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五十倒是可以理解,要麼死,要麼活,一半一半。
但那個多出來的百分之五是怎麼得出來的?
潘波實在很好奇。
陶螢倒是很樂于為他解釋一番。
不過事情麼,得從頭開始說起才說的明白了。
陶螢收到那封郵件之前,曾經有一封郵件在郵箱裡平白消失過,她用了很多方法,找遍了整個郵箱都沒找到。
但她确定自己一定沒傳錯。
為了排除可能是電腦的原因,陶螢又去了自家的便利店,先後使用了店裡的兩台電腦進行登錄,之後檢查了郵箱安全裡面的登錄地址記錄。
确定不是郵箱,也不是電腦,更不是自己的原因,她在心裡默默埋下了一個叫做“疑點1”的種子。
陶螢有個少有人知的特異功能,準确來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習慣。
就是凡是她想知道一個問題的答案,但卻怎麼也解不開的時候,她會暫時放到一邊,等待着一個解開的時機,等到那個時機來臨的時候,她會有一種靈光一現的感覺。
就有點類似……
你到了一個陌生地方,忽然覺得這地方好像以前來過,就是類似這種的感覺。
當答案擺在面前的時候,陶螢就會湧出這種詭異的感覺。
有個人可能一輩子也隻有那麼幾次這樣似曾相識的感覺,但陶螢卻有很多次。
這種類似第六感的能力幫她解開過很多疑惑,比如一些懸案,她看到案情内容的上半段,就會莫名其妙的推理出案子的下半段。
就好像有人天生擅長彈琴、擅長畫畫、擅長唱歌一樣,她好像天生就擅長解謎。
收到那封郵件的時候,這個能力就突然起了作用。
她之前一直沒想到的點,立刻茅塞頓開了。
她用張遼的手機往自己的郵箱發郵件,之後打開自己的郵箱發現空空如也,當時她查看過賬号登錄地址,結果都是她自己家的IP地址。
然而她最後收到那封神秘郵件,再次檢查IP地址的時候想到——如果打從一開始删掉最初那封郵件的人就是用她自己的電腦删除呢?
如果說她的家早已淪為他人随意出入的地方,那麼删除多少郵件都不在話下。
于是“疑點1”就這麼解開了。
她在學校到晚自習下課回家的這段時間裡,有人使用她的電腦,删掉郵件,放回原位,位置沒有絲毫變化,讓她到現在才察覺到異常。
察覺到這一點,她開始回想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論男女,凡是有可能接觸到她的人,都成為了懷疑對象。
她回憶起郵件消失的那一晚,她看到一個男人跳樓自殺,原本打算報警,卻在報警的那一瞬間意識到這可能是一起謀殺案。
她覺得報警或許會更危險,因為她當時探頭出去,極有可能早就被兇手注意到了。
不過她怎麼都沒想到被殺的人會是張遼。
張遼的死,引起了全校議論,她又一次從同學口中聽說了鬼殺人的事情。
“所以你才會去鬼屋?”潘波憋不住開了口,剛說完就後悔了,可話已經來不及收回。
陶螢眨眨眼,想到孫科當時在教室說的話,再結合潘波剛說的那話,立馬猜到警察多半是在她之後也去了鬼屋,于是笑笑說:“是啊,我想看看到底是誰在裝神弄鬼。”
她當時在那棟房子裡走了一圈,别說人,就連半個鬼影都沒看見,雖然那時候已經過了傳聞中的限定時間,但她還是試了一下。
重新走進二樓中間的屋子,在地面中央插着許多蠟燭的位置蹲下,用打火機點燃又吹滅,然後閉眼許願。
潘波又插嘴:“你許了什麼願?”
“啧!”莫尋瞪了他一眼,“你能不能讓人一次性說完?”
陶螢笑了笑,接着說:“我許的是……”
“你是誰?”她問的是那隻傳聞中的鬼。
答案當然是沒有的,隻有一陣風忽的吹過,熄滅的蠟燭重新燃起了。
當時陶螢下意識沖了出去,一路跑到房子外面都沒有看到半個人影,但她始終覺得樹林裡似乎有雙眼睛,從她進來到現在,一直都在看着她。
即便後來她在教室裡聽到孫科說的話,她也還是覺得當時盯着她看的人,不是他,而是另一個人,因為那道視線隐約帶了那麼一點兒殺意來的。
到這裡,陶螢掌握到的信息有三個了。
1.有人出入她家,猶如無人之境。
2.有人跟蹤她,對她抱有殺意。
3.那人可能就是刑警正在調查的兇手。
事情繼續往後發展,她又在同一個時間點醒來,像是某種應激障礙,依然是淩晨2:31
她的能力又發作了。
準确來說是一種強烈的感覺,指引着她走到窗外,像張遼墜樓那天一樣探頭看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