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
簡太傅禀:“陛下,臣來回禀幾位皇子課業。但臣今日前來,看到外頭的侍衛又加了不少,不知會否是之前臣奏禀不當的緣故。”
皇上聽聞此話擡頭看去。
“那常家公子住在尚書房,是臣日前思量不慎,當該再思量。他忠心愛君,自不必說。這宮牆中,哪一處都可,不拘着什麼地方讀書。若是得到允許,能夠參與政事自是好。于己身也是進益,可議政,不可窺政。雖是禦書房防衛得當,有重兵把守還有秦統領駐守宮牆。可,畢竟是外牆之人。還是避諱點的好。”
皇上轉頭問劉阿翁:“宮中還有什麼殿宇空着?”
劉阿翁低頭思索,空着的不少,但周圍也不能過于吵嚷。能使用的都為着緣故才空置。沒什麼特殊緣故的又年久失修。一時沒想到合适的地方。
簡太傅再禀:“畢竟事關幾位皇子的讀書之地,還是要謹慎擇選。七皇子所落不多,但八皇子這兩日有恙,雖是落下,但勝在年齡尚小,還有時日補足。”
“病了?”
“宮人來傳的話,說是染了風寒。臣後來去瞧了,雖是病了,精神卻好。天都蒙蒙黑時,仍帶着宮人在禦花園那空地處蹴鞠呢。勞逸結合自是應該,但也要提防冬日寒氣,莫在熱身子激了寒風。”
“哼,他倒是好興緻。”
劉阿翁聞言立即回禀:“禦花園西邊,聽戲的暢心台拆了有一陣了。待春日草長成了,也是處好地方。”
“暢心台角樓,便是那吧。傳旨,動工修繕,限三日。挪過去吧。”
“遵旨。”
“那臣告退了......”簡太傅行禮欲退下。
“清明可回來了?”皇上突問。
簡太傅停住,回:“臣不知。”
“跪安吧。”
“是。”
簡太傅緩緩走下台階的背影透過虛掩的門仿佛還能瞧見。快關上門的刹那,皇上輕笑道:“這老家夥。去查查,近日哪個妄議政事了。”
“是。”
......
常衡在屋,突湧進來好些人。站起身走到耳室口瞧着,衆人在外屋搬搬挪挪,動靜絲毫不響。四人搬着一張桌子生怕碰壞了一般,皆用衣袖墊着桌沿。上頭的匾額也被小心摘下。
小黎從門口進來回禀:“常公子,劉總管傳旨,尚書房挪到禦花園,方便幾位皇子起居。請常公子也移步前往,小的給您拿着行李。您請......”再次由小黎引着去往他處。
宮中暢心台角樓地處花園西邊,連着大片空地,兩層結構,樓梯也是兩處。一處在一樓深處,需徑直穿過整個空曠一樓廳中,還一處是在角樓外牆位置,卻是略有些陡峭的。甚整個二樓都沒有外牆,隻半人高的朱紅欄杆防護。原本是供後宮貴人們歇腳看戲的,但那戲台子早已扒了,那角樓二樓支出一房間,其下隻有紅柱支撐,正是同亭連通,常衡正被安置在裡側。
站在二樓窗口瞧着匠人敲敲打打,二樓朱紅欄杆内側很快便釘上了木制門闆。楠竹材質,不知在哪個宮宇拆下來的整十二扇,一扇扇的裝訂在二樓充當窗子。以備冬日擋風,夏日敞開,絲毫不做影響。
宮人仿佛統一面孔,身子佝偻。從前也是能直起的吧,隻是在這宮裡勞作,到底是為生存、生計、還是為謀求個機遇飛黃騰達?總之這樣的日子并不是他常衡所想。
天已徹底黑沉,唯有常若身旁的炭火盆劈啪作響。那祠堂内隻燭火的微弱燈光,映照出常苒跪在祠堂中,分毫未動,仿佛老僧入定。這使得常若也正了正姿勢,仿佛度日如年。嘴唇都已發紫,可心中仍有口氣支撐着,秦燕怡已勸了多次,仍是執意。身後之人早散,常安也來勸了兩次,均是未起。
是夜,冷風吹過,那炭火盆被風刮滅一個。常若也倒了下去,被送回了水仙閣。
一夜過去,常苒方才睜開雙眼。渾身也沒有什麼力氣,雙手拄在地面上打算起身。方動一下,卻癱坐在地,雙腿止不住抖動。那是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沒有過血的緣故。用手按着雙腿,忍着疼緩解。踉跄起身,想去扶一下那供桌。一個不穩,桌上江瓊木牌傾倒。從後掉出一封信來。
“小姐?”外頭常安詢問之時響起。
常苒穩住身子,打開書信。上面是常文華的筆迹,可那紙卻不知是多少年前的了,都已泛黃。其上細蠅小字抄錄的《法樂辭》全篇。
......
峻宇臨層穹,苕苕疏遠風。騰芳清漢裡,響梵高雲中。
金華紛苒若,瓊樹郁青蔥。貞心延淨境,邃業嗣天宮。
......
其中“金華紛苒若,瓊樹郁青蔥。”左側畫上了一筆豎線。
常苒指尖順着豎線劃下。“苒若”原是出自這裡?
門被扣響。
常苒迅速折好書信,重放在木牌後頭。書信後頭的字,常苒并未看清。
剛好,門被推開。
常苒的腿仍覺陣陣酥麻,漸漸轉身,一瘸一拐的朝着門口走去。“安叔,我去歇息會。找人給我引路。”
“是。”常安虛扶了常苒一下,便讓奴婢引路。
常安瞧着常苒走的緩慢,漸走過前面的圓形拱門,才關上那祠堂門,甚插上門栓。頓了頓才反身走到供桌前。
這祠堂隻有近四代直系牌位,畢竟這隻是京中常府。若再往上論去,隻怕要對着那留存在平川的族譜才能想起祖上姓名。這些牌位上,并沒有官職。隻名字罷了。同其他的世家大族的祠堂很是不同。相比之下,卻顯簡陋。但這正是常文華的父親,當年所特意而為。他一直想低調,可不知世間諸事,是不是定要事與願違。其後子嗣卻是常常被人議論,何曾低調過幾年。
新立牌位上:常江瓊氏。四個字異常醒目。甚感字迹未幹,可這隻是常安的錯覺。臨近還有一紅綢子蓋住的牌位,也是新設。之前為掩人耳目,特請相熟大師設的長生牌,隻樣式稍改,有些像往生牌。其上是常蕪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