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記憶
本來想去食堂吃頓好的,從老袁辦公室出來卻沒了胃口,陸禾溜溜達達地回了宿舍區。
空間站除了特别的幾個實驗區外,引力、大氣、輻射全部模拟地球,以保證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但再怎麼模拟,空間站就是空間站。窗外沒有藍天白雲,室内沒有花草綠樹,唯一的景觀是中央種植區——這裡種植着蔬菜與谷物,一半用于食用,一半用于科研。可能是為了科學家們的心理健康着想,每一個研究院回宿舍都會經過種植區。
雖然有這樣的安排,但這些道路被使用的次數并不多。大多數人都選擇在實驗室、辦公室、會議室、研究所的休息室甚至食堂就地休息。中心區的宿舍太遠了,除非休假,不然很少有人回去。使用這些景觀步道的頻率最高的,是領航局的巡邏警衛。
這會兒,陸禾就在步道上遇到了一個熟面孔。
希文·杜蘭德少校腰間挎着伸縮警棍——這根棍子幾個小時之前差點打斷他的鼻子,軍禮服已經換成了軍裝常服。他站在路邊,垂頭望向下方的種植區。這片區域種的是南瓜,現在果實還沒有成熟,幾個後勤人員正在掐南瓜葉子。過幾天,它們就會被做成配早餐的小鹹菜。
陸禾沉着臉,目不斜視地從他身後走了過去。那件事已經過去了八年,但陸禾還是對這個男人有一種應激反應般的排斥。以至于僅僅是和他擦肩而過,都覺得空氣凝滞了幾分。
真是糟糕的一天。陸禾想:先是被學弟算計了下個月的值日,又是聽了一耳朵老袁欲言又止的剖白,還和這個人狹路相逢了兩次。他得把進實驗艙之前寫的代碼重新檢查一遍,看看是不是哪裡寫的不吉利。
……
陸禾的宿舍在D區六層,這一層都是計算機科學的研究員。說來奇怪,明明各個研究院之間泾渭分明,以項目組為最小組織,隻有在偶爾借調的時候會互通有無,但中心宿舍區卻像傳統大學一樣以學科來分配住宿。
空間站的房間有限,一般研究員的宿舍是四人間,陸禾的三個室友分别來自六院三所,三院一所和四所。其中,同在六院的賽門偶爾能和陸禾聊幾句天,其他兩人就是住在一起的陌生人。說住在一起甚至不太準确,因為三年來四個人碰面的次數一隻手都數得過來。就像現在,明明已經是半夜,房間裡卻隻有陸禾自己。
隻有自己一個人也好,正方便陸禾整理思緒,順便幹點私活。
陸禾打開編譯器,進度條緩慢地讀了起來。他把窗口移到一邊,從老袁的電子闆上移出了一個文件——那是他交給老袁的報告。他創建了一個副本,從頭開始圈圈畫畫。
他們現在的研究目标是建立一個社會模拟工具,這個工具脫胎于早已成熟的全息技術,通過腦機接口上傳個人的經驗與想法,并以此生成一個虛拟形象。這些上傳的虛拟形象完全複刻本人的行為模式,但是沒有真正的智能。虛拟形象調試完成後,會被投入設定好的社會雛形中,并開始運算這些社會的發展軌迹。
這個工具完成後,會在所有研究院投入使用,來驗證科學家們産出成果的實際應用帶來的社會效應。為了使上傳的樣本更符合“人性判斷”,陸禾他們一直在研究“上傳”這一部分。直到四天前,才進行了第一次正式上傳實驗,陸禾是第一個小白鼠。
實驗對于項目來說完全失敗,陸禾接入後生成的畫面沒辦法被觀測,相關數據也都一塌糊塗,完全看不出是什麼意思。但對于陸禾本人來說,卻是不可多得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