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觀雖地處有些偏僻,但有個好處,就是清靜,因此一年下來,總要招待十來回客人。
他七八歲上下時,一戶人家的女眷來青雲觀打醮。那時他還沒有表現出對醫術的天賦,就得跟着服侍,結果不小心跑到一個夫人面前,直接被扇了一個耳光,因為嫌他腌臜,沖撞了貴人。
也就是那回,藥王殿的師叔給他上了藥,他上了心,漸漸展露天賦,才留在了藥王殿。
莫驚春待他,素來尊重,丹陽雖不知平等二字,卻也将這份心意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日日為他祝禱,隻願長春師叔一生無憂,可逍遙自在。
回憶起這些往事,丹陽的神情越發柔和。
莫驚春伸出雙手去捏丹陽臉頰,“怎麼笑得怪怪的?不過還是多謝你偏心我,放心,以後有我的,就缺不了你的。”
他收回手拍拍胸脯,動作頗為慷慨豪放,然而看到丹陽揉臉頰時卻微微心虛。
他也想清楚了,原本一心完成惡鬼心願就出去遊山玩水,這個時代還沒被工業社會污染過,一定有許多神奇的天然景色可以觀看。
現在,他的想法也沒變。
隻是,加了一條。
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幫助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也算他到過這個世界的痕迹。
接着,他便開始問這個時代的貧窮人家是如何取暖的。
富貴人家不必多說,住的有火牆、暖閣,用的有手爐、腳爐、湯婆子,穿得有绫羅綢緞、裘衣、皮毛。
丹陽見他神情開闊,想來是沒有鑽牛角尖,便拿起一個桔子邊剝,邊細細給他解釋。
這個時代已經有炕了,貧窮人家一家子住一張炕上。穿的,好一點的有兔、狗、貓做的袍子,甚至是麻紙、樹皮紙做的衣物;差一點的,在天氣暖和時就要收集柳絮、蘆花、茅草等草料,等天冷時,填充進衣物的夾層裡取暖。
所謂“敗絮其中”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草”,其實指的都是取暖的衣物。
莫驚春不禁感歎,“若是有棉花與羊毛就好了。”
“對窮苦人家來說,羊毛也不是易得之物。倒是這棉花,是什麼?”
“是西域的一種奇葩,雪白如雲,溫暖如裘,畝産兩百斤左右。做一個成人穿的袍子,四五斤即可,做一床被子,十來斤即可。而且,一件穿上個幾年,也不成問題。”
“若此物能傳入中原,将來百姓可不受寒冬之苦矣。”丹陽面露期待之色,是一點也沒懷疑莫驚春說的是假話。
“将來,我一定讓天下人都用得上棉花。”
“那我等着這一天。”丹陽将桔子分為兩半,遞了一半給莫驚春。
隻要将種子帶回來,棉花這樣的好東西自然會傳播出去,就算找不到,也還可以簽到試試。
傍晚,風雪未停,天又黑,丹陽就留了下來。
因他常在這裡留宿,這裡都有了他的一間房了。
天寒地凍,正是吃鍋子的時候,廚子準備好食材,和清風明月一起送了過來。
紅櫻得了風寒,廚子就給她做了一鍋羊肉面暖身。
莫驚春擔心紅櫻,就和丹陽送了羊肉面到紅櫻房裡,摸了摸她額頭,發現還好,丹陽也把了把脈,又幫她在火盆裡添了碳才離開。
二人一起吃了鍋子,又背了醫書,才各自去歇息。
莫驚春本想到儲物空間裡修煉,結果心裡記挂着天冷會死人的事,根本靜不下心,想要去睡覺,聽着外頭那鬼哭狼嚎般的風聲,愣是翻來覆去的睡不着。
系統去進修了,沒人可供他騷擾,隻好躺在床上,睜着眼睛不停思索。
要怎麼解決取暖這個問題呢?
無非是從衣食住三個方面出手。
衣,他倒是有多餘的,但杯水車薪;食,他倒是有錢,可以購買大量糧食,可是,京城附近的糧食是有定數的,他買多了,糧價上漲,最終還是百姓受害。
那些大戶人家肯定有儲備糧,但,總不能劫富濟貧吧。
且不說能不能這樣做,就算可以,人手也不夠啊,他要是能振臂一呼,發動起人民的力量,難保不會被皇帝誤會是要掀翻他的統治。
不妥不妥。
現在還算太平盛世,掀起戰争,最後苦的還是百姓。
住,如果能搞出水泥就好了。
莫驚春翻出自己貧瘠的土木知識,水泥建房好像是少不了鋼鐵的,現在鹽鐵管制,搞鐵,跟造反有什麼區别?
而且,現在是有三合土的,據說長城用的就是這種材料。
一般人家不用,那是因為太貴了。
所以,住也不行。
等等,他是修士诶,就不能用點修士的法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