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25年。
靈武作為瑄朝的國都,其繁華程度不言而喻,就連宵禁時間都比其它地方短了許多。若是逢年過節,朝廷更是直接取消宵禁。别的城鎮或許隻在節日裡才會熱鬧一番,但靈武,每天都是節日。
天子腳下,朱門林立。
不知有多少人湧入靈武,形形色色的人彙聚于此,皆被國都的繁華所吸引。心懷抱負的文人墨客,闖蕩江湖的俠客義士……但更多的還是養家糊口的平民百姓。
靈武城中,八街九陌。
寬闊的街道兩旁都是店鋪商販,人頭攢動,叫賣聲不絕,不時還能看到沿街賣藝的人。跳舞的,噴火的,耍猴的……雖精彩,但對靈武人來說已算不得什麼新鮮事。此時此刻,更多的行人被隻有一個人的表演吸引住。
那裡圍得水洩不通,更有人直接攀上了附近的房屋,隻為一睹這個才來靈武沒幾個月便已打出名聲的人——百姓都叫他常大仙。常大仙看起來已有五六十歲,發須灰白,衣着樸素。單從外表來看,他似乎就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老翁。但就是這個“普通老翁”,竟會傳說中的點石成金術!
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常大仙身上,他席地而坐,面前放了幾塊石頭。他微微擡起雙手,置于石頭之上。
衆人屏息相待,偌大的人群中竟沒有發出一絲聲響。
慢慢地,一縷光芒從常大仙手掌迸射出。這光芒越來越大,直至将地上的石頭完全覆蓋住。須臾,白光逐漸消散。就在這時,一點金光閃現出來,在白光中格外地顯眼。
“是金子!”有人驚呼。
白光徹底消散,石頭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幾塊大小相似的金子。
人群沸騰了。
常大仙大手一揮,那個金塊便碎成了無數小塊,每個隻有一粒豆子的大小。他雙手将金豆子捧起來,随即站起身。
圍觀的人已經熟悉接下來的流程了。
人群騷動起來,圍在前面的人早已将手伸出來,後面不斷有人往前擠,龐大的人群以一種山雨欲來之勢向常大仙倒去。常大仙置若罔聞,一手捧金,走向人群。
一人一粒,金豆很快就被發完了。人群默契地分成兩半,騰出一條道來。常大仙拍拍手,沿着這條道離開此處。他神色淡然,踏上街道,隐入行人,然後就這麼消失在衆人的視野中。
常大仙表演點石成金術并沒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能不能碰到全看運氣。之前也有人偷偷跟蹤他,意外發現這個能點石成金的人竟然隻是住在一座簡陋的小屋裡,平日的衣食用物也都是極簡單的。
真是個怪人。
之後便有人說他是上天派下來的神仙,專門給老百姓散錢的。
常大仙的名号便這麼傳出去了。
***
皇宮,承華殿。
大殿内,永嘉帝高坐其上,雖着常服,但他身上散發出的威壓還是讓人無法忽視。
永嘉帝看着跪在下面的人,道:“叫什麼名字?”
“啟禀皇上,草民叫常名。”
“把頭擡起來。”
常名依言照做,此人正是名揚靈武的常大仙。他的名号也傳入了永嘉帝的耳中,永嘉帝點名要見此人。
“聽說你會點石成金?”
“略知一二。”
“都這個時候了你就不要謙虛了,這幾個月你經常在靈武街頭點石成金,還将金子發給百姓。這些事,朕早就聽說了,要不然今日也不會見你。”
“草民惶恐。”
“有沒有真本事一試就知,常名。”永嘉帝喊他,“讓朕看一看你的點石成金。”
“草民遵旨。”
旁邊候着的侍者将托盤上的幾塊石頭呈到常名面前,常名接過,又放在了地上,接下來便是他重複過無數遍的操作。
白光消散,永嘉帝的雙眼卻更亮了,方才那幾塊石頭赫然變成了金子。侍者将金子放在托盤上,呈到永嘉帝面前,永嘉帝拿起金子細細查看了一番。
“好!”永嘉帝的語中充斥着難以抑制的興奮,“不愧是常大仙!”
常名留在了皇宮。
瑄朝建立已有二百多年,也曾創造了幾十年的盛世。永嘉帝二十四歲即位,已在皇帝這個寶座上坐了二十五年。他雖沒切身經曆過當初的盛世,但也曾在書上見過描寫當時盛景的文字。而如今,身為皇帝的永嘉帝自是能感到整個國家的運作已漸漸有些力不從心,現在的局面不過是盛世的餘晖罷了。
國家需要錢,可錢實在是太重要了,無論永嘉帝想要動哪一點,他都仿佛被來自四面八方的線牽制着。直到常大仙的名聲傳到他耳中——點石成金,瑄朝這片國土上,最不缺的就是石頭。
永嘉帝幾乎每日都要召見常名,看他如何點石成金。
常名也事先跟永嘉帝說了:“若每次成金的數量太過巨大,恐會逆了天道,會被上天所懲戒。而且,天機不可洩露,請恕草民不能将此法術告知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