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後來對伊恩說:要不是你被雪藏了,你肯定比我還玩的多。
于是兩人的觀念差異就此揭開。
當然,這時候的伊恩已經在社會生存了多年,他對自己的性别群體已經有了深刻的了解。伊恩很清楚Luke要比大多數男人單純善良的多,也是真心喜歡自己,再加上Luke和薇薇的關系發生在Luke和他壓根不認識的時候,并沒有實質性過失,所以伊恩最終選擇了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
伊恩的情感價值觀是直到正文的最後才成功塑形的。
我認為他和俞景坤的坎坷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即便不被聯姻和孫墨拆散,他們的感情也會面臨俞景坤的情緒崩盤、心灰意冷。到了那個時候,伊恩如果不能及時地反思自己做出改變,那麼這段關系就結束了。
和Luke的這段關系,恰好讓伊恩換了一個視角去看清自己曾經在感情中的不足,伊恩也在無形中學習到Luke的生活态度和思維模式中的優點部分。
Luke是一個非常強調個人感受的人,他絕對不允許伊恩以愛之名以玩笑之名來貶低自己,每次伊恩對Luke展現出輕視,Luke都會立刻為自己正名。
比如伊恩一直認為Luke的粉絲都是顔粉,Luke聽出了伊恩話語背後的意思是在說他是個花瓶,所以他立刻大叫:我的音樂粉可多了去了,你還真當我隻有女友粉啊?而且我還是個時尚博主,我的審美和品味也是我的飯碗,我又不是空有一張臉。
這是長期生活在無條件的愛與呵護裡的孩子才會有的迅速反應,就是:我決不允許任何人用任何善意的方式來打壓貶低我的價值。
在Luke這種‘強壓訓練’下,伊恩不得不時時刻刻小心自己的發言和行為舉止,也不得不學會處處為Luke着想,否則他們就要面臨争吵。
但在這個過程裡,伊恩心裡其實很委屈也很不服氣。
Luke擅長強調自己的感受,而當Luke自己犯錯時,他卻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人。他隻會說:那行吧那我改。下次不這樣了。
不過在這方面伊恩也很欠缺,他安慰Luke的方式無非就是叫老公滿足一下他,或者打一炮。伊恩的耐心也非常有限,他會學着俞景坤的話術和語氣哄個幾句,要是哄不好,就不耐煩了。
伊恩的親一下撒個嬌這種安慰方式隻在俞景坤那裡奏效,因為俞景坤根本不忍心責怪他,說白了伊恩就是不安慰俞景坤也不會怎麼樣。
完成這個訓練之後的伊恩才會在結尾向俞景坤道歉。
因為伊恩在分開的幾年裡完成了自我成長和換位思考,所以複合之後,也變得好說話很多、很少亂發脾氣了。
六、【Luke的情感價值觀形成】
Luke的情感價值觀是三人裡最早塑形的,因為有良好的父母示範以及教育引導。
從很小開始呢,爸爸Ralph就知道美貌對于自己的兩個小孩來說,會成為日後擇偶的一個重大阻礙,所以他很小就教育孩子一定要學會識别那些追求者的真實用意,不要錯把好色當喜歡。
這裡我們也可以看一看Luke妹妹李燦星對待關系的态度,兩兄妹的思維模式其實是有很多同步之處的。
早期章節,衆人在酒吧偶遇,李燦星對俞景坤展現出興趣,希望李恒彥幫自己牽線。
這時,同樣對俞景坤感興趣的胡思蓓不滿地說:“你不是喜歡Vincent嗎?”
李燦星沒有否認自己對Vincent的興趣,而是理直氣壯地說:“我這麼年輕,不多試試怎麼知道自己适合什麼喜歡什麼啊?”
