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歡離團扇diy活動點最近,但她是最後一個到的。
徐玉文和徐玉辭因為被她們操心的老父親擔心傷到手一大早就被哄來畫畫,蔣知鶴則是因為有蛀牙被家裡叮囑不許吃糖不得不遠離糖畫。
團扇diy有兩種,一種是已經印好圖畫隻需要填色的團扇和完全空白的團扇。
隻有宋慶歡選擇填色,另外三人都打算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繪畫水平。
徐立新以前聽說達·芬奇學畫畫是從畫雞蛋開始的,他學木雕不會也是雕一個東西雕上無數遍吧?
直到老師說讓他選一個自己想雕的東西,徐立新才放下心來。
“我以前看過人家挖勺子的視頻,那我這種新手能做嗎?要是能的話,我就給我家裡每個人都做一把,兩天做四把應該能做出來吧?”
讓徐立新意外的是,老師直接拿出了幾種型号的模闆讓他挑選。
原來第一次體驗木雕選擇勺子的人不少,以至于店裡都準備了大小不同的木料和對應的模闆。模闆是亞克力的,還能反複使用。
工具都準備好了,徐立新跟着老師開始動手。
木料用的是椴木,是較為柔軟好雕刻的木料。
考慮到椴木相對而言比較軟,把勺子柄設計成比較粗的,省得不小心折斷了。
安全第一,徐立新在老師的再三強調下老老實實戴上了防割手套。
他一開始怕戴着手套不靈活,但是老師給他看了自己手上的疤後什麼念頭都沒了。
首先在畫出形狀的木頭上挖勺子的内部,一開始的時候比較費勁,感覺木頭表層有一層膜一樣。
挖開後稍微輕松了一點點,但是往深了挖要不停地調整刀的方向,沒一會兒手腕和肩膀就酸了起來,手心和手指也明顯升溫。
“還好戴了手套,不然我手上得起繭子。”
老師低頭笑了一聲:“還是會起繭子的,估計你手得疼好幾天。”
徐立新看了眼自己的雙手:“希望不耽誤做飯吧。”
挖出勺型很廢功夫,但這隻是除去畫出形狀後的第一步,後面還有鋸型、修細節、打磨、上油,一步一步來,每一步都急不得,既考驗細心又考驗耐心。
徐立新作為新手,一上午都未必能做好一把勺子。
另一個既考驗細心又考驗耐心的是糖畫。
李林珂小時候看賣糖畫的師傅畫起糖畫來行雲流水,雖然知道是熟能生巧,但是怎麼也想不到這麼難。
僅僅是把握溫度就不容易。
準備工作師傅在李林珂到之前就做好了,他是從熬糖漿開始學的。
李林珂輕輕攪拌着,直到糖漿沸騰冒出氣泡,變成金黃色。
師傅說這個時候就要關火。
糖漿會凝固,所以在畫的時候要一氣呵成,否則容易出現一幅圖中前面畫的凝固了而後面的還沒開始的問題。
李林珂提起勺子的手不受控制地微微發抖,勺子裡倒出來的糖漿慘不忍睹。
他控制不了線條。
師傅說這個隻能多練,和李林珂說了些心得後讓他自己去練手。
李林珂聞着糖漿的香味,忍不住想起蔣知鶴。
昨天晚上苦兮兮地說自己吃不了糖,要是今天真來了估計一邊眼巴巴地盯着糖看一邊忍不住咽口水。
還是不來好,免得被誘惑。
再說,蔣知鶴畫團扇,他畫糖畫,退一萬步來說也算是做一樣的事情。
他的作品蔣知鶴是無緣品鑒了,回去看看蔣知鶴畫的團扇怎麼樣。
剪紙的齊向南真情實感地覺得自己撿漏了。
節目組誠不欺人,剪紙入門是真簡單,老師把印着圖案的白紙和紅紙訂在一起,沿着圖案剪就行。
老師的厲害之處在于,她擅長剪小像和合影。
齊向南得知後連忙向老師約了一副全家福的剪紙作品。
“等我拿到手機,我就給您發照片。”
齊連理看完老師擺出來的作品有差點當場拜師,齊向南對自家兒子的性子了如指掌,攔住他:“你靜不下來,别敗壞老師都名聲。”
“哪有你這樣當爸爸的?打擊我的興趣愛好。”齊連理跑到直播前,“各位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你們可得給我作證,我爸攔着我上進。”
齊向南把人拽回來:“别颠倒黑白,過來剪紙。還攔着你上進,我倒是要看看你今天能剪多少。”
齊連理不服氣:“我肯定比你剪得多剪得好,老師會幫我作證的。”
老師忍俊不禁,這父子的相處方式真是逗,要是齊向南開演唱會讓齊連理去當嘉賓,觀衆還能聽場相聲。
齊向南忽然靈光一閃,他微博有一家三口合影啊!
于是通過他一番操作,老師看到了他想要的照片。
“沒問題,就是不一定能在你們這次節目錄完之前給你。”
齊向南喜笑顔開:“不着急不着急,您慢慢來,我也不好意思插隊。不就是個快遞的事兒嗎,您寄到付。”
“爸,别打擾老師了,我都快把龍剪出來了你才剛開始。”
[孩子不聽話,多半是欠揍……]
[小齊的童年應該很完整吧]
[有沒有可能,老齊也挺叛逆的]
[/微笑]
[誰注意到老師了,老師笑得發抖]
[其實我也笑得發抖]
[想采訪嫂子]
[嫂子:我都不想說]
[嫂子真的受苦了]
[笑死不是你們當時罵嫂子的時候了]
[懶得噴]
[懶得給眼神]
[呃呃呃有沒有可能我們是歌迷不是女友粉]
[認真回答一下,要脫粉早脫了,沒必要來這裡挑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