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種身世的悲慘,百中隻有一是二老亡故。更多的,是為老不尊等。
很不辛,施謂遇到的是後者。所以,他又怎麼會悲傷生怒呢?
這些旁人卻是不知的,有一人突然出列,擋住了施謂前進的腳步,拱手對皇帝道:“陛下,臣認為,淩華郡主所言可以考慮。隻有公服更清晰了,臣等才更有動力,心理也能更加平衡。”
本來,大家還覺得連穼幫忙說話,是對孟淮妴有意,但聽到最後一句,看了看二人的公服,心中又生鄙夷,既然提到心理平衡……
皇帝也注意到這點,他垂眸看着連穼,表情似有些冷意,道:“連愛卿是覺得,身上的公服也該換了?”
連穼聞言,挺直背脊,拱手回道:“臣并無此意。”
他面上漠然,十分疏離,又有一點張狂自負。雖是一身赭色公服,此刻卻也被他穿的得見仙風道骨。
這在旁人看來,是一種刻意的假裝,有人嗤笑道:“故作姿态!将軍不像将軍,真當自己是仙人了。”
“大将軍在京師内待久了,殺氣是越來越瞧不着了。”
皇帝目光淡淡掃過衆人,百官即刻噤聲。
“既然大将軍也支持,此事就這麼辦了。”
此人一出,衆人皆驚。有人認為,這是連穼的話很有份量。
皇帝定下此事後,又問向孟倚故:“孟愛卿,你認為你往後的公服,該是什麼顔色?”
孟倚故拱手回道:“回陛下,臣一時尚未想到,既然淩華郡主提議,想必是已有想法。”
這話說的,聽不出喜怒,倒像是當爹的不知此事,突然被女兒架了起來,又把麻煩甩了回去。
有人暗暗思忖,莫不是丞相與子女感情不好?
孟淮妴一臉喜色,主動道:“陛下,臣确已配好了幾組顔色,還請陛下過目……”
皇帝很滿意當臣子的把問題提出的同時給出了好幾種解決方法,他從中選了金色圓領袍搭配海青色對襟長衫緣黛色品寸的配色,并令人即刻置辦。
此事解決,又有人提及了昨日坊間傳言有關十二皇女之事。
都察院監察禦史道:“還請十二皇女殿下對此傳言做出回複。”
大堯皇女沒有皇位繼承權,不能參政上朝,十二皇女不在殿内,此時要她回複,需得派人請來。皇女們成年後住在念熏坊,一來一回要花費一些時間。
三皇子遂站出來,道:“父皇,有關昨日傳言,兒臣已向十二妹确認過,她聽都未聽說過杜溪此人,那些傳言完全是子虛烏有!”
三皇子的表情很憤怒。
他也确實憤怒,辛辛苦苦布置了那麼久,終于等到十月爆發了,沒成想孟淮妴清清白白,反倒是把自己的親妹妹給牽扯進去了。
皇帝颌首:“諸位都聽到了,此等謠言,不知是何人傳播,又有何目的。先是針對三皇子,再是針對十二皇女,可是有什麼私仇?”他話鋒一轉,看向孟淮妴,“淩華,你說呢?”
這話問的,好像在引導衆人懷疑她似的。
孟淮妴也是一臉氣憤之色,道:“回陛下,昨日傳言最初,還有人想把臣牽扯進去,甚至不惜放火燒了臣的綏勻郡主府!”她拍拍胸脯,有些後怕似的,“還好臣還沒有住進去,否則豈不也要死在裡頭?可見造謠之人其心歹毒!殊不知人在做天在看,早晚會反噬他自身!”
朝臣們看了看三皇子,孟淮妴的回答像是在說十二皇女被牽扯,是受到了反噬。
皇帝似笑非笑,道:“淩華郡主既然也是受害者,那麼幕後兇手另有其人,諸位應當為朕抓捕兇手,可不要再信謠傳謠了!”
至于堵民之口,那是提都不必提,朝廷宣告傳言為假即可,民衆愛信不信,他們也管不了。
散朝之後,皇帝讓連穼到武英殿。
六皇子喬時星,則眸色深沉地離開。
馬車之上,他的護衛問道:“殿下,是否執行馮春與……”
喬時星搖搖頭,思緒回到方才殿内:“十二妹妹都不用出現,三哥代為解釋,隻消一句,父皇便是堅信。”他嘴角露出一抹苦笑,“如此輕輕放下,可見任何謠言都不會動搖三哥在父皇心中的地位。”
馬車内沉默良久,喬時星目光越來越冷,他如今已經确定了當年土匪一事,是喬時濟所為。如此大仇,怎能不報?
“那些小打小鬧就算了,把馮春好好養着,我要在萬全之中,送三哥緻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