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廷烨夫妻跟着那女官後面,繞過兩處宮廊,跨過高高的門檻,便進了太後所在的慈甯宮。
剛進殿門便聞到一陣異香,隻在傳聞中聽說過的龍涎香,正在紫銅熏爐裡袅袅散開。
太後端在上首,皇後坐在左側,她大約四十來歲,面相十分柔和,還依稀能看出年輕時的風姿綽約。
正殿兩邊設着屏風,後頭隐約脂粉漫香,珠钗響動,下頭還能看見錦繡裙裾,大約是一衆女眷或宮妃。
顧廷烨和明蘭先跪下叩首謝恩,太後笑道:起來吧,你們可來晚了,皇後的嫂子和妹子都早到了。
皇後轉首輕笑:母後莫怪他們了,誰叫他家住的遠呢,一起發的旨意,必有早晚。
雖然今天是給明蘭加封诰命,但太後沒怎麼理睬明蘭,隻對着顧廷烨長篇大論的說起齊家治國,忠君愛國的道理來。
後面又說起禁軍變動和邊貿安危等國家大事,聽得顧廷烨提心吊膽,直到官家的内侍過來傳話,才打斷了他們。
那内侍行過禮後,對太後恭恭敬敬地說:官家在禦書房與衆位大人奏對,問顧大人來了沒有?官家有事召見,請顧大人謝恩後即刻過去。
太後聽了,一臉失望之色,但随即露了個笑臉:既官家有正事,你就先去吧,留你媳婦在我這兒說說話。
顧廷烨躬身應聲,裡去前側頭看了眼明蘭,目光中似有擔憂,明蘭微微颔首,示意放心,他才随着那内侍離開慈甯宮。
顧廷烨一走,皇後立刻叫撤去兩旁的屏風,隻見左邊走出兩個少年貴婦,右邊走出四個宮裝美人,她們笑意盈盈的走過來,慢慢簇擁在上首座位旁,朝下打量明蘭。
明蘭心中叫苦,隻得走一步算一步。
“來,過來些,叫我瞧瞧。”太後微笑着朝明蘭招手。
明蘭一直以為太後是自稱“哀家”,此刻才知道全是戲文亂編的,别說太後和皇後,官家也時不時自稱“我”,而不是稱“朕”。
她按照太後的吩咐,緩緩挪步過去,有生以來頭一次走的這麼認真。
照着孔嬷嬷的教導,走動間裙角不動,不能顯得刻闆做作,卻要把滿心的恭敬和親近,都化作動作和表情表現出來。
太後拉過明蘭的手,細細打量她,忍不住歎道:都說顧二郎的新夫人是位美人,今日一瞧,果然好模樣。
明蘭不好答話,隻低垂着長長的睫毛作害羞狀。
皇後也反複端看明蘭,見她舉止行動頗為流暢,毫無差錯,點頭贊道:二郎好福氣,相貌還在其次,看她規矩得體,可曾請過教養嬷嬷?
明蘭恭順的回答:好幾年前請過一位。
“可是宮裡出去的?”皇後問道。
“是宮裡出去的,是原尚宮局的孔嬷嬷。”
“孔嬷嬷?”太後似乎對她有印象,忙追問道,“可是面孔方方,個子矮矮的那個?”
“是的。”明蘭忙恭維道,“太後如此顧念舊人,臣婦感動莫名!”
太後臉上泛出笑意:孔嬷嬷是宮裡的老人了,為人慈和方正,是個很好的人,她如今可好?
“她時有來信,說她已在老家置了田産,日子十分悠閑,侄子也很孝順。”明蘭小心翼翼,說話十分委婉,既回避了重病的事實,又沒有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