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讓三人驚訝。空氣多了一股粘稠的味道,遠不及家鄉的空氣清新、暢快。他們擡頭打量着路人張張陌生的面孔,猜測着自己是否與他們一樣,懷揣夢想,卻在追夢路上被狠狠踩過幾番?
不知走了多久,沒有一個認識的人。舉目無親的陌生,成了城市底色。俗話說“在家日日好、出門時時難”,直到此時,三人發現自己的外地人身份,不僅醒目,而且尴尬,甚至是格格不入。放眼街頭,行人匆忙,而三人東張西望;人人清涼,而三人還捂着厚厚的冬衣!
踏入異地,三人成了地地道道的外地人。
像是電影裡的陳奂生進城,三人遠不及陳奂生憨厚樸實,相反土得掉渣。唯一的相同點,是一趟飛機旅程下來,李富有花了不少錢,已是囊中羞澀。
三人再不敢亂花錢,出行全靠兩條腿。
梁家權一到外地像是變了個人。一向不愛說話的他,多了話,說步行是在乘坐“11”路公交車;你們嫌走路累,就多看看美女,美女養眼。
步行中,梁家權成了一行人的向導。他回憶着曾經到過三次的安徽翻譯倉庫,辨認着方向,在一塊塊“魚米之鄉”、“文化之鄉”巨幅廣告标語中不時穿梭,匆匆趕往先前的倉庫交貨地點。
七繞八拐間,三人趕到了交貨地點。
一擡頭,梁家權傻了眼。兩個月時間不到,一切物是人非,變了模樣。他記憶中的倉庫卷簾門,不知何時改成了玻璃門;原先存放銀魚的倉庫,消失不見,改頭換面,如今成了寫字樓。寫字樓足有十七層樓高,一擡頭,頭上的帽子倒到了地上。近處的窗戶玻璃,裡頭多了人來人往,像是工蜂一樣一刻不停,辦上了公。
找不到倉庫,意味着找不到人。
梁家權呼吸急促,焦急萬分。
李富有心裡“咯噔”了一下,氣不打一處來。難不成自己真的被騙,還是對方已經人間蒸發?
一番找尋無果,李富有氣急敗壞,沖梁家權大聲吼叫:
“你有沒有搞錯?怎麼說不見、就不見了你說的倉庫!”
梁家權委屈極了。一趟廣州之行,他像是牧羊的孩子。丢了羊,他心情糟透,卻還招來李富有一頓厮吼。巨大的落差之下,他委屈得差點掉了眼淚。眼淚在他眼裡打轉。他指了眼前辦公樓前的十字路口,說那是他記得清楚的地标路口;再一指辦公樓對面的一條街,說那是一條小背街,裡頭有幾家海鮮大排檔。我在那裡吃過飯,那裡幾家飯店我全記得,怎麼可能記錯一個倉庫?!
千裡尋找不遇,甚至連想象中地點,都同如捉迷藏一般。
三人頓時急得團團轉。
再圍着大廈轉悠半天,一無所獲。
每個人心下焦急、又餓又渴。
再像個無頭蒼蠅一樣轉下去,于事無補。有時人困馬乏不失是件好事。它會讓你再沒了脾氣。三人腳癱手軟,定下神來。一商量,決定找人問問,原先倉庫的業主哪兒去了?都說北京城在嘴上,順藤摸瓜,能找出安徽翻譯!
可茫茫人海,又到哪裡去尋安徽翻譯的影子呢?
再次圍着辦公樓轉了圈,李富有心煩意亂。他像是霜打了的瓜秧,一時提不起腳來。王志山提議,要不咱上辦公樓一探究竟?說不準安徽翻譯租了房在裡頭,成立了公司?
實在無法,隻剩下死馬當活馬醫。三人有了目标,朝大樓走去。
大樓門口處,站了位筆挺的門衛,分明讓大樓多了份神秘。
正要擡腳進門,門衛将三人給攔了下來。
雙方七嘴八舌。門衛操着濃重的粵語。而他的粵語像是一門難以琢磨的外語,令雙方費神。語言不通,三人隻能打着手勢,說要上去查看一番,順便找人。
門衛頭搖得厲害,不容三人踏入半步。
王志山讓李富有和梁家權站到一邊,上前試着與保安講了普通話。保安聽明白了,三人是外地來的,要找人。他用一半粵語、一半普通話的蹩腳話語,生硬地告訴對方:
“我哪裡知道這裡有什麼放魚的倉庫!”
好說不行,歹說也不聽,李富有老闆脾氣上來了。他大聲罵了句“媽的個巴子”,耍了橫,粗聲大氣,上前指着保安鼻子,道:
“站開,老子要進去!”
一看對方來硬的,保安扛上了。他用令人費勁的話,告訴辦公樓有他們的人,要是你們硬來,我讓你們吃不了兜着走!
雙方青筋冒起,王志山和梁家權趕緊上前,分開兩人。
此路不通,三人有隻另尋他法。
圍着高大的辦公樓再次轉了一圈後,三人火急火燎。他們猶如頭掐了的蒼蠅,到處亂轉。
半天過後,方向感極好的梁家權,同樣慌不擇路。
李富有走不動了。這位老闆平時養尊處優,缺乏鍛煉,哪裡走過這麼多的路?他面色慘白,直冒虛汗。人蹲下身,再不肯往前一步。他的表情痛楚着,一雙腳像是早不屬于他,道:
“不走了。這輩子走過的路,全被今天走完了——我哪裡受過這份洋罪?”
王志山與梁家權過慣了苦日子,明顯有勁。兩人耐下性子,勸着李富有,讓他繼續走。
李富有不為所動。一擡頭,太陽在頭頂。很明顯,時間已是正午。一停頓,三人感覺肚中饑餓,是那種整個人像是前胸貼到了後脊背的饑餓。
為緩口氣,三人找了個路邊飲食攤坐下。
開局不利。為給幾人打氣,王志山故作輕松,提出來,這頓飯他請。等吃過東西,我們再作打算。
飲食上桌,又鹹又甜。李富有“哇”地一聲,吐了出來,大聲說廣東粵菜這麼難吃,一點不合胃口!
王志山皺了眉頭。他問梁家權,你前幾次到這兒吃什麼?
梁家權回想着,說幾次來,全是對方請吃,人家請的,除了海鮮,就是大賓館。服務員聽說我們是南方辣區的,說是苦寒地區來的,最好吃辣,上的是川菜。川菜合口,撐了我一路。
話說間,三人勉強吃了個半飽,再次上了街。
又是一場猶如大海撈針般的尋找。
三人穿梭在車來人往的街頭,像極了漫無頭緒的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