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陶則開心的很,興沖沖的問沈悠然:“哥,我剛才算了算,咱今天做了有一百多斤豆腐腦呢,這要是全賣完了,得有兩貫錢,我看咱用不了多久,就能買得起油炸油條了!”
沈悠然笑着問他:“那這幾天下來,你能估摸出在鎮上一早上能賣多少了嗎?”
“早就清楚了,”阿陶立馬回答,“除了趕集那天,咱們每天帶的豆腐腦差不多有五十斤,最多的時候全賣完了,得有一百碗,最少的時候剩了二十幾碗,是吧哥?”
“不錯,”沈悠然很欣慰,“今兒個晚上記賬的時候,我再教教你怎麼算利潤。”
“好!”阿陶開心的蹦了一下,又得意道,“哥你之前教我的數字,還有算術,我都記着呢,等晚上你再考考我。”
“這麼有信心呢?”沈悠然笑着回頭,卻注意到了鄭聰看着阿陶有些羨慕的眼神,“阿聰今年有十五了吧?”
鄭聰聽到自己的名字,猛然回過神來,忙點頭應道:“十、十五了。”
“你别緊張,”沈悠然聽到他說話有些磕巴,笑着安撫道,“一會兒你給阿陶打打下手就成,不難的,也就端碗洗碗擦擦桌子這些。”
“嗯,”鄭聰點點頭,又小聲應了句,“知道了悠然哥。”
“沒客人的時候,還可以讓阿陶教教你算數,”沈悠然沖着阿陶一揚下巴,“學學怎麼收錢。”
“真的嗎?”鄭聰有些驚喜,他剛剛正在心裡羨慕阿陶,有沈悠然這麼一個讀過書的哥哥,不僅能教他認字,還能教他算賬,這都是縣城裡和鎮子上的人才有機會學的東西。
“成啊,”阿陶點頭,“我之前還教過小滿姐呢,哥,小滿姐可聰明了,她學了兩三天,就把你說的那個乘法表背完了。”
“是嗎?”沈悠然倒沒聽阿陶提起過這回事,對一個沒什麼基礎的人來說,如果真能兩三天把九九乘法表背完,确實算得上聰明了。
鄭聰聽了有些緊張:“那,那阿陶,你先教我些容易的吧,我怕我太笨了,學得慢。”
“放心吧阿聰哥,”阿陶拍着胸脯保證,“來,我現在就開始教你數數,這個容易,等咱走到鎮上你就能學會了。”
見兩人真走着路就開始教了,沈悠然有些哭笑不得,轉念又想到了村裡孩子們的教育問題。
如今村子裡,很少有能讀得起書的人家,甚至安陽鎮這麼大個鎮子 ,都沒有一個正經書院,隻有一個給年紀小的孩子開蒙的蒙學,再大些的就要去縣城的書院讀書。
他們村雖然沒多少戶人家,需要開蒙的孩子還是不少的,加上鄭聰這個年紀的半大小子和女孩子,怕是得有十幾二十個。
但這些人家,如今肯定是沒有錢送孩子讀書的,更何況像鄭聰、錢小山這幾個,都已經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了,怕是也抽不出時間去鎮上或者縣城讀書。
他自己倒是可以抽空教一教,但正像之前跟阿陶解釋的,他隻能教一些簡單的認字和算術這些,四書五經儒家經典這些正經的學問,卻是他教不來的。
沈悠然邊走邊思索了一會兒,想着不如幹脆請個先生坐館,在村裡子建個蒙學,這樣村裡所有适齡的孩子就都有機會開蒙了。
還來不及思索細節就到了鎮上,還是先把攤子擺好,沈悠然才挑着擔子往巷子裡去了。
“怎麼才過來,我還以為你們今兒個不來了呢。”旁邊賣燒餅的小哥笑着問道,“又換了人來幫忙?”
阿陶把東西擺好,先吆喝了兩聲,又教了鄭聰兩遍吆喝的話,才笑着回身答話:“張哥早啊,今兒個出門晚了些,這也是我們一個村的,鄭聰哥,往後就我倆在這邊擺攤了。”
剛說完就有人來買豆腐腦,阿陶也顧不上再寒喧,趕緊開始招呼客人。
一開始鄭聰還有些手忙腳亂,不知道該先擦桌子還是先招呼人坐,收拾完碗勺也來不及洗,阿陶趁着人少的時候叮囑他兩句,才慢慢适應下來。
正忙的時候,卻見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站在攤子旁邊,上下打量阿陶,不走近也不開口要豆腐腦。
阿陶見他穿的是上等布料,人也白白淨淨,笑着招呼道:“這位小哥,來碗豆腐腦?”
那小孩仍是不開口,又皺着眉打量了阿陶一會兒,還看了兩眼鄭聰,直接轉身跑了。
“怎麼回事?”阿陶看着那小孩跑遠了,心裡有些納悶,但這會兒正是人多的時候,他也來不及多想,又忙活起來。
鎮上這邊忙得不可開交,去縣城的三個人卻還不太順利。
因為賣的不是菜蔬水果等農産品,三人先在城門□□了兩文錢的稅錢,進城後才分開。
劉旺直接去了吉源街上,這是濟陵縣的主街,各個衙門都在這條街上,各種大商鋪也多,這會兒剛到辰時,街上已經熱鬧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