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往回倒兩刻鐘,榮國府的門房管事王進被急促的敲門聲吓了一跳,雖說因為過年有莊子的人送賬簿和商鋪的人送貨,但也沒哪個人弄出這麼急躁的聲音。
門房還想着是不是賬簿或者貨物出了問題,這才急着入府請示。萬沒料到一開門,便是幾個身着孝服的人,一時間不知作何反應。
“你們,你們是怎麼回事,這是時節上門尋晦氣是不把我們府裡放在眼裡了嗎?”眼看着就要臘八了,也到了緊鑼密鼓準備過年的最後階段,要是把這些人放進去,他這門房也甭幹了。
為首的人也知道這身不合适,可十萬火急的也容不得他們更衣換裝,一路奔騎早已筋疲力盡,于是便拱手彎腰道:“小的常起,是府上大姑奶奶的管事。”
“大姑奶奶的管事,那你們這身是......”王進一驚,這才想起每年過年的時候自海疆而來的年禮。
常起歎了口氣,也幸好他是賈氏雇來的管事,否則早就被那錢家發賣了,為了報恩他便收拾了家當,帶了幾個家人一路北上,要不是這身喪服,都不知道被打劫多少回了。
“我們大姑奶奶于下元節當日難産而亡。”有些話是要對主人家說的,常起想當面看看這府裡的人會不會為賈氏做主,也好為自己日後的行事做準備。
王進也知道常起有所保留,當然有些事也不适合他知道,于是也跟着歎了口氣,“大姑奶奶可真是命苦,你們稍等片刻,我這遣人去通報。”王進剛說完就轉了口風,“算了,還是我親自去吧。”他好歹是門房的管事,若換了其他人難保不被遷怒,太太對大姑娘的漠然他可是都看在眼裡的。
門房的其他人聽到王進這麼說,眼裡都是感激,報喜事還能得個賞錢,報喪事得個冷臉都是好的了,于是剩下的人将常起等人迎進了門房的待客室。
而那邊去的王進卻有些犯了愁,也不知道該将這個消息告訴誰,按理說應該是先告之父母。可他知道太太也不過是輕描淡寫的一句知道了,再狠點說不定還會瞞着這個消息。
老太太已有了春秋,真要瞞上幾年也不是不可能的,到時候太太再安排人重新報次喪,誰又能去海疆查證不成。而告訴老太太,還是年紀的問題,萬一老太太受不住可怎麼辦?
也是王進幸運,在路上碰到了因為臘八節而休沐的國公爺,便一五一十的交代了。而賈代善就是再對妻子愧疚,那也是因為納了妾,對女兒還是疼愛的,畢竟是給他湊了好字的女兒。
聽到這個噩耗,一時間有些頹唐,他的長女比長子還小了幾十天,怎麼忽然就難産而亡,前面不是都生過兩個孩子了嗎?不對,不對,肯定有隐情,賈代善可是知道妻子生賈敏時已經是高齡産婦了,也沒費多大事呀!
思及此,賈代善的臉頓時沉了下來,“王進,去把那幾個人帶進榮禧堂,我親自來問。”
“是,老爺。”王進看賈代善沒遷怒他,也是舒了口氣,急匆匆的又返回了門房。
看到王進滿頭大汗的樣子,常起急忙起身,“勞煩足下了。”
“什麼勞煩不勞煩,那也是我們府裡的大姑娘。”王進随便抹了抹額頭上的汗珠,說道:“你們跟我來,老爺要見你們。”
常起聽到老爺二字,心裡也有了計較,若是國公爺要給大女兒打抱不平,他就原原本本的說,若都不在意,說出來還算樁醜事,他也就不引火上身了。
這麼一路跟着走過去,常起的心裡卻打起來鼓,看這府裡的氣派就知道明顯不是那種落魄貴族,怎麼會把女兒嫁入一介商家呢,那他到底該不該坦白呢!
正思索間,就聽到王進說了一句“到了”,這才趕緊斂了神色,恭恭敬敬的帶着人進了懸有榮禧堂三個大字牌匾的正廳。
“見過老爺太太。”王進雖說在路上已經說過衆人的相貌,但是出錯了也是麻煩,于是在看到上首的賈代善和賈母時便率先行禮,心裡還慶幸老太太沒在。
其實老太太作為超品诰命是可以住榮禧堂的,隻是老國公已逝,賈代善又是正經的國公爺,老太太便搬到了榮慶堂,除非有大事才會被請到榮禧堂。眼下看來,賈代善也是怕老太太承受不住,這才沒有請老太太過來。
常起幾個人則跟着跪下磕了頭,盡管他和賈氏的雇傭關系已經結束,可他一介平頭百姓見了貴人自是要下跪叩頭的,否則一個以下犯上他們也吃不消。
而賈母乍一聽到這個消息,暗自唾了一聲晦氣,大過年的偏弄這麼檔子事。不過面上卻是悲痛萬分,當下就淚流滿面,扯着帕子不停的擦拭,一開口就是顫顫巍巍的聲調。
“你們快快起身,還請仔細說說怎麼回事?”賈母為了顯示自己的慈母心懷,不等賈代善開口就急切的開口。
賈代善見狀,心裡也舒服了許多,要是個妾侍死了,妻子無動于衷他也不會有什麼想法,可大姑娘畢竟是自己的孩子,若是如此,他肯定會心生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