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金福進殿,蹲身福了福,“公主”
又給壽陽公主蕭瓊華行禮,蕭瓊華似笑非笑,“聽說過年宮裡給你的賞賜不少,你剛進學就出盡了風頭。”
蕭瓊華陰險,慣于挑撥,寶慶公主懷裡抱了一隻白描,斜睨着她,其她人心裡嫉妒。
薛金福不卑不亢地說;“聖上恩典,節下各府都有賞賜,宮裡的賞賜,當以貴妃娘娘為首。”
後宮嫔妃每月按照品級固定的份例,年底的賞賜分三六九等,蕭瓊華的母嫔不甚得寵,賞賜簡薄。
蕭瓊華聽出她話裡譏諷之意,有幾分愠怒,又不好無端發作,隻是冷哼了一聲,。
寶慶公主面露得意,說:“你回去吧,有事叫你。”
薛金福告退。
剛從正殿出來,坤甯宮的一個太監走來,站在院子裡揚聲問:“薛五姑娘在那裡?”
薛金福應聲道;“我是薛五姑娘,敢問公公喚我何事?”
太監躬身道:“咱家是坤甯宮的,皇後娘娘傳姑娘去一趟。”
薛金福随着太後去坤甯宮,一路想皇後見自己什麼事情,問:“公公可知道皇後娘娘見我什麼事情?”
太監笑着說:“姑娘去了就知道了,反正是好事。”
瑤華宮富麗堂皇,坤甯宮莊重氣派。
汪皇後面如滿月,溫柔和順,禦下寬厚,當然這都是表象,皇宮裡哪有幾個真善良,無子的情況下坐穩後位,不是簡單人物。
汪皇後是當今皇帝蕭元徽的繼後,是皇帝在潛邸時的側妃,先後獲罪打入冷宮,次年薨了,由繼後當時的貴妃代行掌管後宮之職,兩年後蕭元徽下旨封為皇後。
薛金福曾聽說,當時甯貴妃還是甯妃,有寵,寵愛甚至超過皇後,太後屬意汪貴妃,最後皇帝立汪貴妃為後。
薛金福行禮,“小女薛金福恭請皇後娘娘金安。”
汪皇後和藹地道;“你是靖甯侯的女兒,薛家五姑娘,擡起頭本宮看看。”
薛金福擡起頭,大大方方,沒有畏怯,汪皇後贊道:“你小時候你母親帶你進宮,本宮見過你一回,眉眼有幾分像你母親,你母親是個美人。”
小姑娘臉上明亮色彩,汪皇後感慨道:“本宮進王府時比你大不了兩歲,一晃半輩子了,薛家教女有方,你是個有出息的,這些公主郡主們應該向你學。”
“皇後娘娘誇贊 ,小女愧不敢當。”
汪皇後誕下一位公主,太子是皇後宮中的一個宮女所生,養在皇後名下,占了嫡,立為東宮太子,太子仁孝。
汪皇後很和善,說:“起來吧。”
宮女端來繡墩,薛金福謝座。
汪皇後微笑着說;“你小小年紀,繡品出色,功課也出色,你在家你母親教導很嚴格吧,早請了師傅教女紅。”
“是,民女的母親教導很嚴格,女紅學了五年了。”
“五歲就學女紅 ,比宮裡公主們早好幾年,難怪技藝娴熟。”
皇後撫着一柄玉如意,說;“太後娘娘吃齋念佛,聽說你心經繡得好,想讓你過去替太後娘娘抄寫佛經,你每日放學去慈甯宮,不耽誤你學業吧?”
“不耽誤。”薛金福想都沒想,立刻道。
“明你就過去吧。”
薛金福從坤甯宮出來,秋碧等在宮門口,問:“皇後找姑娘什麼事?”
“明日放學後去慈甯宮抄佛經。”
秋碧說;“姑娘沒見過太後,太後也不認識姑娘,為何就單挑了姑娘去抄佛經。”
薛金福也納悶,說;“我也覺得有點奇怪,但這是個好事。”
孟太後是皇帝嫡母,孟太後吃齋念佛,不理朝事,蕭元徽敬重太後。
次日放學後,寶慶公主一夥人圍在寶慶公主的課桌左右沒走,商量着要學騎馬。
薛金福先走了,走出上書房,門口候着一個宮女,看見她出來,上前恭敬地道:“太後娘娘命奴婢在此等薛五姑娘。”
薛金福說;“有勞姑姑了。”
前世薛金福和太後沒什麼聯系,一路薛金福問這位叫方俞的姑姑,太後作息規律,日常習慣。
方俞看小姑娘粉嫩的小臉,黑瞳靈動,很是聰明。
經過長信門,沿着廊庑,折向南,穿過慈甯門,到了寝殿。
明黃琉璃瓦在夕陽下熠熠生輝,四扇雙交四椀菱花槅扇門開了兩扇,薛金福邁過門檻,迎面紫檀底座,雕玉樹、仙山、瓊樓、瑞禽,海上仙山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