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劉大柱這麼一講,衆人開始面面相觑,才開始相信劉大柱可能真的認識韓辰羽,劉大柱見衆人開始相信自己,便又連忙追加補充道:“我兄弟有個姑姑,是個大美人,對不對?”
燕儀聞言頓時心頭一震,于是歎息一聲,問劉大柱道:“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劉大柱。”
“我會把你的名字寫進奏報,給你記上一功,我哥會知道的。”燕儀允諾道。
“真的?”劉大柱興奮不已。
“有功當賞,你想要什麼獎賞,可以現在說出來。”燕儀笑了笑道。
“我不要獎賞,唉!”劉大柱唉聲歎氣道,“這世道種地沒餘糧,搶劫有風險,我想讨一份差事養家糊口,可我不想當小兵。”
衆人聞言哈哈大笑,于是燕儀三分笑七分嚴肅的提醒道:“這不是問題,但要聽話,更要服從命令。”
“必須的,那你給我點盤纏,我想去雍都,聽說我兄弟受了傷,我想去探望探望他。”
“如你所願。”燕儀欣然應允道。
言平見劉大柱雖然不老實,但也很憨厚,上馬時笑着拍了拍劉大柱的後腦勺道:“我們冒死打這一仗,頭功竟然被你小子給撿了,回城跟我們講講你是如何捉到龐翼的,龐翼可是個絕頂高手,所以我很好奇。”
就這樣,劉大柱傍上了李燕儀這顆冉冉新星,他颠沛流離的人生從此結束,新的人生必将被這顆新星照耀着。
……
捉到龐翼後,衆人一緻要将龐翼送至雍都,交給辰羽發落,畢竟辰羽是雍涼之主,當下的辰羽雖還挂着威北将軍的名号,但實質上已然是脫離朝廷掌控的一方諸侯。
在燕儀做好了将龐翼送往雍都的準備後,即将派人押送之時,雍都的信使快馬加鞭而來,直言告知燕儀道:“二公子不必将龐翼送至雍都了,大公子命你東設祭台,告慰先帝,羅列龐翼的罪行,明正典刑!大公子特别交代車裂龐翼,将其分葬五處!”
衆将士聞言皆熱血沸騰,無不喝彩高呼:大公子英明!車裂龐翼,為老侯爺報仇!
燕儀也是激動萬分,能親自處置龐翼為父報仇,是他做夢都在想的,隻不過他想把這個機會讓給大哥,好讓大哥心裡好過些。
接到辰羽的指示後,燕儀當天就組織安排接下來的儀式流程,林仲禮既欣慰又歎氣道:“雲遠是恨透了龐翼啊,但我們打的這場仗也要冠以正義之名,以剪除國賊的名義告慰先帝是最好不過了。”
“我哥是先皇帝臨終托付遺召的人,最受先帝信任,這一點舉朝上下無人不知,”燕儀内心疑慮道,“所以我覺得由我哥在雍都主持告慰先帝的儀式最合适,也最能讓天下信服!況且我哥才是雍涼之主,于情于理,不該由我來主持儀式。”
“你還不知道你哥真正的用意!”林仲禮看着燕儀歎息一聲道。
“我哥真正的用意?難道不是要将這場戰事冠以正義之名?”燕儀一臉困惑道。
林仲禮遙了遙頭,拍了拍燕儀的肩膀,歎了口氣道:“你哥想讓你殺龐翼立威,讓雍涼将士,乃至天下人知道你李燕儀是能堪大任的!”
燕儀聞言頓時傻了眼,突然很想回雍都看看大哥。
……
兩日後,祭台在西風城東郊背水而設,台下五萬将士在秋風中士氣昂揚,燕儀及衆将皆身着素服,于祭台之上列數龐翼謀害先帝、通敵謀權、禍國殃民、殘害忠良等一系列罪名,然後龐翼就在将士們的一片高呼聲中被明正典刑。
當龐翼的頭顱被快馬加鞭送往雍都時,已是晚間戌時,空蕩蕩的帥府中燭火搖搖欲熄,整個空間顯得很是昏暗,一名士卒捧着一個方形木匣進來時隻看到一尊威嚴的身影。
随着這名士卒的離去,這尊身影忽然憤起拔劍,以反手之勢,将龐翼的頭顱連同木匣,以及幾案挑擊成兩半!或許是因為激動,他竟沒能握穩手中的劍,這脫手的鐘鳴寶劍也随着翁鳴之聲抛于半空,直至插落于地!
對着仇人的頭顱奮力一擊後,他難掩激動,不禁在昏暗的帥府中癱坐于地冷聲而笑,這笑聲聽起來又像是哭聲。
他之所以笑,乃是因為那個淘氣的弟弟将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是欣慰而笑,可他畢竟失去了太多……