首先:不自證。其次:反問質疑者。
這種本能的不經思考的反應說明了李燦星擁有絕對的自信,那這種不自證的态度也同樣可以在Luke身上看見。
俞景坤每一次和Luke正面交鋒,都在利用自己的社會地位和閱曆對Luke進行諷刺和打壓,除了洩私憤之外,俞景坤這麼做的目的也是為了讓Luke陷入自卑和自我懷疑,從而撬動Luke和伊恩的關系。
初次見面時,俞景坤毫無征兆地直呼Luke大名,試圖先用這種方式震懾Luke.
等Luke反應過來俞景坤是誰之後,俞景坤又開始用不斷抛疑問給Luke的方式來貶低他,比如:可以注意一下你的教養嗎?
而Luke回:和狗說話要什麼教養?
和李燦星一樣的應對模式:不自證,把問題和羞辱都彈回去。
俞景坤是個擅長觀察的人,通過後來的幾次交鋒,他其實已經完全get到了Luke的人格魅力,也明白伊恩為什麼喜歡他。
再加上Luke優于自己的外形條件、年輕,于是俞景坤徹底慌了分寸并且屢屢破防。
說回李燦星的:“我這麼年輕,不多試試怎麼知道自己适合什麼喜歡什麼啊?”
這句話也可以完美體現李燦星對待關系、對待人生的态度。
她不害怕犯錯,她也不認為自己同時對兩個男人感興趣是丢人的事。
李燦星的思考模式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是她來選擇這些男人,她有試用的權力。誰最适合她,她最喜歡誰,她才考慮和誰長期發展。
哪怕男方還沒有表示好感,她也永遠把自己放在掌握主動權的地位。
于是李恒彥在這時表示:俞景坤心裡有個多年白月光前任。
這一點迅速踩到李燦星的雷區,她立馬就說:那我不要了。
李燦星對于表達自我感受是沒有任何羞恥心的,她有好感就表達并争取,沒有好感了也是一秒變臉。
李燦星的這一套思維模式就是李家父母的教育成果,我們在Luke身上也能看見,Luke也是始終把自我感受放在第一位的,他不害怕犯錯、樂于表達、樂于誇獎自己、有時候甚至看起來有點太不害臊了。
酒局上的三名女性李燦星、胡思蓓、戴初瑤,她們在得知俞景坤念念不忘白月光并且守身如玉的故事之後,并沒有任何一個人對此表達贊賞,或者因此覺得俞景坤是個好男人。
就在李恒彥洋洋得意地認為女孩們會幫着他誇贊俞景坤遵守貞潔規則、深情專一的時候,女孩們的反應是什麼呢?
胡思蓓:啊?那看來白月光比他條件好吧。
戴初瑤:好誇張……
李燦星:那我不要了。
她們三個對俞景坤的贊賞從始至終都是圍繞個人利益角度出發的。
比如俞景坤買單的行為代表這個男人很大方,那麼大方的受益者是誰呢?是伴侶。
其次高大帥氣也是三個女孩贊賞的優點,因為視覺享受的受益者仍然是伴侶。
最後,談吐優雅性格好,這說明俞景坤極有可能是一個情緒穩定的體面的男人,受益者還是伴侶。
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到Luke身邊親近的女性都是怎樣的思維模式。
在Luke身處的階級中,他所能接觸到的同類階級的女性大概是最大程度遠離性别不平等的那一批人。
首先他們接觸不到權力,那麼在基礎的社會生存中,父母的财力和愛已經能幫助女兒們遠離底層男性的壓榨和職場不公。女孩們也沒有任何家族使命,可以完全為自己而活,從小培養以自己為中心的思考意識。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李燦星才會形成這樣的人格。
在戀愛關系中,李恒彥一旦說一句Luke的不好,李燦星就直接踹他裆讓他當衆難堪,因為她知道貶低家人就是在貶低她本人,真正愛她的人是不會這樣說話的。
分手之後,她懷疑李恒彥無縫銜接或者出軌,就電話轟炸罵人,把他寫進pdf裡試圖讓李恒彥社會性死亡。
李燦星的想法很簡單:你敢惹我我就弄死你。
這個想法是不是從Luke口中也聽到過呢?被造謠的時候,伊恩勸Luke息事甯人,Luke立刻大吼大叫:我自己都不為我自己澄清,誰會為我澄清?我就是要讓所有人都知道,誰敢惹我我就弄死誰。
後來周翰劈腿,戴初瑤也是直接整理條條罪狀,有理有據地發在網上讓周翰社會性死亡。
戴初瑤也是這套思維模式:你敢背叛我,你就必須付出代價。
再者,Luke随母姓,不論是李洛嚴還是Luke Lee,都是李姓。
家庭的經濟命脈握在媽媽手裡,決定權也握在媽媽手裡,在李家是女人當家作主的。
母親是Luke人生中接觸的第一個女人,一定會對他的觀念産生很大的影響。媽媽的霸道果決、雷厲風行、以及在家庭中的絕對權力才是Luke對女性群體的初印象。
在這樣的女性認知下,謝貞羽這類恐懼男性,把自己放在受害者、弱勢地位的女性,對于Luke來說是非常陌生的。
所以伊恩每每表達“我們應該謙讓女孩”的時候,Luke就嘲笑他:“你不會有大男子主義吧?”
