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品品問:“隻剩下小盤子怎麼辦?”
殷漱劃語:現在去買盤子還來得及嗎?
王嬷嬷道:“來不及了,這些主盤子,都要經過好幾道工序的擦洗,短時間也買不到的。”
蕭景瑞道:“那如果出去借呢?借得到嗎?”
王嬷嬷道:“突然之間,我們也沒有去店家預訂系列盤子,恐怕來不及……”
門口張塘趕過來說:“王爺,大夫人,賓客們已至門口。”
随後進來的二姨娘也是一臉驚訝的看着狼籍的廚房。
上官品品看一眼妘妘,側頭看一下王嬷嬷:“我與王爺欲往前院招待客人,此事你們自行處置,若不能使父親與客人滿意,當受重罰,王爺,走吧!”
蕭景瑞點頭看一眼北野妫妫,好生交代一番,轉身離去了。
妘妘忙問:“盤宴之後再處置濃濃吧!
“慢着,濃濃是我房裡的丫鬟,就算要處置她也應該由我來處置。”
“為免妹妹落下串供的嫌疑,妹妹還是打消這個念頭,靜等水落石出吧。”
“你這話什麼意思?”
“妹妹真的不明白我的意思嗎?”
“哼!我倒要看看你們怎麼颠倒黑白,”洪芙蓉轉身就走了。
兩個嬷子将濃濃押下去了。
蕭府衆人等在門外,不遠處的街口巷道的都是叫賣的小販,街畔攤售的顧客也探頭看。蕭府衆人等了多時,忽見一位寺人敲鼓乘馬而來,蕭父忙接寺人入府,詢問羌族貴人的消息。
寺人道:“老爺安好!貴人寅初時分已用過早餐,寅二時分前往王宮拜見聖上,辰初時分将接到宴席的邀請,隻怕巳初時分才能起身過來。”
上官品品忙道:“既然如此,父親可與夫君及姐妹先歸廂房,待貴客至再則迎接,亦無遲矣。”
于是,衆人自便起來了。
張塘命家奴帶領寺人去吃茶點,再命家奴挂牌上燭,一牌一牌燭光,眼花缭亂,在遽變之中,忽聽府外馬兒嘶溜。霎時,有四對寺人喘不住的邊跑邊搖着腰上的懸鈴,方才的寺人會心明意,招手納來,面轎列站。
蕭父領着族親在南街大門處,上官品品領着蕭家女眷在南街角門處迎客。
等了一陣,街道的盤迷越來越多了。
忽見四對袍服羌人騎馬晃來,來至南街門口停馬,張塘命人引馬入廄,他垂手面西思議。
多時,再騎來四對纏頭羌人,恭敬之狀,可想而知。
沒一會兒,再添四對牽羊人,方聞得弓弦之音,見到馬上之樂,羌人将琵琶橫抱懷中彈奏。
一對紫髯綠眼羌人吹着胡笛,一對長頸羌人拿着一端蒙有蟒皮的琴筒。
蕭家衆人時刻都保持正冠納履的形象,随侍的家奴左手握一把直柄嵌金帛傘,右手提着錯金冰爐。侍奉的家奴還有捧着汗帕等物。
列隊過後,見到四個穿皮褂褂羌人擡着一頂白頂車輿,緩緩行來。
蕭父率衆揖迎。
那車輿停到前院的門前,有羌人跪請公主下輿進府,再擡輿入偏門的車庫,随行的散去,隻有兩三羌人陪在公主的左右,陪着公主進正門。
左右偏門的盤迷取出帖子,面帶笑容的阿光檢查請帖,隻見人叢中冒出一個鬼鬼祟祟的來賓問:“你什麼意思啊?不給進是不是?”
阿光道:“言明此貼,反而于你不利,你請回吧!”
賓客道:“這不是你們分發的邀請貼嗎?”
周士師下階,逮着他的走:“還裝糊塗,拿着假帖上門,還不給我滾遠一些。”
大門内的蕭景瑞正在招待賓客:“您來啦,賞完多喝兩杯。”
賓客笑道:“謝謝,謝謝,”
蕭景瑞:“裡邊請……”
蕭景堯跟陪賓客進門:“請進,快請進,”他看一眼自己的哥哥,搖頭一歎。
那邊做忙的蕭景瑞滿面春風:“謝謝您來啊,請進,請進。”
上官品品道:“玬,你去廚房看看怎麼樣了。”
“諾。”
那蕭景瑞側頭吩咐奔來的家奴:“阿光,廚房還需要一段時間,你暗中吩咐下去安排客人的時間盡量慢一點,對了,給賓客們準備的節目安排好了嗎?”
阿光低聲:“已經備着了。”
蕭景瑞方才點頭,見到自己的嶽丈過來,那上官俅帶着禮物過來:“女婿不上門,做父親的當然要來看你了。”
裡邊的蕭漁村正好出來:“親家公來了,快些請進來。”
上官俅道:“謝謝,謝謝親家。”
蕭漁村與上官俅并肩而行:“上官夫人,怎麼沒來呀?”
上官俅笑着:“賤内感染風寒,沒能過來,她讓我代替她,向親家問候。”
蕭漁村道:“謝謝您,您能來啊,我已經很開心了。”
上官俅道:“您的氣色越來越好啊!”
蕭漁村道:“太師更似年少郎君。”
上官俅道:“看你說的,我們都是糟老頭喽。”
隻見府内旗幟閃耀,皆系紗帛繡成,異常精美。
鄉晔公主入院,見豔旗飄飄,煙水缭繞,花草交融,燈燭相映,時聞樂聲,說不盡的富流,她回想當初在西塞山下,不歸井邊見到蕭景蝶,風華絕貌,講史說文,還作了《南遊記》和《頌鄉音》,自己才想到大安,看這樣的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