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顧盛兩家定親在即,如果小秦氏硬是不肯上門說親,這樁婚事恐怕要被議論紛紛,因此他思前想後,咬牙答應了嫡母的條件。
不久以後,他才得知竟是墨蘭給小秦氏吹風,激得她問自己要好處,心中對墨蘭的恨意更加深了一分。
這日明蘭正在房間刺繡,才剛剛起個頭,就聽翠屏跑來通報:甯遠侯太夫人到了,正在壽安堂說話。
“老太太說了,叫姑娘穿戴的精神些”翠屏見明蘭隻穿着件素色的家常外衣,連忙叮囑丹橘和小桃,幾人在衣櫃裡一通倒騰。
明蘭換上一身倭緞斜襟褙子,通體繡着蕊紅色杏榴花,底下是玫瑰粉色褶子裙,頭上梳了個彎月髻,插着一對雙喜點翠長簪,顯得明豔清雅。
一行人緊趕慢趕一路走向壽安堂,待到了門口,明蘭略略緩了口氣,扶扶鬓邊,随着門口丫鬟的通報。
明蘭一腳踏了進去,低頭慢行,眼光瞥見之處,隻見老太太高坐上首,并排案幾旁端坐着一位錦衣婦人。
大娘子下首而坐,見明蘭進來,便指着她笑道:這便是我那六丫頭。
然後又指着那錦衣婦人引薦,“這是甯遠侯府的太夫人,明蘭快見禮。”
明蘭恭敬的斂衽下拜,裙裾不搖,身姿不擺,娟秀端莊。
小秦氏眼中浮出一抹欣賞之色,她連忙叫明蘭起身,然後将明蘭拉到身邊細細打量,開口贊道:好标緻的孩子,怎就生的這般容貌?
明蘭很腼腆的低着頭,側眼偷偷打量秦太夫人,見她雖然人到中年,卻也容貌标志,氣質也十分溫柔和氣,觀之可親。
小秦氏拉着明蘭和和氣氣的問起話來,問喜歡吃什麼,讀什麼書,平日裡都做些什麼。
明蘭按着禮數一一答了,小秦氏似乎很滿意,褪下腕子上的一對翡翠镯子,就套在明蘭手上。
明蘭低頭而立,一副羞怯的模樣,老太太淡淡瞥了她一眼,轉頭又對小秦氏謙和地說:這個孩子不懂事的很。
小秦氏笑道:老太太也忒謙了,盛家女兒哪個不是人人誇耀?袁家的華蘭,梁家的墨蘭,都是名滿京城的賢惠,兩個姐姐這麼好,做妹妹的能差得了?
大娘子聽她誇耀華蘭,心中頗有些得意,忍不住道:不是我自誇,我家養女孩兒,比養哥兒還用心,讀書,女紅,還有理家管事,都是細細教了的。
小秦氏目光閃了閃,笑着附和道:我和貴府的墨蘭姑娘,還頗有幾分交情,她都說明蘭不錯,那自然是不錯的!
她在和大娘子說笑的時候,沒注意到老太太聽到墨蘭的名字,臉上的笑意頓時淡了許多。
雙方寒暄一陣後,說起來交換庚帖的正事,自然又是互相一番謙虛。
小秦氏拿到明蘭的庚帖後,又做出一副為難的模樣,緩緩說道:自古後母難為,我家二郎大家是知道的,年少時淘氣胡鬧,後又出走江湖,性子不免有些左;他曾放言道非嫡女不娶,如今我瞧着明蘭是極好的,若有我在,别的不敢說,但我絕不叫人欺負了她去!
說道最後,聲音幾乎哽咽,大娘子頗為動容,覺着這話說的也有理,輕歎着點了點頭。
老太太卻蹙起眉頭,似有不解,轉眼去看明蘭,隻見明蘭卻依舊低着頭,不知在想什麼。
顧廷烨向盛府表露結親之意,此事已上達天聽,人人都以為嫁過去的會是盛府嫡女。
誰知峰回路轉,如蘭另配,然後顧廷烨悶聲不響的接受了盛府庶女。
文官集團高興地認為,這是新貴權爵對他們的妥協和敬重,一般人也都以為是顧廷烨讓了步。
可事實情況剛好相反,明蘭才是被算計的那個,如果不是墨蘭橫插一杠,顧廷烨的計劃堪稱完美。
但墨蘭強行插手以後,明蘭從被迫嫁過去,變成自願嫁過去,對顧廷烨的敬畏之心大打折扣。
此刻聽了小秦氏的話,她猛地意識到:太夫人和顧廷烨恐怕矛盾很深!因為娶自己是顧廷烨一開始的打算,并不是遷就盛家,太夫人是他法理上的母親,卻連這種大事都被顧廷烨瞞着!
這時她又想起,墨蘭對自己的評價是“深險”,又說顧家這個虎狼窩,明蘭能去,如蘭不能,難道就是這個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