這裡又是一個思維差異。
Luke認為伊恩這種對女性的憐憫和謙讓才是真正的大男子主義,而像他這樣把女人和男人完全畫上等号來看待的才是尊重女性。
可事實上,是因為Luke和伊恩面對的女性并非來自同一個社會群體。
Luke無法意識到,戴初瑤和李燦星之所以敢于和男人叫闆,是因為她們的社會地位以及财富已經足以讓她們和男人平起平坐,甚至是高于絕大多數的男性。
李燦星有父母兜底,戴初瑤則是頭部網紅,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和網絡影響力。
因此,謝貞羽對周翰的追求感到恐懼、也不敢直言拒絕時,Luke自然認為是謝貞羽沒有向周翰表達清楚。
這個階段,Luke其實想嘗試和伊恩講他的認知和道理,可伊恩在氣頭上直接來了一句周翰不配。
Luke被激怒,于是溝通還沒開始就直接崩盤。
要知道,當時周翰委婉表達不看好伊恩和Luke的關系,反而幫着李爸李媽說話,Luke就立刻動怒了。
周翰看出他的不悅于是轉移話題,可後來Luke還是慢慢和朋友淡了聯系。最後Luke再回去找周翰和好的時候,周翰沒有計較,而是迅速接納包容。
和家人的矛盾也是一樣,Luke在沖動之下拉黑全家人鬧别扭。最後和好時,不僅父母和祖輩展現接納和包容,就連小自己幾歲的妹妹也沒有和他鬧别扭計較,反而來勸他要冷靜,家人永遠是最愛你的人。
在朋友和家人的态度對比下,伊恩總是因為一些小事咄咄逼人,也不願意為Luke付出和改變,才會讓Luke重新反思這段關系究竟是否值得。
最後,俞景坤又一次出現,伊恩又一次展現‘我也沒辦法我什麼都做不了你得體諒我’的态度,于是Luke下決心切割關系。
其實對Luke來說,他的衡量标準始終如一:不論你是誰,如果你罵我在乎的人,就說明你有問題。貶低我愛的人就是在貶低我。
家人不滿伊恩,Luke發火。
周翰不肯定伊恩,Luke發火。
伊恩不滿周翰,Luke發火。
Luke在這方面是很堅定的,堅決捍衛自己的同時,他也堅決捍衛自己在乎的人。
接下來就是Luke的‘足球隊’以及Luke對待關系對待性的态度。
首先,Luke是向往愛情的,所以他才會發現伊恩對待感情的認真态度之後,立即和伊恩一拍即合,開始規劃未來,開始思考婚姻。這一點也很容易想通,因為父母的愛情給了Luke良好的示範,Luke非常明白好的感情和愛會給生活帶來多大的積極影響,再加上Luke熱愛音樂熱愛藝術,他是一個情感非常充沛且存在浪漫幻想的人。
但這和Luke享受性是不沖突的,因為他沒有接受過貞潔教育。
Luke認為愛是隆重且神聖的,而性是享樂。
伊恩當然也認為愛情神聖,但他認為性同樣神聖,甚至是愛情的一種儀式。
這就導緻Luke可以輕易展開親密關系,對他來說就算沒有愛,也可以享樂,所以橫豎不虧。
這裡,伊恩和Luke也産生了信息誤差。
接下來就講他們必然走向分道揚镳的原因。
七、【Luke和伊恩必然分手的真正原因】
Luke認為伊恩和自己的想法是一樣的,認為伊恩隻是因為俞景坤以前的casual模式才對這種關系暫時産生了陰影,本質上他和伊恩還是同類。
那麼Luke為什麼這麼笃定呢?
