靈神,快去宣來千裡眼和順風耳二位神将一探究竟!”
得了聖意之後,兩位神将領命而去,隻是很快就回返回來,“啟禀陛下,人間界并沒有發生什麼大事,一片祥和。”
他們兩位神将過了這麼多年,是懂得說話的,他們将那些玉帝陛下不會在意的小事抹去,隻彙報沒有發現值得陛下等上神關注的大事。
這般做法果然安撫了一衆仙家,隻是玉帝有些不解,隻聽得他說道:“既然人間界無甚大事,怎麼會傳出讓淩霄寶殿都震動的大事?那猴子現在到了何處?”
看來當年齊天大聖鬧天宮之事,确實給玉帝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以至于現在一出現問題,他就會不自覺地聯想到這位存在。
太白金星就在這個時候适時出列行禮:“啟禀陛下,唐三藏一行人如今到了西牛賀洲的萬壽山地界,眼下那裡風平浪靜,并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發生。”換言之,他的陛下不必憂慮西行的孫悟空。
而太白金星又是何人?天地皆知,這位叫做李長庚的星君可以說是玉帝心腹中的心腹,李長庚作為玉皇大帝的特使,傳達?天庭的命令。
玉帝也将幾乎所有要緊事情都是托付給這位長庚星君來做,一君一臣,相處日久,格外了解,配合默契。
早在玉帝派遣順風耳和千裡眼下界探查的時候,他已經招來負責監視西行師徒的天神了解情況,這不,很快就用上了。
玉帝聽得太白金星所言,心下稍安,隻要不是那隻猴子就好。
當初知道,這猴子可是天道欽定的此次量劫的主角,集萬千氣運于一身,他是萬萬不能與其對抗的,殺不得碰不得,隻能躲開,萬一耽誤這量劫的大事,惹得道祖親臨問罪,他該如何請罪?
想到上次妄圖逆天而行的人的下場,他的心裡就直犯嘀咕,那可是道祖最喜歡和得意的弟子,都落得“永遠禁锢紫霄宮思過”的下場。
他與瑤池不過是道祖當年的看門小童,一旦犯下如此大罪,又沒有人能在道祖面前說情,他都不敢想自己的下場會是什麼樣子的,怎麼想都不會太過美妙。
所以當初面對這天真頑皮的猴子,他是一面歡喜這猴子的性子,一面害怕一着不慎真得耽誤了西遊的進程,綜合多種因素之後,他隻能是惹不起躲得起,能幫則幫,能避則避。
玉帝都這樣擺明态度了,其他人自然是能聽聞上意,态度一緻得在鬧天宮中摸起魚來,隻是後來有些收不住尾之後,才引起了後面的那些禍事。
時間轉圜到現在,有了太白金星的彙報結果,衆位仙家先是長舒了一口氣,然後又覺出不對來。
既然不是孫悟空,那還能有哪路野神能有這麼大的能耐和膽子?怕不是天庭又要遭受一場浩劫吧?
在場衆人的腦回路詭異地搭在了一起,玉帝又連忙詢問道,“可是那牛魔王鬧事?他同樣是威震一方的妖王,本領不俗!”
太白金星隻是搖頭,“那牛魔王上個月從積雷山回了翠雲山芭蕉洞之後,整日閉門不出,并沒有打上天庭的意思。”
“報——”就在衆神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一聲通報從淩霄寶殿之外傳來,“宣他進來,有事就快講!”玉帝擺了擺手,免了來人的行禮。
“啟禀玉帝,小人是兜率宮中的守衛,受我家老爺的指示,特來通報陛下,前番響動實際上是兜率宮中爐火過于旺盛導緻,丹爐受不住連日來的熬煉,當場炸毀,因此傳出巨響,未免陛下擔心,特意讓小的來通報一二。”
來人風塵仆仆,一身狼狽,看來這爆炸威力不小,炸的這守衛都成這副樣子,隻是不知道老君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