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今天的十九不想上班JM的長評加更,周末還有一更(表明我不是咕咕,我想要寫完這篇)
“我——”那雙眼睛少見的流露出溫柔的神情,有那麼一瞬間,白鶴鳴幾乎要開口答應他了。然而下一秒,她不由得想到了另一雙眼睛。那雙眼睛與眼前的人不同,但也曾經如此溫柔地注視過自己。重新回到武當山後,她默認自己已經接受了俞岱岩的告白,相處起來也是以戀人的身份在和對方相處。
若是此刻她答應了俞蓮舟的告白,難道她能回頭再告訴俞岱岩自己反悔了嗎?
那要是她不能答應俞蓮舟的告白,難道她能欺騙俞蓮舟自己對他并無心動嗎?
不能。
不能。
這不是理智思考後的答案,但這是白鶴鳴内心給出的答案。她回想到自己以前談過的戀愛,不由得苦笑一聲。在現代她都沒幹過腳踩兩條船的事情,沒想到在這禮教森嚴的古代卻莫名其妙地和這兩個姓俞的糾纏在一起……
俞蓮舟見她沉默許久,開口道:“所以……在我不在的那段時間,你已經答應和三師弟在一起了嗎?”白鶴鳴抖了一下,糾結了半晌才閉上眼點了點頭:“嗯。”俞蓮舟歎了口氣,說道:“我就知道會是這樣。明明我和你才是最早認識的,但你好像總是更偏愛三弟一些。”
明明要被拒絕了,俞蓮舟的語氣裡除了無奈,竟然也有幾分笑意。
白鶴鳴有點受不了這種微妙的氛圍,弱弱反駁道:“不要說的我好像重色輕友一樣。”俞蓮舟心想自己現在可不是“友”。他問道:“那麼你要拒絕我嗎?”白鶴鳴已經想從他的懷裡逃出來了,但是亂動的話可能會碰到俞蓮舟的傷。她窘迫到想要當場挖個地道逃走,閉上眼道:“你夠了……”
她要是能狠下心拒絕俞蓮舟,當時也不用一溜煙地跑下武當山了。
俞蓮舟笑了,甚至笑出了聲。因為白鶴鳴此刻像一隻害怕的兔子,想咬人又不敢的樣子實在是太可愛了。他和她在其他事情上勢均力敵,在這種事情上自己更是曾經被她耍的團團轉。此刻扳回一局,他忍不住在那紅透的耳垂邊反問:“那你為什麼不拒絕我呢?”
白鶴鳴内心在瘋狂地尖叫。她自暴自棄道:“因為我是一個腳踏兩條船的女人,行了吧?那我現在就拒——”她話音未落,俞蓮舟攬着她肩膀的那隻手臂忽然發力,打斷她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和三弟都知道,這是我們兄弟之間的事情……鶴鳴,你隻需要思考你與我之間的事情就夠了。”他的話語越來越低,但依舊清晰可聞:“鶴鳴,你那天沒有拒絕我,我就知道了……等到眼下這些都結束,等到我們重新回到武當山,再談這一切吧。”
白鶴鳴胡亂點了點頭,心裡卻還是對俞蓮舟的解決方法産生了懷疑。沉入夢鄉之前,她心想:難道這一切回了武當山,就可以有一個答案嗎?
她不清楚,俞蓮舟卻是知道的。
沒有答案,但這條路他還是要走下去。這是當時他和三師弟對峙的時候,二人就已經明白的事情。他收緊了這個擁抱,低聲在白鶴鳴耳邊歎道:“鶴鳴……不要這麼容易就放棄我。”
次日清晨,白俞二人醒來後頗有默契地忽略了這件事。兩個人決定往東邊走,想着早日與丐幫的人彙合,以便俞蓮舟從脫脫那兒拿到的密信交給史幫主,清除丐幫中的内奸。
脫脫大概是受了重傷,也可能是死了,并未有許多追兵趕來找他們。他們趕路時隻遇到了一波鞑子追兵,大約十人。二人躲在半人高的草叢裡,就看着這一路追兵從面前走過去了。
白鶴鳴的傷好的很快,不知道是因為她内力比之前強了太多,還是因為有胡青羊給的好藥。這次她受傷後甚至都沒有發熱,一兩天後就活蹦亂跳了。然而俞蓮舟卻是身受内傷,又有一隻手使不上力,吃飯洗漱都要人幫忙,反倒是要比白鶴鳴凄涼許多。
二人在深山老林裡走了三四天,一路以山林的野果果腹,運氣好的時候也能捕到野雞野兔。兩個人都有在野地裡露宿過,但是在森林裡待了如此久還是第一次。
第四日晚上,二人沒找到洞穴紮營,隻得選了個背靠巨石的地方歇下。正要入眠,忽然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聽起來大概有二十多人。白鶴鳴眼睛忽得睜開,警惕地望着聲音傳來的方向。
她心裡盤算一番,想到眼下自己身上的傷還沒好,而俞蓮舟甚至還拿不了兵刃。若是遇上追兵,兩人還是能逃就逃、能躲就躲。
好在那些人沒有一路直奔她和俞蓮舟而來,隻在不遠處紮了營。
白鶴鳴小心地探出巨石,看到那群人已經點起了火。她目力極好,看出這些人并未身着鞑子铠甲,而且其中還有一個女人,于是對俞蓮舟小聲道:“不是蒙古人。”俞蓮舟“嗯”了聲,提醒道:“小心為上。”
有時候遇到山野盜匪和江湖中人也未必比遇上蒙古士兵更安全。
這群人人數衆多,紮營後卻也沒有大聲喧嘩,圍繞着火堆坐了一團,靜靜不語。
白鶴鳴收回視線,問俞蓮舟道:“走不走?換個地方?”雖然這群人敵友不明,但到底她和俞蓮舟都受了傷,還是離遠一點為好。俞蓮舟正有此意,剛要回答,忽然聞到一股奇異的味道,像是腐爛味和烤肉味混在了一起[1]。
他探出頭一看,發現那些人的篝火越燒越旺,神情一肅。
白鶴鳴更早就聞到了這味道,但她當時還以為是這群人在烤肉吃飯,便沒有在意。眼下看到俞蓮舟表情嚴肅,便也跟着往那裡一探。隻見熊熊火光中躺着一個人。她心頭一驚,道:“他們這是在……”
俞蓮舟立刻道:“他們應該是明教的人。”他行走江湖十多年,還是比白鶴鳴要見多識廣。據傳明教源于波斯,本名為摩尼教,因此教崇拜日月之神,傳入中土後便以日月為教名,自稱明教。然而明教教徒與中原的江湖門派有異,又因為謝遜等人常造殺孽,故而江湖中人多将其視為魔教。
但是不讓同伴的屍體入土為安,反而是用火來埋葬,令其死無全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