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半謀朝令半謀君 > 第166章 第 166 章

第166章 第 166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而他最痛恨的,是無法拒絕。

罷了,左右兩日前已經見過魯餘。

他目光愈發堅定,隻要徹底毀了孟淮妴,抹黑孟丞相,那麼他在三皇子這裡的投名狀,就算是真的成了,往後二人必然可以通力合作,他才有機會坐收漁翁之利……

“好,我去辦!”

成王敗寇,在此一試。

——

武科會試為四月初九、十二、十五三日,這段時間孟淮妴也在辦樓中的公事及練習各項技藝,沒去找連穼。聽聞連穼以備考之名,若非公事,府中不見客,倒是擋了戚婷兒。

文武科考皆乃大事,試卷試題是重中之中,無論是出題印刷還是保管分發,再到城内巡邏和往來行人的核查,都不容馬虎懈怠。

自四月初一起,這種嚴肅緊張的氣氛便擴散至整座皇城,連各種娛樂場所,聲音也都小了些許,甚至初八至十四當晚禁了夜市。

其它百姓同考生一起,卯足了勁等待科考結束後的狂歡。

然而武科會試一過,四月十六這日辰正,官員應卯時間才到,魯餘便與十數人一起,敲響了承天門前長安右門外,登聞鼓院外的大鼓——登聞鼓。

“孟丞相之女孟淮妴,仗勢欺人,殘害無辜……孟丞相縱容惡女行兇,知法犯法……”

很快,便有官員記錄此事并往上呈奏。

這些官員本該止了人喊冤,把人請到院中等待,可不知是得了誰的示意,直到魯餘等人敲鼓二十,引來百姓圍觀,才把人喊停了。

登聞鼓一出,必是重大冤案,往往都會得到皇帝親自審理,這也是皇帝展示自己勤政愛民和國家清平的一種方式。

既是狀告一國丞相,此事就更得由皇帝親自審理。

不僅如此,為了使百姓見證,消除包庇作假之疑慮,文耀皇帝還親自到了登聞鼓院當衆審理。

于是,長安街上水洩不通,衆人都伸長了脖子往裡頭瞧。

誰主張,誰舉證。

這裡不是在府宅之中質問自家有嫌疑的下人,嫌疑人無需行坐地禮,孟丞相與孟淮妴皆站在堂上受審。

魯餘等人對皇帝行了伏地禮,皇帝喊“平身”後,由于衆人都是良民,也都起身站着回話。

皇帝高高坐在堂上,垂眸看着衆人,在行儀衛的維持下,外頭百姓雖多,卻也不敢發出聲音,個個都憋着一肚子疑問看着。

孟淮妴一雙眼睛死死盯着魯餘,這讓魯餘害怕的同時,也為自己的這個選擇而慶幸——喬時謹後來又單獨找到了她,由于孫子在孟淮妴手上,她是不想折騰的,但喬時謹看出了她有顧慮,最終勸說成功,她也覺得隻要在衆目睽睽下說出真相,孟淮妴之後就不會再敢對她孫子做什麼。

重頭戲往往是放在最後的。

依照逐漸“引人入勝”的目的,這十幾個死者家屬,從懷疑到笃信,再到親眼所見——捏造的,包括那個被喬時謹寄予厚望小兒沈生,如今不過十一歲的年紀,在堂上悲憤不已地控訴的事件經過,都是捏造的。

同在登聞鼓院中觀看的,有很多官員,包括成年的幾位皇子們。

孟淮妴的目光從魯餘身上移開,看向了喬時謹。

四目相對,二人無聲的對話。

喬時謹親和的眉眼之間,偏叫孟淮妴瞧出了一分隐晦的勝券在握:一個人是有造謠的可能,但若衆人擲地有聲的齊呼呢?

朝廷不得不重視起來,擴大調查範圍後,屆時所有死因可疑而又沒有結案的死者,都會被百姓或主動或被帶動的提出。而官府也會調查,那些樁樁件件沒有人證但有各方的懷疑佐證的案件一一攤在陽光下——

他簡直都能聞到陽光的香味,到那時,孟淮妴縱使隻殺了十個,百姓也相信她殺了一百個。

沒有人證物證,卻有着最大的嫌疑。這樣的人,唾沫星子都能淹死她。

至于孟丞相,當然不會有罪。

但他會有事。

喬時謹閉了閉眼,以防心中情緒洩露。——既然孟家不願為我所用,便以孟淮妴為突破口,撬動孟家罷。

如果說沈生之前的人,說的是假話,展現的是假情緒。

那麼到沈生這,便是用真情緒說着假話了。

“你以為用這些錢就能買我父母的性命嗎?我父母不過就是天天打我罵我罷了,他們心底裡還是愛着我的,你憑什麼借着懲惡揚善的名義殺了他們?你以為你是誰?你憑什麼代替律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