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蘭重重嗯一聲,慧哥兒半點不嫌棄他是壞種,他得多養些牛羊,給慧哥兒買多多的新衣服新頭面,讓慧哥兒每日都光鮮鮮的。
慧哥兒哪裡知道自己叮囑的話起到了相反的效果,隻以為庫蘭聽進去了。
兩個孩子睡熟了,他拿起炕頭的袍子補起來。前幾日牛圈裡兩頭小牛打架,庫蘭去拉架,袍子角被頂了一個洞。幸虧是小牛,牛角還嫩嫩的不結實,要是老牛可有得受。
庫蘭去雜物房拿出一條長長的牛皮,不停地揉搓使其更加松軟。見慧哥兒望過來,庫蘭小聲解釋:“這是去年的牛皮,已經在馬後面拖了一年了。我再揉揉,明年就能做成羊鞭,趕羊的時候用。”
慧哥兒點點頭,兩人在正午的陽光下一個縫衣服,一個鞣制牛皮,歲月靜好,情意綿綿。
想着庫蘭受了“委屈”,慧哥兒便琢磨做個新吃食慰勞慰勞,好讓庫蘭完全忘了老酋長的事。
家裡冬菜都長起來了,雖第一次吃冬菜,但想着跟大晉慣常吃的葉子菜味道差不多,應該也可以做成餡料,包羊肉冬菜餃子肯定好吃。
想幹就幹,慧哥兒放下縫好的袍子,起身去廚房收拾冬菜和羊肉。
庫蘭放下牛皮跟了過去,他現在是慧哥兒的跟屁蟲,慧哥兒去哪兒都要跟着。見慧哥兒拿肉,聽到是要做餃子,他挽起袖子就開始剁餡:“我來剁肉,你燒水洗菜吧,不可用涼水。”
慧哥兒點點頭,燒上水後開始和面。天色還早,兩個孩子午睡起來自己穿了衣服到廚房玩,見阿父和庫蘭叔叔做飯也要過去幫忙,慧哥兒便讓兩個孩子洗菜。
砧闆咚咚咚剁肉的聲音響起,托汗和幾個男仆聽到聲響都到廚房探頭瞧。聽說晚上吃餃子都高興得不行,鞣制皮革的時候都要在廚房門口守着,臉上的笑一直沒下去過。
慧哥兒特意多揉了些面,一次多包些,凍在外面又壞不了,想吃了拿來煮就成。庫蘭剁肉累了,滿達和幾個男仆紛紛洗手過去替換,等面發好了,庫蘭這邊的羊肉也剁成了泥。
調好餡料,慧哥兒特意加了些茶葉水去腥,将餡料和面盆搬到大堂屋裡去包。隻有他和娜其布會擀皮,兩人便先教庫蘭托汗幾人包餃子。
庫蘭手巧,很快就學會了,捏出來的餃子一個個小元寶似的,比慧哥兒包的還好看。
托汗手重,捏破了幾個後就去學擀皮。其他幾個男仆也是小心翼翼地,不過好在都學會了。
冬兒和丹哥兒年紀小,慧哥兒便給了兩人一人一小團面,讓他們捏面人兒玩。
衆人齊心,足足包了八百多個餃子。全部包好後,先前包好放在外面的已經凍瓷實了。
庫蘭和托汗拿出袋子裝起來,放到後院兒的雜物房内吊着,以免被老鼠啃咬,等想吃了再煮就是。
一頓飽足的餃子宴,讓衆人睡覺時都帶着笑。
天氣一日日降溫,等到了潑水成冰時,離大晉的新年也不遠了。第一次在草原過年,慧哥兒依照大晉的傳統,在臘八煮了粥,雖沒湊夠八種花樣,但也算應了景。
臘月二十三在禹中是小年,這日要掃撒庭院,并洗澡除穢。慧哥兒特意燒水讓每個人都洗了頭。
冬日天寒,不能日日洗澡洗頭,小年是個大日子,洗洗頭也算是除穢了。
庫蘭特意拿出了在秋牧場做的索勒油,讓慧哥兒洗完頭後塗抹,據說經常抹的話頭發會順滑油亮。
慧哥兒不喜索勒油的味道,但庫蘭是特意給他做的,便勉強抹了些。
草原上沒有竈王爺,祭竈神的環節就省了,不過庫蘭有芝麻糖,慧哥兒一家都吃了,也算是應景。
二十五這日慧哥兒又跟着婉兒做了一次豆腐。上次做的四十斤早吃光了,這次慧哥兒又多做了些,足足做了五十斤,想着冰雪消融前怎麼也夠吃了。
婉兒臉上沒了愁苦,做豆腐時還時不時低頭偷笑,慧哥兒看在眼裡,知道她日子過得順心,也不再擔心。
現在婉兒學會了制香,還拿着自制的驅鼠香在家裡各屋點了一遍。
馳娜爾大嬸雖還是有些不情願,态度卻不再強硬。她不是看不起婉兒,隻是想讓大兒子的日子過得更輕松些。
如今婉兒有了手藝,雖沒有頭面嫁妝,以後有個小買賣也能幫胡安西分擔些,便開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