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衛已經散學回府,兄弟兩個一起用完了膳,到了書房之中,見蔣林目光不定,問道:“大哥,你可是遇到了什麼事?”
蔣林看他一眼,略微沉吟,讓人檢查了一番書房内外,閉了門窗後,才把孟淮清今日之計說了出來。
蔣林講述完後,還不忘嘲諷道:“這孟淮清當真是不堪大用,也不怨丞相不重視他!”而後又補充自己的想法,“三皇子哪是單單為了對付一個孟淮妴啊,他分明是想借機殺了連穼,鏟除這個無法拉攏的大将軍!”
“而一個為國為民保護國土的大将軍就這麼死了,四皇子這個挑事者此生也就無資格争奪龍位了,還能給孟淮妴釘死一個‘禍水’之名,一舉三得!而混戰之中,大将軍究竟是死于誰的劍下,他這個勸架的總不會有大過的。”
之所以清楚連穼無法拉攏,也是因為蔣家早已派人私下接觸過連穼,明白他和丞相一樣,是個不願站邊的人——至少目前是,而三皇子又對他下手,更是坐實了他們的這一看法。
“是一舉多得。”蔣衛面色冷淡,“無論是殺死四皇子殿下還是殺死大将軍,另一個都定然逃脫不了責罰,孟淮妴也必然會受牽連,除此之外……”
蔣衛看向蔣林,目光深深。
醍醐灌頂般,蔣林想到了什麼,遲疑道:“莫非三皇子是懷疑連穼的身世?”
見蔣林想到了,蔣衛冷淡的少年面容上竟然有些許欣慰。
蔣林自兩年前那事後,人也變得不夠穩重了,因此父親并沒有把連穼的父親是小偷一事讓蔣林知曉,隻是模糊說了個大概,他竟也能想到,這才讓蔣衛欣慰。
“即便是不能殺死任何人,也能以重傷,去試探聖上的态度……”
與蔣林不同,蔣衛知道的更多。有一件事,是派遣人手查也查不到的秘事,那都是老一輩裡位高權重者和聖上的親信才知曉的,嘴最是嚴實,平日裡也不會拿出來說。
在連穼被封為大将軍的那一年,他的父親蔣臣有一次來京師時,與他說起過那件舊事——
皇帝喬寰曾經在還是皇子時,在外醉酒之下,與一個女子發生了關系。
本來這也不是什麼大事,負些責任即可,但據說那女子是一個小偷,雖從未被朝廷抓到,但已被默認為棄籍。當時争儲激烈,皇子與這種棄籍有關系,可是天大的醜聞,這種事自然是要立刻掩埋。
蔣家身為堅定地支持着喬寰的嶽丈家,雖然再三詢問,喬寰始終否認此事,但無論是承認還是否認,他們都必須處理。蔣家當時在此事上還出了大力,讓知曉此事的外人全部消失——要不是當年蔣家發現和處理得速度快,此事即便沒有發酵得廣為人知,也會在權貴中流傳開來。
直到連穼橫空出世,看到皇帝如此看重這個少年,蔣臣漸漸産生了懷疑:看來當年那個女子還懷有身孕,後來也許是出了什麼意外,這才把孩子托付給了同為小偷的——如今他們所查到的連穼的那個爹照顧。
可即便如此,從當年到現在,那個女子的身份都無人查到,可見皇帝把那女子保護得極好,那麼愛屋及烏,也難怪皇帝如此重用連穼。
常貴妃身為皇帝在皇子時的側妃,自然是知曉此事的。
蔣衛眸中閃過一抹狠厲,沒想到,常貴妃竟然把此事告知了三皇子那個莽撞的貨色,還真是生怕他不惹出點事來!
“他還能想到此處?”蔣林驚訝歎道,“這個三皇子,平日裡總是有些莽撞,沒想到那種時候,腦子裡竟也能想出這麼些彎彎繞繞。”
蔣衛并不認同,有些傲色:“三皇子殿下行事莽撞,這一舉多得的可能,多半也隻能事後由身邊人一起琢磨出來。他插手之時,怕是隻想到了一種益處——以他的作風,試探聖上對連穼态度,是最有可能的目的。”
蔣林不再在意這個:“管他當時是何意,這後果卻是有了,我看那孟淮清的想法,還是可以實現的,隻是那個蠢貨竟然以為自己一個就能讓孟淮妴萬劫不複,太天真了!那些小民怎會對他人的苦難感同身受?”
“還是得先拿孟淮清威脅,再拿百姓出來威脅,讓世人都知道她孟淮妴無論是對自己的親哥哥還是對她父親所該愛護的百姓,都是一樣的冷血無情自私自利,才是真正的萬劫不複!”
“嗯。”蔣衛點頭,“如今三皇子殿下與孟淮妴之事,也算不得什麼大仇,小打小鬧罷了。而隻要由三皇子殿下實施了這樣的計劃,若是成功了,讓百姓知道堂堂一國丞相卻教出如此自私自利的女兒,是他丞相的失職,家都管不好,如何能管好國?”
“也能徹底斷了孟淮妴的仕途之路,她再有才華也沒用,在百姓眼中也隻是一個空有美貌的惡毒女人。若是孟淮妴做了别的選擇,計劃失敗,我們也大可使些手段,讓孟家知曉其中有三皇子殿下的身影,孟家與三皇子殿下之間,也是有了個不可磨滅之仇,往後再無可能結盟了。于我們而言,亦是好事。”
“你也覺得可行就好!”蔣林沒想那麼深,見蔣衛贊成,忙起身往外走去,“我這就去會一會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