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桃花源漸漸成型的時候,年味也越來越濃,府裡的人歡歡喜喜的忙來跑去,就是出了錯也沒大懲大誡,最多就是被管事的抓住訓誡一番。
不過落秋院裡的衆人沒那個心思去湊熱鬧,該領東西就去領,分到了任務就盡快做,之後便是直奔前廳圍着桃花源打轉。
底盤最後的尺寸是五尺長三尺寬八寸高,頂部被上了棕色的漆,其他部分則為原木色,還在一側刻上了桃花源三個字,上面的洞六十有六,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桃樹栽上成就桃花源之名。
經過各種計算後,桃樹的高度被定在了九寸,人偶七寸,馬駒以頭部為準,基本與桃樹持平。将所有的零部件全部安裝好,桃花源則在衆人的眼前成型,喜鵲還繡了桃花庵歌,夏恒看到後也就有了新想法。
“五姑娘,這個桃花源可真好看。”布谷看着眼前的手工,贊歎道。
“那是因為你們自己做的,怎樣都好看。”夏閑月看着桃花林也是美滋滋的,“行啦,今個咱們就來看個故事。”
“五姑娘這個詞說的好。”白鹭抿嘴一笑,“那就請五姑娘給婢子們開開眼了。”
“哎呀,說的我怪不好意思的。”夏恒卡着車馬人偶放好,便親自提了書生的線挪動了兩步,“十裡桃花豔芬芳,書生欲尋心間靜,忽見林外車馬忙,原是朱門宴賓客,簪花賞景擾書生,隻身遠走遇仙人。”
夏恒先是提着書生在桃林裡踱步欣賞,然後讓喜鵲和畫眉将車馬稍作移動,集中在朱門大戶前,再将那些做成作揖行禮狀的布偶面對面的放着。百靈則拿着桃花枝給衆布偶挨個插花。
待說完後,便提着書生慢慢遠離衆人,踏上桃花塢走進桃花庵,然後在祥雲跟前踱步表示進不去摸不着的焦急。
接着說道:“仙人近側求不得,望眼欲穿隐喧嘩,卻見仙子花中遊。”這幾句是丫鬟們的活,隻見幾個丫鬟把仙子們提了起來,在這棵桃樹下繞一圈,在那棵桃樹上飛一會,惹得桃花紛落。
紛落的桃花瓣是特意做出來的,而夏恒在撒桃花瓣的時候,動了動書生的胳膊,表示求而不得後,再次演說:“仙人有感彈指間,書生卻返車馬前。”這個句子也好表示,把靠在桃樹上的仙人提起來,擡擡手,再讓人把祥雲提起來揮一揮。
而他隻要将書生拿起來放回原來的地方就行,再把做好的小酒壇卡在書生的手上就行,待做個喝的動作後再卡個毛筆,揮幾下後再将喜鵲繡的桃花庵歌貼在朱門的牆壁上,有感情的朗讀完畢便大功告成。
待演示結束後,幾個小丫鬟都高興的不得了,百靈拿起一個小馬駒,“五姑娘,這個真好玩。”
“嗯,還算成功。”夏恒覺得沒事多編幾首相近的詩詞故事,也是個消遣。
“真個是看故事呢,不過五姑娘說的也好。”布谷的話得到了衆人的一緻贊同。
夏恒聞言謙虛的說道:“哪裡,哪裡,不過是寫順口溜打油詩而已。”
“确實不怎麼樣。”忽然傳來的聲音讓衆人靜默了,咔咔的轉頭後便看到已經在椅子上坐好的婦人。
一時間,小丫鬟們都縮起了肩膀,朝着夏恒和婦人行了告退禮後,便輕手輕腳的退出了前廳,隻留下夏恒一個對着眼前闆着臉的婦人。
“先,先生,您喝茶?”夏恒順手端起跟前的茶盞,卻發覺入手冰涼,又讪讪放下,“不知先生駕臨,學生有失遠迎,請先生恕罪。”
“我就說你這段時間心不在焉的是則麼了,原來是在擺弄這個。”單看婦人容貌不過三十歲,可這威嚴的樣子一點也不輸給賈母。
“學生知錯。”夏恒挺尊敬這個女先生的,在古代别說一個女的了,就是男的,真正才高八鬥的也沒多少個,可鄭氏就有這個能耐給他找了個學富五車的女先生。
先生姓施名詩,年二十七,秦州人,有一養子施放,年方三歲。鄭氏告訴他,先生十六歲嫁入世交之家,二十二歲因無所出和離,二十四歲撿了棄嬰充作兒子。遠上京城謀生,也是避免觸景生情,正好鄭氏同施詩兒時也有幾面之緣,聽聞給小姑子找先生,便毛遂自薦了。
當時夏恒聽完後還挺同情先生的,生不生得出孩子不僅僅有女人的原因,可男權至上的時代誰也不敢說破,隻好将無子歸咎于女人的不孕。
其實他以前小說的時候,最奇怪的就是娶了十幾房就是一根獨苗,要他說着獨苗還指不定是誰的呢。就是男主人恐怕都知道這不是自個的種,不過為了男人的面子,可不就捏着鼻子承認,好歹有後了不是。
不過這同情在和先生接觸後就灰飛煙滅了,這絕對是個女強人,不是性格強勢的那種,而是心理強大,這是一個堅韌如竹的女人,也難怪鄭氏說起先生時還有隐隐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