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高馬大的溫山在一群比他還矮小的村民中,愣生生讓人看出了可憐的感覺。
溫荼看的興緻盎然,忽然溫山幽怨的視線落在溫荼身上,使得她頭皮一麻。
她隻能放下看熱鬧心思出聲道:“各位鄉親父老,我知道大家都想給家裡多賺點進項,但咱們這人太多了,我大伯一個人也教不過來,拖慢進度不說還耽誤大家地裡的活計,不如這樣,咱們每家派個代表過來,等代表學會了再去教大家,這樣既不耽誤農事也能挖筍賺錢,你們看如何?”
現在溫荼在稻花村村民的眼裡就是财神爺,财神爺說話他們哪怕心裡有嘀咕也不會在面上說出來,況且溫荼的話确實很合理,自然沒有人反對的。
各家快速選好跟着溫山上山的人選,然後一群人浩浩蕩蕩的上山了。
留下的人跟王苗苗寒暄了幾句也就各回各家開啟忙碌的一天。
溫荼的小院重新恢複了甯靜。
溫山,溫禮和大娃都上山了,大丫和二丫還有王苗苗留了下來。
溫荼這裡沒什麼活計,但羅穗安排他們來幫忙三人也不好幹坐着什麼事都不幹,這不溫荼剛打開鍋蓋要把豆子盛出來王苗苗就擠開溫荼站在竈台前。
溫荼搶不過隻能去後院拔草,大丫,二丫跟着她一道去拔草,後院之前就清理過一次,哪有那麼多草讓三人拔,溫荼隻好把位置讓給兩人。
算算時間兩個小的也該起床了,溫荼繞回廚房打算先把早飯做了。
王苗苗剛把豆子盛出來,看到溫荼回來連忙問道,“阿荼,這豆子放哪裡?”
“屋檐下有個竹篩,把都在放竹篩攤開就行。”
王苗苗長這麼大還沒聽過把豆飯煮好後不直接吃還要晾涼的事情,一時間有些猶豫不決,但想到溫荼在稻花村落腳沒多久就能出錢讓村裡人幫着挖筍想來心裡是個有主意的人,她咬咬牙按着溫荼的要求把豆子一咕噜的倒進竹篩裡。
溫荼并不知道王苗苗的猶豫,此時她正在糾結應該做什麼給兩個小的吃才好。
忽然溫荼的目光落在張家嬸子帶來的蔥和野菜上面。
她用海碗從壇子裡勺了兩碗面粉出來。
在面粉裡放入一小勺鹽,然後倒入溫水攪拌成絮狀再用手揉搓成兩面光滑的面團,最後才将面團放入大碗中用濕布蓋上。
趁着醒面的時間她先把蔥洗幹淨切成段,然後從油罐中取出兩勺豬油放到鍋中,小火加熱融化成液體。
做完這些,面醒的也差不多了,她把面團從碗中拿出來,在案闆上搓成長條形狀,然後切成等量的小劑子。
溫荼把這些小劑子擀成圓的面皮,刷上融化好的豬油撒上切成細段的蔥花,将面皮從兩邊往中間卷。
攏共二十個小劑子,溫荼花了一刻鐘的時間才将上面的步驟做好。
她取出第一個卷好的面皮,繼續搓成長條,然後又從首尾往中間卷,最後疊起來往下按,擀成薄餅。
她的手指翻飛,似能舞出殘影。
溫荼将最後一個面皮擀好放在一邊,此時的溫禮也帶着溫姝起床了。
兩人眼巴巴的看着案闆上的餅知道阿姐又在做好吃的了。
溫荼擰了擰溫姝的小鼻子,“小饞鬼,馬上就能吃早飯了高不高興。”
“高興。”溫姝拍拍手大聲喊道。
溫荼逗弄了一會兒溫姝,估算着醒面的時間差不多了便開始烙餅。
“小禮,你去後面叫大伯母,大丫姐和二丫來吃早飯。”雖然人家可能已經吃過飯了,但人家來幫自己的忙,自己吃飯又怎麼能讓别人幹看着呢。
溫禮想拉着溫姝一起走,但溫姝這會兒的身心都被溫荼手上的餅勾引,一點都不想離開廚房,最終溫禮隻能一個人跑去後面叫人。
油鍋微微燒熱,溫荼将餅子貼在鍋壁上,發出‘滋滋’的聲音,蔥油的香味從廚房裡傳出,傳的很遠很遠。
大丫和二丫正是在香味最濃郁的時候進來的。
聞着香味兩人不停的咽着口水,一時間不知道是該進去還是不該進去。
溫荼的餘光看到在門口躊躇的兩人連忙招呼,“大牙姐,二丫妹妹,快進來吃早飯,你們來的早想必也餓了。”
大丫看到已經盛出來的蔥油餅,看上去油汪汪的,隐約能看出點點蔥的翠綠,一看就用了很多油她連忙擺手:“我們來的時候已經吃過了不餓,你們吃。”說完她拉着二丫就要走。
二丫眼巴巴的看着碗裡的蔥油餅,哪怕大丫拉着她往外走的時候她的視線都沒離開過蔥油餅。
溫荼無奈,隻能抓起兩個餅,往大丫和二丫手裡一人塞了一張,“我做的多了,不吃也是浪費,你們幫我吃了吧。”
“這。”蔥油餅的味道無孔不入的往大丫的鼻腔裡鑽,大丫發誓她這輩子從沒聞到過這麼香的餅,在理智和情感上,大丫還是被情感打敗了,她收下了溫荼給的餅。
二丫見大丫收下了,高興的拿着餅往嘴裡塞。
大丫隻咬了兩口便珍而重之的把餅放到懷裡,溫荼看着她的動作沒有多說話。
忽然房間裡發出一聲動靜,溫荼顧不上吃飯對着溫禮說道,“小禮給大伯母送塊餅過去。”說罷她就朝着房間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