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本身已經覺明前身,隻是記憶混亂,沒時間梳理,他本身是通天善屍元神寄存之身,又吸收了幾縷惡屍元神,一時間前塵舊事突兀襲來,接受不了罷了。
墜入東海深處之後,因為元神交融,他費了十幾年的時間終于把那些即将撐爆他腦袋的記憶梳理清晰了。
記憶從億萬載的時光長河中蔓延過來,将每一個片段都細細品味,然後李大清醒了過來。
從今日起,李大将不再是李大,隻是通天。
如今,通天三屍元神未全,實力雖然恢複了大半,但沒有把握完成自己千載之前的計劃。
他曾經将善屍化作菩提老祖在人間界開壇講學,截教不再,萬千門徒大多四散而去,通天心裡的那點子惆怅隻能通過不斷的教學講課來疏散。他多希望能從這芸芸衆生當中找到自己死去的那些失去下落的弟子啊!
菩提祖師周遊四方,足迹踏遍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瞻部洲、北俱蘆洲,卻都找尋不到他的那些弟子的轉世身,菩提心中悲涼,他摸着心口,知道那是通天心中的悲憤。
後來,他找到了一座仙山,人迹罕至,适合他待一段時間,安靜想想接下來該如何做。他想這次要跟随自己的内心而行,于是長袖一揮之下,為這座山起了一個名字——靈台方寸山他的洞府就安置在了斜月三星洞。
他仍像過去那樣,不因跟腳深淺而拒絕那些誠心向學的弟子,隻要他們肯學,他就樂意教,卻因此把菩提祖師的名頭宣揚了出去,這也是菩提祖師沒有想到的。
隻是如今妖族式微,人族當興,來求仙問道的大多是些人族的修士,他也一視同仁,擇良才而傳授道法,有些人不适合尋仙問道的便為他們指條明路,放他們下山去了。
在量劫主角悟空到來之前,他也不知道自己在這三星洞呆了多少時日。
隻是那隻小猴子的到來打破了菩提寂靜的生活,菩提很喜歡這隻小猴子,悟空的活潑讓他想起了自己在碧遊宮時的那些弟子們,所以他按照天命教導悟空,教導他如何避開三災,求得長生,教他筋鬥雲,教他七十二般變化。
悟空這隻小猴子像一塊海綿,把他灌輸的一切知識都吸收并很快運用出來。隻是不過十幾年的光陰,他們的緣分就盡了。
菩提祖師把小猴子趕下了山,忍着不舍,與悟空約法三章,自此再沒有人見過菩提祖師,也不知道悟空這一身武藝又是從何處學來的。
送走了悟空以後的菩提祖師需要去做一件事,他的天命已經要完成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給本體通天了。
他行至西方地界,他如今孤身一人,通天的惡屍坐鎮碧遊宮,執屍靈寶天尊于上清天閉死關,大家都在按照計劃來進行,而這一切都在鴻鈞道祖的默許下。
菩提來到了西方,他孤身一人前來,隻為了看看被帶到西方的弟子們。他隐在暗處,看了虬首仙,看了金光仙,看了靈牙仙,昔日的弟子們都過得不錯。
隻有烏雲仙,被壓在八寶功德池中被人觀賞,身邊還有各類上古兇獸環伺,随時撲上來咬他一口,烏雲仙不甘受辱,一門心思想要玉石俱焚。
為了不讓徒弟真的變成水池中的養料,他陪着烏雲仙過了最難捱的日子,在大徒弟心照不宣的掩護下,他們相安無事地過了十幾年。
隻是好景不長,五百多年前,如來離了靈山去赴蟠桃盛宴。素如來佛祖一離開靈山,準提道人察覺到靈山的不對勁兒之後,不顧臉面,對菩提出手,導緻通天善屍于西方教地界,被西方教二聖襲擊,身受重傷,險些隕落。
不過準提和接引也沒有落得多少好處,準提心心念念的戮仙劍最終不見蹤影,落敗的菩提祖師也被趕來的三人擋在身後。
準提嘴角泛起苦味:西方因上一次道祖和魔祖之戰導緻地脈被斬斷,頗為貧瘠,準提與接引成聖的緊要關頭功德不足,隻能向天道立下宏願來,向天道借取功德得以成聖。
所以二聖以複興西方之地為己任,隻是西方苦寒,如何興盛,哪怕天意在西,沒有人力物力也沒法子實現。于是準提和接引把目光盯上了地大物博的東方之地,那些跟腳不淺之輩如何渡得?
準提和接引化作一副苦修士的樣子,專渡那些被他們看上的好苗子,而這菩提祖師的最後一擊把準提和接引的外衣打得破破爛爛,狠狠削了他倆的面皮,也讓他們心頭冒火。
畢竟都已經到聖人這個層次了,他們不管行事如何,外在的臉面還是要維持的,菩提這一擊讓他們灰頭土臉,宛若人間那些乞丐。
準提更是準備拿七寶妙樹砸向菩提,心裡發狠,要是滅殺通天這一尊善屍,想來道祖和其他幾位聖人也不會拿他怎麼樣,畢竟三清已經鬧翻了,通天可以說是深陷孤立無援之境了。
要不是鴻鈞道祖與太上老子及時趕到救下菩提,通天三屍之一的菩提真的會身隕西方教地界,而且按照準提道人蠻不講理的樣子,怕不是死了都不得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