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都認為這是文耀皇帝特地為連穼所加,民間盛傳連穼深受文耀皇帝重視。
堯國自聖曆6001年建國至今,隻在建國第二年的醜年加科,往後數十年皆循正科,而今年寅年的恩科,乃是建國以來的第二次加科,若當真是為了連穼,确實稱得上是極其重視。
但,這都隻是百姓喜聞樂見的傳聞罷了,無論是擡高還是踩低,人們都喜歡做到極緻。
事實上,文耀皇帝再如何重視連穼,也絕無可能為他一人加科,隻是文耀皇帝也樂意把加科的原因增一個于己有利的說法,去年宣布加科時,便提及了慶連勝敵國之因。
身為丞相嫡女,孟淮妴自然能從丞相的看法中獲取到這些信息,但她還是出現在了連穼大将軍回京的官馬大路邊的酒樓之中等待着,和雀躍的群衆一起,一睹大将軍風采。
大國民風皆是開明浪漫,美人榜和才人榜也都有設。
美人榜分美女榜和美男榜,才人榜亦分才女榜和才男榜。
沒有電子産品存在,人民活動手腳的娛樂項目更多,選美選才也是人民很熱衷參與的事情。四榜隻有成年人有資格投票,每人每榜隻能投一票。每年初榜的單榜投票人數都在4200萬以上,而終榜的單榜投票人數加上那4200萬,達6000萬以上。
雖是民間選舉,但存在日久,俨然成了傳統。發展道現在,有專設的投票場地、畫像陳列場地,還有民選出的最公正正直且願意主持的主持者,維持投票秩序、規範票選流程,以保證最終結果是通過嚴肅、嚴格、嚴謹的過程選出來的。
美人榜,很簡單,便是比外表,不僅僅是臉,能入榜者,容顔、肌膚、形體、氣質、風韻缺一不可,如此方能稱為絕色美人,而榜外者某方面再出色,也不過是尋常美人。
而才人榜,卻也不是比科舉身份——民間推舉不看科舉身份名次,但不代表這比科舉更容易。
這才人榜,需得才貌雙全。所謂才,不僅要精通文墨,琴棋書畫舞等水平也需要考量;所謂貌,不僅是要面容出衆,身段氣質談吐也不能弱。
在美人榜和才人榜皆位列前十,才能稱得上是“絕色佳人”。
無論是美人榜還是才人榜,堯國五億多人口,不是所有人的才華美貌都會被發現,因此,這些榜單評選的隻是被發現的那部分人。
每年的九月十五至十二月十五,各地百姓對當地美人榜和才人榜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投票。
初榜投票結果出了之後,上榜的美人才人的寫實畫像和作品都會流傳至全國各地,到第二年的四月二十至七月二十,是終榜投票時間。
平津府和平策府這兩個直轄府加上其它110個府,全國共112個府,這112個府裡,由當地百姓選出府内最守規矩的公正之士,由願意主持的公正之士,主持投票。
投票是必須公平公正公開的,因此投票都是在一個大型高台上,台上有四塊巨型黑闆,分别是美女榜、美男榜、才女榜、才男榜。
會有人核實參與者的身份本。若無暫住地,則需要到戶籍所在地投票;若有暫住地,則需要滿三個月,才可在暫住地投票。
在核實身份本中,以郡州為總冊,每年一姓氏一大紙,記錄姓名、性别、年齡,以保證投票者成年且當年僅參與一次。
若台上黑闆有想投之人姓名,則投票者每十人一組在名下排隊,由專人記錄“十”字,記錄完成揮手後,若還有榜單想投票,可離開去對應黑闆下等待組隊,四榜都投後需要即刻離開投票場地。離開投票場地後在本年都再無資格進行初榜投票。
若台上黑闆無想投之人,則投票者需要到專人處提供的紙張上書寫下想投之人的信息,再在其下添筆,單人票達一百個“正”字,可上台上的巨型黑闆。
投票環節每日進行五個時辰,每日統計在榜者所得總票數。
四榜評選的都是當地百姓認為的最出色之人,自然是排除了品行不端的和風月場所的。
這些人在當地出名後,全國各地之間自然也想比一比,于是又再進行評選而最終确立各榜前二十名——雖然人們通常隻會在意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