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喬點點頭,兩人攜手繼續向村莊前進。
走了約莫一刻鐘,兩人聽到有涓涓水流,手電筒一掃,果然在不遠處看到了一條寬約二十米的長河。
兩人小心地往河邊走去,還沒走到,已經感覺四周環境有了變化。
“是路。”顔宗凡手電對着兩人腳下來回掃射,“這條路修得很好。”
原本無從下腳的地方,已經變成了一條修繕完好的石闆路,周圍也不再是雜草叢生的荒地,有明顯人為打理的痕迹。
兩人一邊觀察四周環境,一邊沿着石闆路前進,走了片刻,聽到遠處傳來聲響,而且這聲音似乎正朝着他們移動過來。
顔宗凡急中生智,拉着李雲喬躲到一棵大樹後面,再關掉手電筒,藏匿到陰影當中。
過了片刻,他們見到幾十個火把從村子方向出來,順着石闆路蜿蜒而行,火光照亮這一行人,也讓躲在暗處的李雲喬和顔宗凡看得更加清楚。
領頭的人身穿藏青長袍,棕色帶花紋馬褂,跟在後面的大多是身穿長袍或者短褂的青壯年,其中有幾人手裡擡着重物,但是因為被人圍在中間,看不清擡的是什麼東西。
李雲喬對曆史沒什麼研究,但也一眼看出這些人的造型都是清朝的打扮,畢竟這個朝代距離現在最近,影視作品也比較多,想認錯都不容易。
大部隊在領頭人的帶領下一個拐彎,走上了河面的一個簡陋碼頭。
擡着重物的青年剛把東西放下,從後面沖出來三個女人,哭喊着擠過人群,沖到前面,嗚嗚咽咽朝着領頭人跪拜。
李雲喬和顔宗凡對視一眼,決定再靠近一些看看。
趁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三個女人身上,他們從陰影裡出來,靠近火把隊伍,幾乎伸手就能碰到站在最外圍的人。
層層疊疊的人影裡,他們勉強看到發出哭鬧的三個女人的背影。
他們穿的都是清朝古裝片裡那種衣服,顔色兩深一淺,深色兩個在兩邊,淺色一個在中間,左邊兩人的衣服較為廉價,右邊一個的則精美一些。
衣着樸素的兩個女人哭得幾乎要斷氣,一直在懇求領頭人放過她的女兒/姐姐。
衣着高檔的婦人腰背挺直一些,也在請求領頭人放過她的兒媳。
李雲喬越發好奇眼前的一切,踮起腳尖,伸長脖子眯着眼睛看得越發投入。
站在最前面的領頭人留着山羊胡,不胖不瘦,年歲偏大。他面朝衆人,負手而立,視線落在三個女人身上,臉色相當不好看。
他的後面依稀躺着一個長條形的籮筐,裡面露出一點紅色布料,但是因為距離太遠,中間的人太多,李雲喬着實看不清那東西是什麼。
這時,領頭人開始發話,他嗓門洪亮,聲音渾厚,蓋過了三個哭哭啼啼的女人。
“各位,黃氏一族家門不幸,今有黃裴氏不知檢點,不守婦道,私通外男,有辱門風。我身為黃氏族長,大感羞憤,為肅清我黃氏門風,族裡決定将黃裴氏處以浸水之刑,以振綱常,以儆效尤!”
他話音落下,站在他身旁的兩個男人蹲下身,手腳麻利地往籮筐上綁石頭。
三個跪在地上的女人一看這架勢,發瘋一樣沖上前阻攔,但被旁邊的人死死按住,隻能放聲哭嚎,死命懇求:“黃族長,不會的,我女兒不會通奸的!一定是搞錯了,搞錯了!”
“我姐姐不是那樣的人!有人污蔑她!有人要害她!求您還她公道,求您還她清白!”
“族長,晶晶嫁入我家多年,一直恪守婦道,我兒死後也安分守己,定然不會做出這等出格之事,求族長看在我仙逝的夫君和苦命的兒子份上,網開一面,放晶晶一條生路!”
很顯然,李雲喬和顔宗凡正在鑒證一場傳說中的“浸豬籠”。
主持這場糟粕的就是自稱黃氏族長的中年男人,三個眼淚汪汪的女人,一個是女孩的母親,一個是女孩的妹妹,還有女孩兒的婆婆。
作為現代人的李雲喬和顔宗凡,對這種場面本能地感到不适,兩人嫌惡地皺緊眉頭,不自覺又往人群靠近一點。
而前面的人為了拉住不斷掙紮的三個女人,位置有了變化,正好讓他們看清前面的情況。
而這一看,李雲喬魂都要吓出來了——
火光之下,躺在黃族長腳邊豬籠裡,被五花大綁、口塞棉布、不停蠕動的人,就是穿了一件紅色沖鋒衣的裴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