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身圍度兩寸,想要圍滿至少要兩顆主嵌石,四顆小嵌石。整柄劍隻有淺金淡白兩色,依照姜振清的喜好來看太過素淡,圍嵌石就該華美醒目,流光溢彩才好。不過真正的劍主是師兄,自然要往更襯劍主的方向靠攏,篩選過尺寸更小,色澤更淡的品類後,選定了四顆銀月主嵌石和七顆濁琉璃土屬性小嵌石。
銀月石主□□,确保靈力注入運轉的流暢性,而土屬性的濁琉璃是為了中和全金系材料的銳氣。銳氣重的弊端在于一旦遇到需要隐匿或是偷襲的情況,拔劍帶出的靈武波動就相當于放了串昭告天下的鞭炮。
最好的狀态是尋常能夠平衡遮掩,氣不外洩,靈力催動時方才鋒芒畢露。綜合尺寸和嵌位的因素,濁琉璃實際鑲嵌時增加到了九顆才達到了預想的效果。
最終合圍結束統共十三顆嵌石,都沒什麼明顯的顔色。乍看平平,揮動間卻有碎光閃動,低調又不失清雅,姜振清頗為滿意,檢查過後進爐二次煅燒加固,沒想到的是偏偏在這個最簡單的收尾環節出了問題。
徹底卡進孔位的嵌石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崩裂,濁琉璃有半數碎成齑粉,銀月石四顆全裂。好在接縫處沒有連帶受損,姜振清坐在爐邊思考,“是不是這兩樣材料的硬度都太高了,韌性有限,所以鑲不住嵌石?”
煉師搓搓自己的眉毛辮子,沉吟道:“有這個原因,不過跟嵌石數量也有關系。輕劍圍十三顆還是多了點,再加上銀月石和濁琉璃加熱時都會稍有膨脹,更容易擠壓受損。”
“嵌位留空隙,銀月石減至三顆,濁琉璃減至五顆,試一試如何?”煉師提出改進方案。
“可是減少的話,就壓不住主材了。”姜振清不太想做有損品質的犧牲。煉師當初說她是天生的煉器師這話不假,仰仗絕佳的感知力,姜振清沒什麼對手感和煉制方法理解的瓶頸,煉器水平會随着修為和肉身強度水漲船高。相比上次煉器她的修為沒什麼長足的增長,鍛造水平依舊大約在地階七品到八品之間,能不能上八品依賴于設計圖紙是否可行、材料品質和選材的搭配上。
如果鑲嵌沒出現問題的話,這柄劍是可以上八品的,但如果減少嵌石,銳氣外露的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就隻能算是高品質的七品靈劍,沒必要去替換同為七品的金戈劍了。
姜振清拿起靈劍仔細端詳,一個高明的煉器師,在世間千萬種材料之間周旋、選擇、調和,不僅僅要有鍛打灌鑄的技藝,還要有自己的理解和巧思。
“直接從根源解決吧,銀月石和濁琉璃會受熱膨脹,那就直接換嵌石,換鶴頂彩和土晶塊,金耀石也可以。”
“呵呵,你這渾身上下都是邦邦硬的東西,怎麼鑲到一起去?”
“不用鑲嵌,那點金凰銅的邊角料熔了,直接用料液澆鑄上去。”
煉師從她手裡拿過劍掂了掂,搖頭說:“銜接處這個位置再加一圈,頭輕腳重,不成。”
“那先磨薄一圈呢?”
“你當這是面團呢,你……”煉師下意識就反對這種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廚房手段,但轉念一想,這種依靠感知力和手感的細節調整,對她來說可不就是擺弄面團呢。
煉師張了張嘴,最後半是豔羨半是感慨地說:“那你試一試吧。”
姜振清重選過嵌石,銀月石換了鶴頂彩,豔麗透亮的紅寶都用了,索性換濁琉璃的也用色彩鮮明的金耀石。兩樣新料都有合适的大尺寸,數量上最基礎的二加四就能完成合圍。順利的話唯一保不住的就是外觀風格,沒關系,錦上添花的東西有餘力的時候可以盡善盡美,現在還是先給品階讓路吧。
操控玉壺刀細微削落了幾絲銜接處的料體,然後取出鍛打錘,将尾部的刃面重新找平。姜振清從血傀派繳獲的這把鍛打錘品質上佳,實際上已經幫她減輕了一部分反震力,但過程依舊艱難,一個時辰打下去,酸痛未消的手臂徹底擡不起來了。
相比之下熔料澆鑄這一步反而簡單了一點,六顆嵌石首尾相連嚴絲合縫,進爐二次加固的時候姜振清依舊不敢放松,腦中想着如果這樣還是不行就要考慮煉師留縫隙的辦法了。
爐前沙漏流盡,姜振清有些緊張地開爐,不顧熱氣未散,直接用靈力裹住手掌取出靈劍。
六顆耀眼奪目的寶石牢牢定在了接縫處,靈氣灌注的瞬間華彩滿室。姜振清松了口氣,指節重重一彈劍尖,堅硬的刃體沒什麼晃動的幅度,但發出了清晰的金石之聲。
煉師目光炯炯地接過來出屋試了幾劍,眉梢眼角盡是喜色,下論斷道:“好好好,實打實的八品靈劍!”
姜振清不由得開懷大笑,随即真正地“趁熱打鐵”,開始處理鳳火雷擊木和烏頭火銅。具體設計之前已經定好,短薄、寬刃、鳳羽異形。兩樣主材已經完美互補,額外再加嵌石反而畫蛇添足,但寬刃倒是提供了加刻符文的條件。
都已經做短匕了,為的就是出其不意的迅捷,那就把這個特性發揮到極緻,姜振清選擇了幾道風紋,等待熔化時練習試刻。
這一柄完完全全地使用熔煉灌注工藝,異形的靈武姜振清還沒煉制過,自然不會托大,還是先煉樣刀建立手感,确保連續三次沒有失誤之後才正式開始。鑒于鳳火雷擊木的雷屬性特性,姜振清催動靈力塑形時用的是雷火混雜的靈氣,熔煉爐中時不時發出雷火碰撞的爆響,在煉師極度擔心炸爐的同時,尺許長的烏色匕首終于轉入醴泉淬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