因為伊恩說的和做的不一樣,1v1炮友這個概念是伊恩提出的,并不是Luke.
就像俞景坤對伊恩說的一樣:很多人在輸出觀點的時候,自己未必可以真的做到,也未必是真的明白道理的本質。
伊恩也正是因為不明白這個道理,才總是被虛無的規則所束縛,盲目自我審判,難以思考和變通。
Luke後來慢慢發現了伊恩總是言行不一緻,所以頻頻在争吵中指責伊恩太雙标。
畢竟最初Luke提出的訴求就是要談戀愛,是伊恩提出做綁定床伴的,雖然伊恩的發心是害怕自己被耍害怕受傷,其實心裡是喜歡Luke的。可是這種心思他要是不說,Luke怎麼會知道呢?
那麼到了風流往事暴露的那天,為什麼Luke明明不覺得自己風流有錯,還是道歉祈求挽回呢?
因為伊恩說了:重點是欺騙和隐瞞。
Luke道歉也是因為他認為隐瞞了伊恩,的确是做錯了。再考慮到伊恩上一段失敗的感情也是因為遭到了欺騙,Luke心裡更加是非常自責。
Luke在這裡做出的反應,說明他是真的明白隐瞞和欺騙在關系中的毀滅性,他真的認同這是緻命的失誤,才忏悔道歉并且立刻坦白。
這時,Luke對伊恩的情感就出現了一個轉折,Luke認為自己需要加倍對伊恩好,絕不能辜負伊恩的誠實和認真。
可是Luke認定伊恩誠實且認真的理由是不成立的,伊恩要求Luke對自己誠實,不代表伊恩會同樣對Luke誠實。這也是最後Luke對伊恩幻滅的原因之一。
大道理誰都會講,可是涉及到會損害自身利益的時候,還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大義凜然?Luke顯然還沒有完全明白這個道理。
伊恩在要求Luke誠實的時候,自己正隐瞞着Luke一個更加緻命的秘密,就是他還是很留戀俞景坤。
但人總會為自己找借口的。伊恩覺得反正他也不可能和俞景坤複合,隻要行為上持拒絕态度就可以了,所以沒必要說,也不算隐瞞。
所以這時候又是一個言行不一緻。
伊恩知道誠實才是正确的,因為社會道德如此,媽媽的教育如此。說出真話後還可以風平浪靜的話,伊恩當然會說實話,可如果說完真話就要面臨狂風暴雨,伊恩就猶豫了。
抉擇擺在眼前,伊恩最終選擇了将錯就錯,所以最後為此付出了代價。
Luke表白的節點,伊恩已經發現自己不喜歡Luke,因為俞景坤一回來,他就開始躲着Luke,甚至覺得Luke說的親昵話語是惡心的。
于是面對表白,伊恩說:今天不舒服晚點再考慮。
Luke這時候還沒有徹底沉淪,所以他直接戳破伊恩的小心思,大罵:你玩兒我是不是?把我當備胎當代餐是不是?
