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開後,朝堂參顧廷烨的人更多了,連沈從興也跟着吃了不少瓜落,成了言官的靶子。
官家見衆怒難犯,隻好想辦法息事甯人:一面賜了許多補品和珍寶到甯遠侯府,一面責令顧廷烨給嫡母和兄長賠禮道歉。
幾天以後,官家又挑了離甯遠侯府最近的一所院子,賞賜給顧廷烨,既是安撫功臣顧二,又是告誡衆人:顧廷烨還是顧家人,以後不得以此為由參奏。
鬧得這麼不愉快,還非讓甯遠候府認顧二,衆人都感歎官家對顧二的偏袒,對甯遠候和小秦氏更充滿同情。
一直靜觀其變的墨蘭,對小秦氏的手腕欽佩不已:她不過提醒了一句,顧二回來就要找她算賬,别再抱什麼幻想,小秦氏就能反客為主,将顧廷烨制得縛手縛腳。
茶館那些輿論,是她手下那些水軍放出去的,她聽到了一些風聲,顧二回京後曾說當初萬念俱灰,是一位姑娘勸他從軍效力,才有了今日的功勞富貴。
墨蘭不知道那位姑娘是誰,但無論是誰,都不能是明蘭。
趁事情還沒傳開,必須趕緊搶斷,既然小秦氏說是她的功勞,那就直接放到她身上。
這也是為了明蘭好,未出嫁的姑娘和顧廷烨這種浪子沾上關系,也不是什麼好事,想必明蘭一定能理解吧?
自上次墨蘭回門以後,如蘭和明蘭和關系一下子變得生疏了許多,見面雖然還打招呼,但再沒有之前的熱絡。
明蘭有些奇怪,自己好像沒得罪這位五姐姐,為何她突然就變了面孔?
先前見到自己總要說幾句話,現在一句也沒有了。
自己去大娘子那裡請安,大娘子也對自己冷漠了許多,隻點了點頭,不像之前那樣,總要留自己喝茶。
她隐約覺得這可能和墨蘭有關,四姐姐得勢,盛家許多地方用得上她,大娘子她們知道四姐姐與自己關系不好,所以刻意保持距離?
明蘭覺得有些可笑:葳蕤軒與林栖閣明争暗鬥二十年,積累了多少恩怨情仇,難道靠打壓自己,就能實現和解?真是異想天開!
顧廷烨回京的消息,她也聽說了,勸顧二投軍的人,從自己變成了小秦氏,她心裡有些不舒服。
但轉念又想自己還沒出閣,這個功勞确實不好要,還是沒關系為好。
日子一天天過去,墨蘭肚子也越來越明顯,梁六的那些通房那小娘,知道她身子不方便,也開始變得不安分起來。
春珂前陣子雖然被冷落,但梁晗到底是個心軟的,看她幾次哭求認錯,也就“既往不咎”,對她重新接納了。
墨蘭為了賢惠的面具,不好多說什麼,何況她想起生母林小娘,對春珂也不想做得太難看。
但這種“大度”,極大鼓勵了其他通房的野心:大娘子是個仁厚的,春小娘這麼作死她都不收拾,如今她們又都有了身子,不方便伺候六爺,也該輪到我出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