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半謀朝令半謀君 > 第40章 第 40 章

第40章 第 40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話落,他已悄無聲息從窗口而出。

忠厚男子結賬後,倒是從正門而出的,他又不像将軍那般俊朗,引不了幾人注目。

況且,周遭的目光這時都落在了一樓那個黑衣女子身上。

無視周遭的窺探目光,孟淮妴隔着面紗以手撐臉,對晏罹道:“本想湊合吃着,但眼下看來還是得盡可能幹淨些,你累着點,去後廚盯着。”

晏罹領命,立刻起身去了後廚。

用了膳後,二人離開酒館,便找了客棧住下,但晏罹還不能休息。得孟淮妴命令,他離開客棧,去尋找雅兒。

翌日,有人在一個巷子中發現了四男一女渾身赤裸的屍體。

斬草除根,才是良策。

——

蟠雲玉已尋得,扇套這個“身份”可不能叫外人知曉,這是作為折扇存在的,孟淮妴得在襲風閣的造物坊親自打造。她的技術,打造一把“折扇”夠格了。

尋得蟠雲玉之日已是八月二十六了,自八月初五出門,距離在嶽靈山中毒,已過去了好多天,孟淮妴二人需要快些回去,讓沈醉檢查一番,以免還有餘毒。

回城直接在脊山省興山運河港口坐船即可,可以一路北上入京。

關欄城距離脊山省興山運河港口五百公裡,八月二十八,十八時,即酉正時分,二人坐上了船。

從平津府一路往外出,過省對身份本的查驗不嚴,但前往平津府的一路,可就嚴格了。

不同于素河與曳江線路乘船隻大略核驗身份本,并且隻在入省出省及明東省碼頭會仔細核驗身份本,從興山運河北上,每一個碼頭都要仔細核驗身份本,且入省出省碼頭會再次仔細核驗——從渌南省開始,核驗更将會極其嚴格。

孟淮妴二人面部化妝後用假身份登船,隻能蒙混到文慶省,他們在文慶省下船離開。兩個時辰後又回來,使用真容和真身份本報了目的地——平津府全化縣碼頭,再次乘船回程。

此次二人不必掩飾身份,孟淮妴衣着華麗,隻是以免容貌引人過多注目,戴了藍灰色帷帽。晏罹也換了布料更好的玄青色罩甲,戴着尋常黑色面具。帷帽和面具,隻在核驗身份時取下。

水陸全程行了2280公裡,下船後又騎馬行了兩個時辰,終于在九月初二申正時分回到永平州相府。

在這個世界中,各國不同身份的人民的居所建造,可以全憑喜好。水泥、混凝土、泥、石、草、瓦和木屋皆有存在。同一種建造材料,形制也可以不同,如孟淮妴這個在21世紀生活過的魂所知的四合院,并不是這個似古比現的世界中唯一形制,也不是主流形制。

對于與皇家有關的限制,也不多。隻三條,一、任何私人或牟利性質的建築的占地面積不得大過皇宮;二、房檐不得使用皇家專用;三、不得使用完整龍鳳紋。

若不遵守此三條,便屬于僭越,是大不敬之罪;除此之外,别無限制,連建築高度都可以高過皇宮。

百姓的住宅可以稱作宅、家、舍和廬,但一般都不挂匾。尋常官員的住宅都稱宅,匾額寫姓氏加“宅”字。二品以上官員和貴族皇室可以開府,開府匾額寫職位加“府”或封号及爵位加“府”。匾額都需要官員自行去定制。

禦賜的或皇族人員的住宅也稱為府邸,匾額一般由朝廷制造。

孟淮妴出生那年,也就是孟倚故三十歲那年,他初升丞相之位,有了開府之權,如今的丞相府是聖上賜第,匾額之上的“丞相府”三字更是聖上禦筆親題,——這樁樁件件,可稱為滔天的榮耀。

皇城寸土寸金,考慮到不能影響百姓,除非是蓋世之功,其它官員的府邸即便是皇帝禦賜,占地面積也絕不會超過三十畝。

丞相之職為超品,按規矩當分得二十畝地建府,即便因功受皇帝禦賜,一般也隻是二十至二十五畝之間,可皇帝卻是按照特大功,賜第三十畝!

要知道,在皇城内,一品王爺長公主、皇子女及侯爵,府邸也隻得二十畝,超品王爺長公主的府邸則是二十五畝,隻有極品王爺長公主的府邸可得三十畝。

且大部分王爺長公主在皇城是無府的,他們的府邸一般在封地或别處,雖面積遠比在皇城可得的大,但繁華到底不比皇城。

在皇城之外,官員貴族私自買地建宅的面積朝廷是不管的,在要比皇宮占地面積小的條件下,能買多大的地隻看個人的财力——全國土地所有權都在朝廷手裡,由朝廷免費分配土地供百姓居住和栽種,餘地則可由朝廷買賣,但所賣地契的所有權隻有百年,百年後仍歸屬朝廷。

為了保障人民利益,全世界各國人民對于地契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隻要地契所有人不是叛軍或前朝危險人士,哪怕改朝換代了,地契在新朝也依舊有效。這大約得益于聖皇傳教,因此尋常百姓不必擔心會因為朝代更替影響個人土地方面的利益。

本世界的一畝大約等于孟淮妴前世21世紀的六百六十六平方米。同樣的身份,官員府宅面積若是放在前世的古代,其實算小。

但與前世古代不同的是,這個世界都是小家庭分居,而非大家庭甚至是宗族同住,就連親兄弟姐妹的家裡也不能去長期居住,否則将會被世人恥笑。

小輩們成年後即可離家獨居,若是未離家也可,但成家後必須出去獨立居住。

老人們也習慣獨有院落,即便住在同一府宅中,日常也不與孩子摻和,各過各的;隻有鳏寡老人或老人有傷病,才會和子女同處同住。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