伊恩這才明确說出拒絕,但他還是不承認自己留戀前任。
其實和Luke維持了半年的關系,Luke是有知情權的,因為如果Luke知道伊恩沒忘記前任,告白節點他就可以及時抽身了。隻可惜伊恩沒有說實話,Luke也信以為真,最後在Luke的撒嬌攻勢下,伊恩就點頭同意了。
得到名分之後兩人開始聊未來,這時候出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Luke聊的都是自己認可并會執行的觀點。
而伊恩輸出的是他成長以來受到的規訓。
Luke願意規劃婚姻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可以長期發展的對象,因為伊恩表現出認真态度,所以Luke也說:那當然啦那我肯定願意和你結婚啊,我們可以去英國領證。
但這時候,伊恩所說的話,他自己真的可以落實到行動上嗎?在一起就一定會考慮未來嗎?這時候的伊恩還沒有真正自我覺醒,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究竟認同什麼,他還不了解自己心中真正認同的秩序和規則。
伊恩一開始就沒想過會和Luke有結果,他隻是蒼白地複述媽媽教給他的規則:要對伴侶負責、要先愛再性、要盡可能地少談戀愛、謹慎戀愛、談了就要盡量有結果……
伊恩自己真的認同這套規則嗎?
和俞景坤在一起時,伊恩遵守這套規則隻是出于本能的愛。
而遇到沒有那麼喜歡的Luke,伊恩的真實想法就開始逐漸浮現。
沈一甯之所以會說俞景坤砍斷了伊恩的手腳,是因為她看破了伊恩的本質是一個沒長大的小孩,雖然說話頭頭是道,但學不會為自己的選擇和結果負責。
隻是沈一甯把俞景坤想得太無敵了,認為他可以操控全局,所以就把所有責任歸結給俞景坤,認為這是他pua伊恩的結果。
伊恩内心是一個很反叛也很有野心的人,宋母是了解伊恩的,她知道自己的兒子有多受歡迎,所以才希望壓制他的驕傲和反叛,不希望伊恩因此走上彎路。
安分守己是宋母認知裡的生存之道,她認為野心是缺陷,所以不希望培養伊恩的野心。
我隻能說宋母的教育方式的确也适合伊恩,雖然帶來了很多負面效果,但宋母已經盡自己所能了。因為宋母沒有能力平衡伊恩的野心,在這種情況下,直接掐段野心倒是一張保底的穩牌。
如果宋母不對伊恩進行嚴格的道德約束,或許伊恩就無法安度Ace這一關了。
要知道俞景坤願意幫助伊恩的很大原因是伊恩足夠清高有骨氣,沒有因為缺錢而自甘堕落。如果伊恩自己過不了ace這一關,如果伊恩沒有躲起來拒絕陪酒,俞景坤不會幫他贖身。
這些優點同樣是宋母的教育成果。
那麼在後來和Luke的相處中,伊恩慢慢完成了自我了解的過程。
這個階段,伊恩意識到戀愛對自己的人生起不到任何實質性作用。
他雖然可以享受Luke的美貌價值和性價值,但是這也需要他自己做相等付出。
曾經他和俞景坤在一起得到的便利是來自俞景坤的财富和地位,在俞景坤願意分享财富自由的情況下,他們才可以心無旁骛地戀愛,什麼也不用愁。但這些好處并不是愛情本身帶來的。
所以這時候,伊恩徹底明白了财富的重要性,于是把自己的全部焦點聚焦在事業戰場,他給自己的人生重新排了序:事業>愛情=友情。
而Luke的認知停留在伊恩最初和他說的“我戀愛就會奔着結果去”。
伊恩獨自完成了自我了解和觀念重塑的曆程,并沒有通知Luke,于是在Luke指責他沒有計劃婚姻的誠意時,伊恩早就忘了自己曾經說過的話,很茫然地回答:結不結婚意義不大,因為結婚證也沒什麼用。
Luke在識破伊恩根本沒有計劃過和自己的未來之後,戀愛期間的其他疑慮也就各個擊破了。
伊恩直到這時才知道自己必須面對曾經逃避的問題,于是坦白了所有。
這個節點,伊恩又重新認識了自己一遍。Luke的失望和指責給伊恩帶來了不小的打擊,為他後來的自我懷疑和自我反思埋下了鋪墊。
再回顧伊恩和Luke的愛情旅程,兩個人其實從始至終都不在一個頻道溝通。
Luke從頭到尾愛的都不是真正的伊恩,他愛的是一個幻象,他給伊恩這具皮囊注入太多自己的想象,把伊恩幻想成一個完美情人。
可事實上Luke真的不知道真相嗎?
