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徐溝鎮的上面是崇德鄉,下面是崇儉鄉,左面是耕讀鄉,右面是孝友鄉。儉樸村是崇德鄉下屬的一個大隊,今個要走的這一戶人家,離此足有七八裡路。兩個人商量好,又就風塵仆仆上來了。春日子的太陽爺,亮堂堂的照下來,仿佛把萬物都喚醒了。趕住飯罷以後,路上走的人就多了,鄭仁脫口而出:“今個上街的人就多呀!”結果進到莊子裡一問人,才說得着确信了:“順住路自管往上走,到了下一個幹渠的閘口處,朝東有個走路子,就順那條路去。”誰知到地方一問,“儉樸村是到了,你找的是張家,據我所知,河壩東面下的張家人最多,大部分在五隊,就是那個小學的一轉兒。”迤逦過了河壩,一進人莊子,果然是一個小學,兩個人騎下了一身的汗,邊上小賣部外頭曬太陽的,大多是上了年紀的人,因又問了一次:“爸爸們,有個事問一下:這些有個張進德家,也不知是哪一個院子?”一個身穿新衣服的漢子,一聽就笑下了,問:“你們找的是啥事情?”鄭仁聽了一笑,連忙回答:“請一下木匠來了。”幾乎就在同時,邊裡的人都笑下了:“哎呀,你算是問對人了!這個就是張進德的親兄弟,名字叫個張修業,都在一個巷子裡住,你跟上他去就對了!”說:“你們稍微兒一等,我忙忙的進去買上個東西,出來就一搭裡走!”鄭仁聽了哈哈一笑,“實話還有這麼湊巧的事情?不急、不急,你消停買去,我們就這些等你。”看人進去,轉過又朝衆人說了一聲“多謝”,就又把帽子抹掉笑下了,“這麼說,就算是到地方了!”也才等了幾分鐘,東西提上出來了,有個老人問:“修業,你的老爹老媽的房子,出就到啥時候了?出來了我們就給恭喜!”說:“快了,今個就把你們都請下,明個就來呀!”聽衆人又說了好些祝福的吉祥話,才說走開了。跟上進了一個巷道子,張修業一笑說:“你們來到時間上了,我們的兩個老漢,蓋的兩幅老房,今下午就出來了,才剛我買上的核頭棗兒,是準備下明個掃财用的。”說話間,早也到門上了。鄭仁心想:這個巷道子寬,巷道子裡也布置的也規矩,掃下的也幹淨。正心底裡琢磨呢,隻見一根不大的擀仗子,順牆飛出來了,就又瞅見一個年輕媳婦子,忙忙地從街門裡跑出來了,一邊又嚷嚷:“張家姨父才可笑的很,一個擀仗麼,你給我就對了,就要給你從牆上撂出來才饒下!”就又聽院子裡的人“嘎嘎嘎”笑下了,“這是個講究呀!雖說你是個親戚,你總不能把張家的财帶上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