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氏提前派人去慧源寺,為蘇氏收拾一間靜室,跟蘇氏去的趙勇家的和兩個貼身大丫鬟。
薛金福送母親去離京城十幾裡地的慧源寺。
馬車經過街市,街頭巷尾議論皇帝昭告天下,立六皇子蕭鳳臣為東宮太子。
車裡蘇氏數落女兒,“我白養了,眼看着你母親被你父親欺負,你是未來的五皇子妃,你為何不去求五皇子,給我撐腰。”
薛金福想說,你對繼女視如己出,現在落魄,繼女為何不為你出頭。
從小母親對她嫌棄,這時候想起有她這個女兒。
說:“你讓我去求五皇子,五皇子知道母親做的事,如何看我。”
她母親一點不替她着想。
街上都在說六皇子立為太子的事,蘇氏在車内聽見,說:“我看六皇子對你很上心,東宮沒有太子妃,皇上把你指給五皇子,五皇子日後就是個閑王........”
薛金福無語。
馬車出了京城,不到半個時辰便到了慧源寺,薛金福看靜室幹淨,雖沒有侯府奢華,倒也清靜,蘇氏諸多不滿,提出各種要求,薛金福隻嘴上應着。
中午留在寺裡吃了齋飯,下午薛金福往回返。
馬車上了大路,沒走多遠,看見前方矗立着一隊人馬,薛金福的馬車停住,蕭鳳臣下馬,跨步上了馬車。
坐在薛金福身旁,薛金福往旁挪了挪,二人拉開點距離。
馬車繼續行駛,蕭鳳臣問;“你母親安頓好了。”
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裡,薛金福嗯了聲。
蕭鳳臣看着她,眼中帶着戲谑,“真是母女。”
這人日後就九五之尊,薛金福不能得罪,有點心虛,說:“我們的恩怨已經兩清了。”
前世她拿命抵了。
蕭鳳臣的心髒驟然抽疼,緩了一會,說;“你還欠我一個人情。”
薛金福側頭看他,不記得欠他什麼人情,想起京城發生叛亂之時,他給自己和母親提供避難之所,幫助她們逃出城。
說:“我欠殿下的人情,幫助殿下奪得兵權,算還了人情。”
蕭鳳臣看她是不想跟自己有瓜葛,劃清界限,挑眉道:“當初你求我,忘了嗎?”
薛金福瞬間腦子裡充斥那晚酒醉後的香豔旖旎,雪白的臉泛起紅暈,勉強答道:“我送你醉凰樓你不要。”
“我沒收,當時說好你欠我一個人情,日後要還的。”
蕭鳳臣注視她的臉,看她窘迫頓時心情愉悅。
“怎麼還?”
薛金福問出口,就知道自己上當了。
“你對我做的,我對你做一次,就扯平了。”
我對你做什麼了,薛金福羞憤地想,蕭鳳臣對自己做的羞于啟齒,當晚他可一點不像病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