他一次一次質疑伊恩雙标的時候,難道就沒發現伊恩心口不一,其實根本不了解自己嗎?
Luke隻是不願意相信罷了,因為他在伊恩身上已經付出了太多,他如果不得到一個結果,他不想輕易罷休。
從始至終,Luke一直在幫着伊恩一起騙自己。
那麼,為什麼Luke要這麼做?
我們已知Luke從小到大都是順風順水,從來沒有吃過苦頭,走到哪裡都是人群焦點和追捧的對象。他想得到一切都是那麼容易,粉絲的愛、追求者的迷戀、甚至他想掙錢想出名都是易如反掌的事。
Luke在長期順利的人生中,反向對苦難産生了浪漫幻想。
比如Luke在租房時,喜滋滋地和伊恩說:你看咱倆像不像那種租房來異地打拼的小情侶啊?雖然日子苦但是有情飲水飽。
伊恩很莫名其妙地回:要過苦日子你自己過去,我才不要。
這是比較顯性的向往苦難的體現,那麼隐性的體現在哪兒呢?
1.俞景坤的幹擾。
2.家人的阻撓。
沒錯,這才是伊恩和Luke這段感情的真正催化劑。
Luke在這種共患難和努力争取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來之不易的感覺,大家越是攔着他和伊恩在一起,他就越要和伊恩在一起,他要的就是這種轟轟烈烈的感覺,所以他也要求伊恩像他一樣轟轟烈烈。
一開始Luke被伊恩吸引,也是迷他身上的破碎感,同情他的遭遇,被激發了保護欲。
伊恩始終站在弱勢的位置上,會讓Luke忽略很多疑點,因為一旦質疑受害者,Luke就會譴責自己的良心。
伊恩給出的做床伴、不戀愛的理由是因為深受情傷。
Luke聽到這裡,看到伊恩在自己懷裡掉眼淚,立馬理智全無,所有的憤怒矛頭都對準了俞景坤,心裡也暗自計劃要成為伊恩的英雄。
确認關系之後,面對俞景坤的百般幹擾,伊恩又展現出了弱小和求助,Luke再一次被激發保護欲。在這個英雄救美的過程裡,Luke每每在激烈的憤怒過後就可以品嘗英雄救美的甜蜜果實,伊恩也不損他了,還會變得很服帖很柔軟。
可是英雄救美的遊戲玩久了,Luke也會疑惑,你自己難道就沒有一點自救能力嗎?
Luke雖然喜歡逞英雄,但是他也不希望自己的戀人是個真的柔弱不能自理的人,他要的轟轟烈烈是我們彼此為對方抵擋千軍萬馬,你不能隻把我一個人丢在前面擋槍吧?
Luke的爺爺正是非常了解他,知道是因為Luke嘗到了來之不易的感覺才會這麼癫。
所以爺爺立刻叫全家人都順着Luke,伊恩缺錢他們就給錢,假如伊恩真的拜金就會因為這筆巨款露出狐狸尾巴,假如伊恩不接受就說明他更信任自己的前男友。
橫豎都是要分手的,家人百般阻撓隻會讓Luke忽略伊恩的過失,因為Luke從不質疑受害者。
那麼最後,俞景坤決定尊重伊恩的選擇,不再打擾,李家人也展現出對伊恩的接納。
這個節骨眼,所有的苦難都消失了。
于是在這半年時間裡,Luke終于不用忙着應付‘千軍萬馬’,他才把焦點重新放回這段感情的内核上。
首先,失去了需要共同面對的苦難,Luke需要和伊恩在深度溝通和靈魂交流上推動感情,光是荷爾蒙和拌嘴并不能支撐一段長期的關系。
這時候就暴露了第一個問題:缺少話題。
Luke是有藝術追求的人,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對苦難有浪漫幻想,因為在藝術家眼裡一切都可以是美學。
連馮菡和謝貞羽都會在私下聽Luke寫的歌,而伊恩還是固執己見地認為Luke的音樂才華平平,隻是靠臉出名。
伊恩欣賞不來Luke的音樂,同樣無法欣賞Luke的内核。他喜歡Luke的張揚自由是因為他從小被壓抑野心被要求循規蹈矩,可是Luke的張揚源自于他的絕對自信和充沛的愛,Luke對事業的追求是寫出好歌,而不是寫出最賺錢的歌。
Luke的真正追求是愛和自洽,是精神世界的豐富,是創造力。Luke的張揚是源自于他什麼都不在乎,他隻追求自己内心的平和,至于世俗的評價随他們去吧。
真正野心勃勃的人是俞景坤,所以他才能逆流而上爬到高位,他教導伊恩學會打破規則,是因為如果學不會打破規則,就不可能獲得權力。
西方發達國家正是靠掠奪争搶才擁有了如今的世界地位,所以時尚與美的規則也由他們說了算,世界頂級奢侈品牌全部被他們壟斷,這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世界的最高标準是由白人制定的。
這時候俞景坤自己創辦一個奢侈品牌,和這些有百年曆史沉澱和種族優勢的品牌公平競争,可能成功嗎?不可能。
因為誰是奢侈品由西方說了算,頂級設計師和材料資源也早就被他們壟斷了,消費者就更加不可能為一個橫空出世的品牌買單。
所以俞景坤知道自己想要達到目的,就隻能搶現成的,于是他抓到了Leviheim家族的重罪把柄,步步為營地展開掠奪。
這也是我小時候學習曆史的一些觀察和心得吧,很多我們尊敬的偉人,在推動曆史的路程上,都不免要做這種看似不道德的掠奪行為。因為要推翻一個牢固的制度,隻能使用激進手段,就好比野花可以輕柔一摘,可想砍斷參天古樹卻要電動鋸子。
也是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國家的教材裡,對同一個曆史人物的評價是褒貶不一的。因為每當換一批受衆群,群體的評價就會改變,受益群體自然歌頌,反之則是批判。
對于Leviheim家族來說俞景坤是個惡人,但對于俞景坤背後的種族群體來說,因為俞景坤的存在,大家的話語權、生存空間、國際地位都改善了,俞景坤就成了聖人。
俞景坤的掠奪性也在伊恩身上有體現,比如Luke絕不會為了得到喜歡的人就跑去撬人牆角,但俞景坤不在乎,他真的想要他就搶過來,實在搶不到才會放棄。
所以俞景坤的追妻手段也很激進,一氣之下差點強制愛。
俞景坤和伊恩是真正意義上的互相欣賞以及互補,伊恩向往他的野心,他也向往伊恩的踏實、對細小幸福的感知。于是兩個人互相學習,各自從極端慢慢走向平衡。
而Luke早在家庭教育中完成了内心的平衡,所以他開始追求精神世界的其他部分,開始藝術創作就是表現之一。
Luke的課題是他要完成自我理想和創造力的實現,他像Antonio一樣,該要走上用自己的藝術去影響去感染世界的路了。
Luke和伊恩的結合,隻會把兩個人雙雙困在一地雞毛裡。他們的相遇是為了在這一地雞毛中學習,Luke的創作需要素材,需要品嘗人間百态酸辣苦甜,而伊恩需要完成人格覺醒。
當他們都各自完成了自己的課題,汲取了各自需要的經驗,就到了分道揚镳的時候了。
所以在Luke的那一本裡,他會遇到一個幫助他成為世界巨星的人。Luke會像俞景坤和伊恩那樣,找到真正可以彼此成就、相伴終生的愛人。
這就是我一定要為Luke再寫一本的原因,因為他值得擁有閃耀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